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利民 《社区》2005,(2):53-53
“马大嫂”姓凌名烨,平常好管闲事,还总喜欢帮人处理家长里短,看了《闲人马大姐》的电视剧后,大家都尊称她为“马大嫂”。马大嫂从单位退休回到家后,被居民推荐担任楼长。从此,她红袖章一戴,为街坊尽职尽责。谁乱扔垃圾被她逮住,谁就会被她训上一阵,直至两耳发嗡,还要把乱扔的垃圾清除掉,她才会放你一马。邻居阳台上晾晒的衣服突然遭遇天气变卦,她的声音赛过高音喇叭:“王阿姨,李大伯,天要下雨了,快收衣服啊。”邻居们的一声道谢,马大嫂心里比吃了蜜还甜,高兴得不得了。天不有测风云,马大嫂居住的小区闹了“贼患”。东家电瓶车被盗,西家房门…  相似文献   

2.
张宁 《社区》2015,(15):30-30
“你怎么乱扔垃圾啊?你知不知道这样会砸到过路的居民?这种行为真的很不好,你要注意啦……”一阵阵的责备声时断时续地传到笔者的耳朵里。这是怎么了?原来是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建功北里社区环保小组的组员正对楼上乱扔垃圾的住户喊话。笔者走近后才发现,两位看上去60岁多的老人拿着小喇叭。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好言难得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姑且假定你下班回家,还没有稍事休息,你太太就叫你帮她炒菜。这时候,假使你回答说:“我要是会炒菜,还要你干什么?”那么你太太的自尊就会受损,认为她就是来为你烧饭炒菜的老妈子,于是,她可能放声大哭,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相似文献   

4.
“被告家的小京巴狗实在是太凶了,经常朝人叫,还追人,有好多老人被它吓着过……“”原告说的没有事实证据,我家的小狗还那么小,又很温顺,除非你逗它,它才会对你叫、追你,你说它吓着过人,我怎么不知道啊……”9月8日下午,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街道三条巷社区“道德法庭”首次开庭了,围绕养狗引发的问题,“原告”、“被告”展开了激烈的道德评判,社区志愿者、居民60多人参加了旁听。“庭审”过程15点45分,三条巷社区“道德”法庭正式开庭,首先是审判长和审判员入场,他们都来自于南京市星辰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接着“原告”和“被告”带…  相似文献   

5.
悼念姥姥     
想念 《百姓生活》2010,(4):18-19
一 姥姥,叫申淑英。这是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才知道的。有一次,一个跟我玩耍的小伙伴突然问我:“你知道你姥姥的名字吗?”我听她这样问,一下子不知所措,摇着头说:“姥姥不就是姥姥吗?怎么还有名字?”她睁大眼睛.故作惊讶地反问道:“每个人都有名字,姥姥当然也有名字了。她把你从小看到这么大,你怎么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人生与伴侣》2007,(11):63-63
儿子的姓名 一位女性申请职业时,老板问:“你有几个小孩?”她回答“五个。”老板问“那他们叫什么名字?”她回答:“晓明、晓明、晓明、晓明、晓明。”老板问:“都叫晓明,那你要叫他们吃饭时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爱·永恒     
这是一个气温超过34度的炎热夏天,一列火车刚刚到站。女侦探麦琪站在月台,听到背后有人叫她:“麦琪小姐,你要去旅行吗?”叫她的人是和她正在侦查的一件案子有关的梅丽莎。“不,我是来接人的。”麦琪回答。“真巧,我也是来接人的。”梅丽莎说。说着,她从手提包里掏出一块巧克力,掰了一半递给麦琪:“还没吃午饭吧?来吃点巧克力。”  相似文献   

8.
正我从欧洲旅行回来,还在回想在瑞典看到的一个有趣现象:即使是“有用”的垃圾,诸如旧杂志、空瓶子之类的东西,要想丢掉是需要付费的,而在大型超市丢弃这些垃圾则是免费的,有的超市还会为丢弃这种“有用”的垃圾支付一点报酬。瑞典的许多大型超市里都设有一种特殊的装置,一旦顾客把“有用”的垃圾丢进去的话,机器就会吐出一张代金券。凭代金券,你可以在超市  相似文献   

9.
敖林 《今日南国》2008,(6):68-69
17岁的时候,我开始喑恋一个叫江汉平的男生。所有的女生都在背地里喜欢他,还打探到他喜欢莫文蔚那样的骨感美人。 我不是骨感美人。相反,我胖得要命,同学都叫我“肥肥”。 沈原就是这样的一个骨感美人。沈原是我们的班花,她叫我“肥肥”的声音又脆又响。每次听到她的声音,江汉平就会回过头来。他的眼睛里有一抹让人沉醉的温柔,那抹温柔,是给沈原的,  相似文献   

10.
乐翻天     
张盈 《新少年》2010,(10):20-20
不公道 鸡对牛说:“什么世道,人都实行计划生育,可我的主人天天逼着我多下蛋,你说我冤不冤?”牛对鸡说:“你还冤呢?你说多少人吃我的奶,竞没有一个管我叫妈。”  相似文献   

