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金史》《元史》与有关碑传资料 ,对于蒙古征服山西过程中金朝对山西地方武装首领的起用及其终结问题作一探讨 ,其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这些地方武装首领的形成、来源、作战地区、年代、抵抗活动、发挥作用及其结局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蒙金战争同历史上许多民族征服战争一样,是一个民族掠夺、征服另一个民族的战争。已经走向衰败的金朝,是不可能克服内部的种种矛盾战胜强大的蒙古军队的。对于刚刚蓬勃兴起的蒙古民族,虽然它的对外征服有着侵占掠夺的野蛮性,但是成吉思汗实行先攻夏,后伐金,最后灭南宋的战略部署,在表现他雄才大略的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最终导致金朝的失败和蒙古的胜利,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需要深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蒙古帝国探马赤军的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定居地区来说,蒙古部落统治的重要代理人是探马万户。伟大的波斯历史学家拉施德哀丁在十四世纪初曾写到,探马赤军是一支特殊的军事力量①,他们是从全部蒙古部队中精选出来的千户,然后把他们送到被征服地区去保卫并控制这些地区,同时在  相似文献   

4.
一、韩国与蒙古之关系依据《高丽史》记载,公元995年高丽国曾派10名留学生到契丹学习蒙古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韩国与蒙古族间最早交流的史实,由此至1995年,韩蒙间文化交流已愈千年之久。高丽神宗时,铁木真率军征服了周边的诸多部族,且形成统一体,其势更强。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此后,他率部征服了亚欧大陆的诸多国家,并建立了大蒙古帝国。如此强悍的蒙古帝国也涉足高丽,蒙古使臣著古与被暗杀成为直接导火索,蒙古大将军撒礼塔于高宗十八年(1231)进行了第一次入侵,由此开始,蒙古…  相似文献   

5.
乾隆年间,西北唯一能与清朝抗衡的准噶尔蒙古内战纷起,清朝政府实行武力征服政策,果断出兵,为最终统一西北边疆地区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既要承认武力征服政策对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清朝统一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准噶尔蒙古所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古亚美尼亚文史料对于研究蒙古史具有重要价值。某些亚美尼亚史学家关于蒙古人及其征服活动的著作,早在上一个世纪就以俄文和西文刊布过。这类著作有乔治·阿克涅尔齐(马加基亚)、大瓦尔丹、姆希塔尔·爱里瓦涅齐的作品,以及斯捷潘诺斯·奥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的发展看,征服中亚地区的蒙古统治者最终被当地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和同化了。而这种征服和同化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由蒙古原始宗教向征服地区先进宗教的转化。本文试探讨生活于中亚天山北路、七河流域地区的察合台汗国蒙古统治者的这种文明转化过程。 (一) 自成吉思汗将畏兀儿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间的草原地区分封给察合台后,大致东起别朱八里、西到锡尔河右岸、南自天山北麓、北与窝阔台封地交界的地区,即通常称之为天山北路和七河流域的地区,就成为察合台封地和后来察合台汗国领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察合台汗国的许多统治者都生活在这一地区中。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之际,东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持续的干旱与严寒造成蒙古牲畜大量死亡,这导致大量蒙古降人投奔后金。努尔哈赤对蒙古降人实行“善养来者”的安置政策,通过联姻、设旗、盟誓等方式成功地招抚和安置了蒙古人众,这不仅对后金分化喀尔喀蒙古,孤立察哈尔起到重大作用,而且为皇太极征服蒙古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蒙古贵族得天下主要靠的是军事征服、民族战争,对于被征服的民族和人们来说,他们是征服者。但在他们得天下之后,要完成“治天下”的任务,却不能只靠屠杀与镇压,还要着重解决经济问题和思想文化统治的问题。他们必须适应先进地区的经济与文化,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政治经济制度。落后的征服者最终被先进的经济文化所征服,否则就难以维持自己的暴力统治。  相似文献   

10.
受匈牙利国王别林四世的委托,在1235年和1237年蒙古人进攻俄罗斯之前,为侦察俄罗斯东部边疆所发生的情况,曾两次前往伏尔加河流域波兰人处的尤连修道士,向欧洲首次传送了蒙古人及其侵略计划的危险信息。他在报告中说:“许多人都在谈论,塔塔尔人来到匈牙利基督教王国,并且在日夜讨论掠夺和征服事宜是确实的。因为他们认为,塔塔尔人有占领罗马后继续西进的企图。”尤连的报告是用拉丁文写的,并且首次将蒙古人称为“塔塔尔人”,随之传播到世界。拉丁语中的塔塔尔一词源于“TaM”。尤里似乎没有将该词与蒙古人的塔塔尔氏族相联系而使用。另有…  相似文献   

11.
对于蒙古前期的政治制度,《元朝祕史》記载了成吉思汗建国时的大略情况,《元史·百官志》所述大都是忽必烈中統以后的制度,至于成吉思汗建国以后到忽必烈改制以前,这五十余年中,蒙古的政治制度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从前者过渡到后者?史籍缺乏系統明确的記述。我們知道这段期間,正是蒙古汗国迅速扩大,征服了許多先进的民族,国內社会經济制度,阶級关系都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蒙古的国家机构发生了什么相应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解决这些問題,对于理解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于探討上层建筑与經济基础的关系,揭露国家的阶級实質,都会是很有意义的。不过解决上述問題,不是  相似文献   

