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分析《金瓶梅》和《红楼梦》在遵守传统叙事格局基础上所取得的一些突破,特别是对传统拟书场格局和章回小说体制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和<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瓜子、嗑瓜子.<金瓶梅>从各方面分析辨别,这些瓜子不是西瓜子、南瓜子或别的什么瓜子,而是葵花子(向日葵子).其中有好几处提到人的脸形之一瓜子脸(面),还提到瓜仁,<红楼梦>也提到瓜仁油.据各种情况判断,它们是指向日葵子的果仁及其食油. 相似文献
4.
5.
曹晓航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80-82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分别被称为中国和El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两部作品中都有“魂灵”形象的出现,试图从《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发掘“魂灵”形象并加以比较。据此,总结出佛教对中日两国“魂灵”形象的塑造有着重影响。佛教在中国受到儒家思想的干预,在日本则带有浓重的神道教色彩,这是两部作品中“魂灵”形象出现差异的主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金瓶梅》中迎儿、秋菊、雪娥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女性弱者形象,说明她们是“毫无自主意识”、“有着一点自由意志”及“表现出一定的主体亮色和情爱追求的微光”的不同类型的代表。而封建的等级制度及豪门府第的罪恶则是她们种种不幸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本文就《红楼梦》如何写女性进行了初浅的探讨,认为在贾宝玉意淫之下,《红楼梦》中女性是“闺阁良友”,是受喜爱和倾慕的对象,从而证实了在当时封建礼教及各种清规戒律之下,《红楼梦》的女性很难摆脱自卑、自抑及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8.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女性这一主题,两者都从不同的方面切入,分析了女性形象。但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造成了两部作品在女性审美上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不是从现象上罗列排比出《红楼梦》与《呼啸山庄》在叙述爱情故事时的几点异同,而是在充分注意到两部小说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而必然产生的巨大差异的前提下,主要借助对一部作品的理解来诠释另一部作品,以期在另一部作品的参照下,使作品的某些潜在方面得到充分展示.希望这一尝试对两部伟大的小说有更深入的阐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根抵属农耕文化.用粮食酿造醇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便有了“酉”(酉:古“酒”字)的记载。酒所具有的致醉功能使人进入一种独特的感觉世界,并由此而在历史的思想精神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酒文化。 相似文献
11.
赵小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分别是中日两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两部作品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在此试图通过对两部作品男主人公的比较研究,分析二者性格和行为上的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2.
《镜花缘》对《红楼梦》的继承与突破——兼论明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者们向来认为,乾嘉时代汉学独盛而思想沉闷,但至少在小说创作方面,它还是个尚思考、究人生的时代。别的不说,陈端生的《再生缘》和李汝珍的《镜花缘》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探索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再生缘》塑造的杰出女将相孟丽君与皇甫长华的形象,是对《红楼梦》的富贵佳人而难逃悲剧下场问题的一种反思。至于《镜花缘》则更是和《红楼梦》有密切关系的作品。本文着重谈的就是后者。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古典现实主义作品。它的思想、艺术成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是封建社会里小说发展的极峰。 但是,这部杰作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它从《金瓶梅》那里确实受惠良多。它既有抉择后的借鉴,更有扬弃后的升华。两书最大的共同点是:(一)都是写一个家庭的盛衰;(二)都描写了众多的女性。然而,我们读《红楼梦》,犹如欣赏一丛鲜花,品味一瓯香茗,思想感情会升华到一个崇高的境界;而读《金瓶梅》,却象面对一潭死水,嗅到阵阵臭气,又象踯躅在 相似文献
14.
薛宝钗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个居心叵测、阴险狡诈之人,究其原因是受封建思想毒害太深,但她身上体现出的慧质、淡雅、宽厚、豁达却闪耀着光芒。 相似文献
15.
16.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代表作《到灯塔去》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小说中两位重要的女性人物形象拉姆齐夫人和莉丽是两种人生的代表。拉姆齐夫人是传统男性心中完美的理想女性形象,莉丽却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她们逐什么潮?踏什么浪? 回旋的商潮 商品经济,这个幽灵,始终伴随着人类进化的步子,始终紧跟着社会的发展而显示自己的力量。谁也挡它不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给历朝历代的经济、政治、伦理、教化和思想意识以冲击和荡涤,大者影响国家的兴衰荣辱;小者构织出形形色色的人间悲喜剧。此话严重了吗?不,反而是过去的许多史家和社会学者们在分析判断历史现象时大大低估厂商潮的作用。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公社之间就山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奴隶社会初期,商品资本(也叫商人资本)就产生了。虽然它紧紧依附着奴隶制度和以后的封建制度的生产关系,形式尚属简单,远远不能取代自然经济,但决不能低估它的作用。那赫赫六百年的商王朝,它的建立和强大就与商业活动分不开。 从史书上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很有商业实力,经营水平也很高,不但长途贩运而且操纵市场、囤集居奇,往往介入国事,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国做买卖,遭遇上偷袭郑国的秦军,同时派人急速向郑穆公告急。秦军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中的会话语料极为丰富精彩,其中体现出较强的语境规约。语境规约是指语境的固化和深层化,有着一定的语言形式特征。《金瓶梅》会话中的语境化线索主要有语码和角色转换、程式化的表达方式、相对韵律模式。《金瓶梅》对语境规约的非语言微观基础描写得不够充分。对于潘金莲、西门庆而言,表层语境和深层语境的关系变化多端;而对于武大郎、武松而言,表层语境和深层语境的关系基本明晰。 相似文献
19.
以讽刺世相来揭示生存的荒谬和人性危机的<金瓶梅>与<唐吉诃德>,都采取了传统小说既成的"戏拟"叙事谋略.但基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境遇及美学价值指归,两部作品又各有其讽刺的具体内涵.因这一缘故,读者从两部文本同一性的"戏拟"叙事方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与《红楼梦》,堪称汉民族文学中的奇葩。无数历史沧桑、世事变迁,不仅没有使这两部著作暗淡,反而更增其光采。及至如今,耐人寻味的是,《红楼梦》完全公开发行,《金瓶梅》却非公开发行(内部发行也是严格控制的,发行数量、版本和对象都有很具体的规定)。发行与否,发行的数量、范围和版本选择,实际上就是一种“评价”,包含着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文明程度、民众素质水平和意识形态取向等诸多因素,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有人认为的是某人说了算的问题。这里面,倒底含蕴着什么奥秘?该怎样解释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都可能作出自己“合理”的解释。就笔者而言,以为是与两部作品在时间观念上的某种微妙差异从而给阅读者(或可曰社会)“造成”的不同审美心理效应有关的,并以为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带着恒定不变因素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