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明白”与“精确”是我们在讲话或写作中所追求的标准,但是不可否认,模糊语言却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指的是语言使用者所感到的使用某个语言符号同他所指对象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是由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语言自身的有限性、交际双方背景的差异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在交际活动中发挥着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它不仅可使语言更加礼貌,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幽默,还能使文学作品达到显著的艺术效果。模糊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世界朝向多极发展。海德格尔把世界描述为一个分享的世界,一个被一种分享的理解用语言形式创造和保持的世界。因而理解具有语言性、历史性,又具有本体性。文学向来也不是封闭机制。“一部作品的真正意义(正如它表达给解释者的那样)不仅仅只是依赖于其作者和作者的最初读者所规定的因素。对作品意义来说,它也总是由解释的历史背景,即由历史客观进程的整体而决定的……。一部作品的意义超越其作者(所表达的意义)并非偶然而历来如此。因此,理解不是一个复述(作者所表容的意义)的过程,而总是一个创造作品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自匪 《北方论丛》2002,(3):116-120
语言不仅可以表达抽象的意义,而且可以描绘具体的形象.语言形象的生成与实现本质上是一个语义化形象信息的交流、传播和转换过程,是在一般语言功能框架下实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言语表达活动.这一言语表达过程一方面由特定的心理和语言机制所规定,一方面又受到心理、语言、文化和交流对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具体的言语策略和方法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争取族裔及性别的平等地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文学作品《女勇士》喊出了世间最强音。这一主题思想的成功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作品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既体现在宏观层面,也体现在微观层面。分析和体味这一语言风格对我们理解该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论鉴赏心态     
一个十分明显却又时常为我们所忽视的现象是:文学作品并不等于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区别表现在这里:必须在艺术作品上面增加审美知觉,才能出现审美对象。”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对作品存在着两种知觉方式:日常的认知知  相似文献   

6.
<正>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存在事物的投射,是作者对复杂多变、层出不穷的存在与生活作素描式,试探性及永远无法臻于完美的彩排.所谓存在的事物,亦即经过作者头脑反映的现实世界,表现在文学想象的三层人类经验中.第一层,是个人经验的探索,表达个人的感情体验,第三层是形而上的及宗教的经验的探索,表达对深刻的终极价值的思考.中间一层经验领域,就是那个熙来攘往,蝇营狗苟的人世间.任何现实主义的作品都并非与社会现实不相干,那些显示出现实观照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称之为现实主义的作品.香港女作家夏易的小说重点描写的是现实的世界.她的小说时间性,地域性都很强,是特定时空的产物.倘若离开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读者是很难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她的成名作,长篇小说《少女日记》写的是香港一个富有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究竟是如何实现的?意境、形象,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文学作品的文字结构本身,能不能带来一定的审美价值呢了回答是肯定的。事实上,所有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从“声”的角度体现了这种文字结构的美感因素。这里首先涉及到的便是语感问题。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而又很有探讨的必要的问题。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形式的感知能力。这种感知作为一种心理结构,是诸因素结合的有机体。有些人把语感看作人们对语言的简单的直觉,这就不免停滞在它的表层结构上而难以深究它的内涵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论它写什么、怎样写,也不论它是什么样式、形式,其内在意蕴都必然包含着作者的某种认识和评价,某种价值取向,这就是作品的主题。韦勒克说:“一部文学作品的‘材料’,在一个层次上是语言,在另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行为经验,在又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思想和态度。所有这些包括语言在内,都以另外的方式存在于艺术作品之外;但是,在一部成功的诗或小说中它们是被审美的这一原动力吸引在一起从而组成为复调式的联系的。”①可见,作品的主题,或称审美目的,就是融贯作品中的思想和态度。文学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1 “生命在于运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是在永无止息的流动和发展过程中,由共时性与历时性的交错相织而不断地显示其存在的,文学作品生命力的突出直接表现就是它的审美价值。而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整个文学活动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即它是在创作、作品、接受这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得以生成、凝定和实现的,故,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其实是整个文学活动审美价值链的一环。 这里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往往是在文学作品与读者接受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而作品与读者之间经常出现某种“错位”,即经常出现作品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0.
纪银平 《学术探索》2013,(10):72-75
分析《圣经》的语言、典故、意象等在文学作品中的借用以及探讨作品所涉及的基督教的罪与救赎、爱与宽恕等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进一步体会基督教文化对英美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康拉德的一生充满着矛盾。他在文学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对殖民主义既爱又恨的情感。其作品中既诋毁又彰显英国主流文化的主题与作家本人所生活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波兰裔英籍的康拉德选用英语这一“霸权语言”作为创作语言,削弱了他试图借文本来批判英国殖民体系的力量。康拉德殖民话语的矛盾性超越了地域、历史和文化空间,赋予他的作品以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宋玮 《中州学刊》2005,(2):200-202
空白意识是文学艺术家特有的诗化感觉方式,也是文学作品追求的极致.它作为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具有一种多层次性、未确定性审美特征.当它作为一种不完全的形态呈现给读者时,必然会与读者的接受活动产生审美张力的对峙,它强烈要求读者调动自己的经验、情绪、思想等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去联想、去填充以最终消解这些张力而走向完形,得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见解.小说创作中的空白美学策略主要表现在语言符号层、艺术形象层和内在意蕴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既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又是人类认知和建构世界的一种创新思维方式。在文学作品中,隐喻成为作家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并借以表达作品的意义。鲁迅与大江健三郎虽然都善于通过隐喻来展示文本的情感世界,但又存在明显的差别,鲁迅站在时代前列,专注人性与国民性,他用隐喻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以唤醒“沉睡”中的国人,唤醒整个中华民族。大江健三郎将鲁迅的斗争精神内化为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在他所构建的文学世界中,巧用隐喻探寻了人的存在和现实世界的意义,帮助人们建构新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对日本社会一度存在的精神崩塌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典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承载着历史赋予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是凝练的语言精华。文学作品中典故的运用对于文章色彩、文章内涵的扩展以及文章的韵味和趣味的增加有着重要的作用。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多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寓言故事、《圣经》、优秀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等。鉴于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如何将英美文学中的典故以一种恰当的语言予以表达而不破坏其原有的语言风貌和要表达的思想精髓是我们在从事翻译工作时必须思考和重视的。在此旨在分析适于典故英汉翻译的几种技巧从而实现典故的恰当翻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研究对象是表愤怒的情感隐喻。这两种语言都遵循同样的原则:都是以描述由这种情感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来表达这种情感。但是在选择具体由哪种隐喻来表达情感又有不同,而这是由这个国家的文化模式所决定的。因此,隐喻既是建立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又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源泉,文学作品是创作主体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化表达。要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做出较为完整的理解和阐释,应该把握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三个不同的层次:客观现实世界、意识世界与无意识世界。  相似文献   

