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色》和《灿烂千阳》两部小说以女性的视角呈现了黑人女性和阿富汗女性所面临的深重苦难以及她们的抗争历程。女性之间的关怀互助是女性的觉醒关键因素,而与男性展开平等合作、寻求和谐美好的解放之路是两部小说对于女性解放的共同阐释,体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刘文 《学术论坛》2006,(2):155-160
《莎菲女士的日记》和《呼啸山庄》这两部来自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的小说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对疾病的描写这一独特手法来深刻揭示小说的主题,控制小说情节的展开,并进而界定小说女主人公莎菲和凯瑟琳的内心世界及其个人身份认同。无论是丁玲的莎菲还是勃朗特的凯瑟琳,当她们试图遵守传统社会行为规范,在传统社会结构中生活时,她们就抛弃了女性自我,面临着自我崩溃;而当她们违反传统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时,她们就陷入病态。  相似文献   

3.
卢仙娥 《理论界》2014,(10):130-133
《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女性小说。作者曹雪芹不仅描写了许多女性人物,为她们创作了这部小说,而且以"女娲补天"神话开头,男主人公贾宝玉还具有女性化的色彩。《红楼梦》基本上维持着"女尊男卑"的思想,但是对女性却又有否定的视角。本文根据贾宝玉的"女儿观",对《红楼梦》女性的对立视角以及其原因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小说《呼唤》被西方文坛誉为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族小说和爱情传奇”。小说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成功刻画了茹贝、伊丽莎白、内尔等各具个性而鲜活逼真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对爱与自由锲而不舍的孜孜追求改变了各自的命运并将她们的生活“塑造成艺术品”。作者这一女性生存美学思想给当下的女性生存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时时刻刻》(The Hours)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于1998年发表的小说,问世后大受好评,不久同名电影被搬上大银幕。它是以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处女作《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原名为《时时刻刻》(The Hours)为蓝本创作的。书中描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三位女性在各自空间的生活轨迹,她们人物虽不同,却有着相似的生活,那就是看似完美充裕,实则了无生趣、备受煎熬;她们生活在城市,却又是城市的异乡人,她们被困在各自牢笼似的房间里,束缚了她们的心灵。这充分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在自我空间中的生存境遇:她们渴望自由、追求自我,在不断地和命运作斗争,试图挣脱被束缚的人生;并向我们传递了女性想寻求自我生存空间的解放,最终还得要靠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6.
胡勤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43-49
将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南船星系列》第二部《异族婚姻》置于乌托邦传统中进行解读,发现她笔下的三区王国是一个女性与男性共享的乌托邦社会,这个社会既不同于男性的乌托邦社会,也与女性主义者的乌托邦有明显的界线.她从三个方面改写了乌托邦传统:女性在乌托邦社会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权力;军队、权力、"正义"等男性所崇尚的理念全部遭到放逐;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她们是思想者、反叛者.但是她通过女王艾伊思的遭遇揭示了乌托邦社会存在的弊端如对思想、情感等的钳制,对异己分子的排斥和打压.她认为只有打破封闭的文化,实现文化互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琳 《云梦学刊》2010,31(5):109-111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颜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小说在描述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境遇,展现她们对现实反抗的同时,表现了黑人女性对社会、人际和谐的追求。以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为理论基础,探讨《紫颜色》中所蕴涵的和谐女性思想,可以发现,平等是和谐女性的前提,独立是和谐女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简·爱》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通过两人曲折、艰难的爱情,塑造出一个不甘屈服于世俗压力、追求自主的女性形象。在男权社会中,这样的女性思想观念绝对是对男权主义的重大冲击,将女性意识较早的体现出来,把女性意识的觉醒、抗争展现的深入人心;《呼啸山庄》是以主人公追求自我为主线,实现女性意识的独立自主。凯瑟琳勇敢挑战父权制度,为了摆脱伦理、道德、教育、婚姻的束缚,不惜以生命抗争。将试从艾米丽·勃朗特和夏洛蒂·勃朗特的言辞之中,分析她们对自由的渴望和为争取女性社会地位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论《青衣》《玉米》的叙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和《玉米》塑造了两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揭示了她们的悲剧性格和悲剧命运 ,尤其是透视了她们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里的“他者“地位。本文从叙述体态中视角的转换、叙述结构的组建和叙述主体的分化三个方面 ,对两部中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进行了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10.