11.
人面桃花     
(一)她是孤女,离群索居;他是小侯爷,受人呵护。初见时,他们都13岁。"你叫什么?我叫穆迟暖,是伯阳侯府的小侯爷。你叫我迟暖就好了,你长得好可爱啊,怎么一个人来钓鱼,你喜欢垂钓……"小侯爷见到在江边静静垂钓的红袄白裙小女孩,想交谈一番,他又是个话匣子,喋喋不休地说了一通,才发现她还没说过一句话,"对了,你叫什么啊?"  相似文献   

12.
开心吧     
《社区》2009,(32):36-36
你为什么要娶她 儿子学习不好,被妈妈痛骂。挨骂后,儿子用哀怨的眼神看着爸爸说:“你为什么要娶她?”爸爸也用哀怨的眼神看着儿子:“还不是因为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圣诞  相似文献   

14.
“我们每个人心胸都有宽广的一面,可又有几个有博大的胸怀呢?” ——题记 你离善良有多远夏季里的某个星期一,升旗仪式上,校长一如既往地发表讲话。一位同学有些支持不住了,但仍然坚持着。只是她的体力太虚弱了,她倒下了,无声无息的倒下了。她周围的人全都叫了起来:“晕倒了,她晕倒了!”但声音里没有担心,只有轻蔑,更没有人去扶她。老师走过来,严厉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同学?”然后扶起她,走了……他们满腹疑问:我们怎么了?我的考试的成绩不好吗?干嘛这么凶?朋友,你会这么想吗? 你离豁达有多远一位女同学…  相似文献   

15.
倒脏土     
在老北京话里没有垃圾这个词儿。垃圾叫什么?脏土!您听着是不是觉得纳闷儿?其实40岁以上的北京人,大概都知道脏土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老北京人把垃圾叫脏土呢?因为那会儿的垃圾可没有现在这么多内容。当时的垃圾以煤渣和炉灰为主,煤渣和煤灰不就是“脏土”嘛。  相似文献   

16.
其实,照老家的称谓习惯,她活着时,我直叫她姥姥。 这些年,母亲每隔三年两载便会回山东探望姥姥一次。她从老家回来,便絮叨着说,还能和你姥姥再见三次,下一次便是,还能和你姥姥再见两次。最近这一次是前年,她回来不如以前乐观.说,你姥姥都过了八十七了,最多还能再见她一次,撑不了几年了。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社区》2005,(21)
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楚天广播电台近日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80多岁高龄的黄太婆家住武汉市某社区,本来衣食无忧的她在老伴去世后,竟然痴迷起捡垃圾,而且她还把捡回来的垃圾堆放在家里,散发出的臭味让周围的邻居都不敢开窗。黄太婆的子女几次接她去同住,都被她婉言拒绝。黄太婆说她捡垃圾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找点事做,锻炼身体。其实,像黄太婆这样的老人在其他社区也不少见。他们并不以捡垃圾挣钱为目的,而是为了有个事做,与环境“交流”,有个收获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特别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沟通。为了帮助这些老人度过自己的孤…  相似文献   

18.
牵挂     
女儿才在姥姥家住了几天,就忍不住想去看她。下班后,手提着她最爱吃的烤鸭,骑车一路猛蹬往娘家赶。想像着母女相见时,女儿红肿着眼,一头扑到自己的怀里,闹着要回家的情景,便不由得脚下生风,直冲进娘家的小院:“玲儿——妈妈来了!” 4岁的女儿正坐在摊了一地的玩具中间,慢慢地拼着彩图,并没在意我的到来。 “玲儿,妈妈来了。想妈妈了吧!”我一把将女儿揽进怀里,扳着她的身子歪着头问她。 “刚来几天,就叫人家想你。”女儿一脸的不高兴,扭动着身子,从我的怀里挣脱,又去拼她的图。 我呆呆地望着女儿玩耍的背影,一种不可名状的悲伤涌上心头,眼睛不由地湿润了。 “嗨!你小时候,说的话还不如她中听呢。那年你好像都十来岁了,我和你爸回老家走了一个多月,回来碰见你  相似文献   

19.
母亲说她的手机反应很慢,拨个电话都要等好久,我估计是装的软件过多,产生了很多垃圾,便自告奋勇帮她处理.我装了一款垃圾清理软件后,手机上网速度果然快多了.我发现她的微信设定了后台自动启动,这会很耗流量,便想着删除掉,重装会好些.便跟她建议:“妈,您的微信用太久了,我帮您重装一下吧,应该会快很多.”她马上跳起来,连忙摆手:”别,千万别删,我的微信里有很重要的东西,千万删不得.”  相似文献   

20.
阳春四月,群花争艳,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在会上,来自马来西亚的著名女作家戴小华,受到大家注目。见到戴小华的人,首先被她美丽的外貌所吸引。她身材修长、亭亭玉立,长发披肩,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炯炯有神,见人带着微笑。她身穿一套鹅黄色西装,显得端庄秀丽、落落大方。当你与她交谈,你会发现她还有另一种“内在的美”,她不仅充满灵气与智慧,而且还会使你认识到,她是一位对历史和现实、国家和民族都怀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 戴小华女士是八十年代后期崛起于马来西亚文坛的一颗新星。她现为华人文化协会署理事长、马中友好协会理事,她曾担任世界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现为该会顾问。从1988年到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