12.
对于自成吉思汗开始的蒙古征略、亚欧蒙古大帝国的建立及其统治,世界学术界历来是贬之者多,褒之者鲜。贬之者认为,蒙古统治者发动的远征和蒙古帝国的建立,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阻碍了亚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的称之为“蒙古族风”,污之为“黄祸”;更有的说它是“毁灭世界的残暴事业”,“被征服国家在千年内也恢复不了元气”。苏联1957年出  相似文献   

13.
14至15世纪,随着昔日团结进取精神的泯灭,蒙古民族不仅丧失了在我国的统治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成吉思汗的后代也终于因其民族的落后性而不得不接受先进文化的改造。这一时期,新疆地区以察合台系为主的诸蒙古势力陷于内乱倾轧之中,他们手足相残,精力内耗,终于为其昔日以武力征服的穆斯林民族用他们先进的文化——伊斯兰教所征服。随之,伊斯兰教又借助蒙古人的势力,和广大穆斯林团结一致,以自强不息的民族进取精神,在与其他宗教势力的生存竞争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新疆长达6个世纪的伊斯兰化过程也终于唱出了尾声。一、新疆蒙古皈依伊斯兰教始末  相似文献   

14.
公元1675年,清王朝外藩蒙古察哈尔旗的布尔尼亲王作为蒙古大汗后裔,不甘屈从于清朝的统治,起兵反清失败,导致了北元政权及其余部的彻底覆灭和清王朝中央政权的扩张与巩固。通过平叛,年轻的康熙皇帝不仅获得了对漠南和漠北两大蒙古区域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且也为日后实施“以夷制夷”政策,借助蒙古部落强大的作战能力征服西域和西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十三世纪中叶的蒙哥汗时代,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远征西亚,指挥从蒙古其他地方出发的随行部队,以及早在窝阔台汗时代从蒙古帝国派驻西方的“阿哲儿拜占军政府”、“印度斯坦·客失迷儿镇守府”、“呼罗珊总督府”等各支部队,进行征服活动。由于种种万不得已的原因,旭烈兀和他指挥的部队一道留在以伊朗为中心的征服地区,在西亚创立了伊儿汗国的蒙古政权。旭烈兀远征时从各王家所属千户中统一选派的部族军,以及从千户中选派到西方的部族军,构成了伊儿汗国的核心。旭烈兀在征服活动中指挥的这些部队,原来  相似文献   

16.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军形成了假道大理经南宋广西北上灭宋的"斡腹之谋"。前四汗时期,因受宋蒙关系及宋蒙战局影响,吐蕃、大理一线即今藏彝走廊地区成为蒙古军对宋战略主攻方向和进军路线要道,大理及周边诸蛮被迫卷入蒙古军征服计划与行动之内,因而其时蒙古与大理关系带有鲜明武力假道借路的军事色彩。  相似文献   

17.
蒙古军占领成都,是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深入西蜀堂奥之区,建立永久性据点,作为立足"根本",进而顺江东下、攻灭南宋的战略布局。占领成都不仅有助于充实蒙古军事实力,也为日后蒙、宋两军在川蜀对峙格局奠定基础。在平定四川、灭亡南宋的战争中,蒙古军借助成都平台的战略支撑,发挥了招降纳叛、统军伐谋、转饷馈漕的重要作用。元朝灭宋后,成都作为四川蒙古军都万户府驻地,是全国著名的军事重镇,兵戈军戎色彩极为浓厚。成都之所以能在元朝大一统的格局下,在"马上取之,马上治之"的进程中,彰显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与成都本身的战略位置有关,也与亡金、亡宋后的形势有关,更与全国统一后的国内时局有关。  相似文献   

18.
《秦边纪略》是清初的一部重要舆地著作。卜儿孩是早期西海蒙古的著名首领,他本是亦思马因的儿子,达延汗的同母异父弟弟,因在蒙古本部受到排挤,被迫率部迁徙到西海驻牧,最终被西征的蒙古本部所征服。《秦边纪略》一书对卜儿孩子孙的记载是错误的,作者梁份混淆了卜儿孩与固始汗二人。  相似文献   

19.
南宋的灭亡,主要原因固然是南宋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所造成,但蒙古成功地运用高超的军事方略也是不容置疑的一个因素。蒙古征服南宋的过程,与蒙古帝国三位统治者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的战略有着密切关系。三者都采取了蒙古民族传统的先实施包围,再重点进攻的战略,但由于个人才能、历史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又决定了他们在灭宋的战略过程中各有自己的特征,阶段性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蛮人占领罗马帝国,从而揭开了欧洲封建时代的序幕,“征服”在其中起了巨大作用。我国古代的周灭殷商,实际是一次弱对强的征服;周初,新生的周政权对内对外安全都面临巨大威胁;为巩固统治,周初统治者实行了大分封……,最终封建主义在西周形成。这是“征服产生封建主义”在中国历史中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