17.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欣赏者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用感情观照的审美方式去把握、体验、发现的过程。因而从本质上说,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这种审美接受的客体是文学作品,主体是欣赏者本人,既然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它对文学作品就有一定的依赖性,受到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制约。这一点已为一般文学理论工作者所注意到了。但是,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接受,更有一种超越特性,而长期以  相似文献   

18.
凡属叙事文学作品,无不向人们展示一个与真实的世界判然有别的“虚构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文学叙述(下称叙述)看成是构建“虚构的世界”的一个过程。当前,“虚构的世界”作为一个实在的研究对象,已经引起了哲学、语言、逻辑和文学等方面人士的关注,将这个对象引入叙述理论研究,或许能深化我们对叙述乃至文学的认识。比如说吧,文艺真实论是文艺学中一个大课题,如果从“虚构的世界”入手探讨,可望从正面剖开问题,得到较为切实的讨论结果,或者至少可避免越讨论离题越远的局面。鉴于“虚构的世界”这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表现对象的性质界定是文学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现实中,许多人常常容易“对号入座”,不自觉地把文学作品的表现对象与生活中的某个实在对象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有的学者虽然看到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对象不应等同于生活中的实在对象,但对怎样认识和把握这一对象的性质往往是语焉不详。首加登的文学理论在这一问题上提供了一个借鉴。首加登认为,文学作品的表现对象从性质上看应是意向性对象,它以特殊的方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读者也必须采取特殊的态度才能把握它。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语言学认为,文学所要创造的是形象,而作为塑造文学形象的语言却是一种概念的系统,因此两者之间形成了难以解决的矛盾。这是一种形而上的语言观。要使文学语言的研究有新突破、新发展,就必须破除这种语言观,而借鉴自洪堡特以来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语言问题的人文学的理解和解释。这种人文学的语言观给我们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一、“语境”的理论。强调要从多种关系的联系中来理解语言活动中每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二、“交往”的理论。阐述如何通过阅读,使作者与读者之间获得沟通、融合乃至发生变化、更新。三、“个性化涵义”的理论。包括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某些特殊的使用手法,这是文学语言不同于科学语言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