女性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生存图景、命运际遇呈现出的失败姿态展示了悲剧性的女性宿命。这样的主题在以女性代际延续为主线的小说中得到更加完整的阐释。一些满怀焦虑的女作家从母系的发展脉络中发现并感受着女性人生的不幸与惨败 ,在她们的笔下是充满困惑的文本 ,留待我们解读并为此寻找出路。萧红的《红玻璃的故事》、铁凝的《玫瑰门》及张洁的《无字》三部作品就从女性生命历程的视角展示了女性不幸的人生遭际 ,使女性的悲剧历史以形象的方式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创作,重心是探讨当代女性在社会中的价值定位和情感实现,并以此作为女性自我实现的基本尺度。但是,从当前女性创作的发展趋向看,这两方面寻求不同程度的走进悖论。我们以徐坤的小说《厨房》和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为例,探讨当代女性作家从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视角对女性人生价值追求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2.
王冬梅 《宁夏社会科学》2010,(4):162-164,169
种族、性别和文化寻根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小说一贯的激进主题。其代表作《紫色》从政治和女性主义的视角深刻展现了了美国和非洲黑人女性所承受的种族和性别压迫以及她们在这两种压迫下对于自我身份的不懈寻求。小说中黑人女性通过对于其文化本源和女性传统的追寻和求索,构建了自我身份和完整的生存,体现了身处美国白人文化主流社会中的艾丽斯.沃克对于其黑人传统的热爱之情和文化寻根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在清末众多的文艺期刊中,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半月刊。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刊物。《绣像小说》的内容、特点,阿英和毕树棠等前辈学者,已有专文作过全面介绍,兹不赘述。但笔者以为,《绣像小说》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小说杂志的显著特点,至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需要单独地提出来加以强调,这就是《绣像小说》的编者对民间歌谣这一文学样式特别重视和提倡,特辟“时调唱歌”专栏,连续或断续地刊登了一批为正统文人学士所不屑一顾的,“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歌谣作品。这是当时其它小说期刊和文艺杂志所绝无仅有的。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既反映了李伯元进步的文艺观和编辑思想,也与《绣像小说》的办刊宗旨有密切关系,有必要作些专门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金锁记》、《怨女》比较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洪伟 《江淮论坛》2004,(2):143-147
《金锁记》和《怨女》是张爱玲用同一素材创作的两部小说,本文通过分析两位主角形象的重要区别,指出这是两部迥然不同的小说,并进一步从作家艺术观、女性观等方面探讨了《怨女》的创作动因。  相似文献   

15.
“小说”这名词,最早见于《庄子》,但以小说名“家”,并给小说下定义,指出它的意义和作用的,则是后汉初年的桓谭。他在所著《新论》(《文选》李善注引)中说:“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这才合于小说的名实。小说,说之小者也。准此,则先秦诸子书中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无一不是小说,后世衍为长篇的平话、讲史、演义,则已经不是小说而是大说了。 最早以《小说》作书名 的,当以殷芸的《小说》为创始。据我考,大约凡是宋以前类书所引只称《小说》而不署撰人的作品,以他书所引遗文参证,往往就是殷芸的小说。 《梁书》和《南史》的《殷芸传》都不提殷芸著述,若不是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到,人们很可能会把这位最初编撰小说的人忘掉。《史通·杂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通过对小说《到灯塔中去》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分别扮演的女性角色——房间里的天使和具有革命精神的叛逆者的形象剖析,揭示出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生存的不易与困惑,以及她们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所做出的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武光  李晓丹 《兰州学刊》2009,(7):165-167
《在路上》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颇受争议的,作者凯鲁亚克对于她们的刻画也远远不如小说中的男性形象那样丰满和深入。如果细细品读,我们便会发现,在这部小说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母性/天使形象和荡妇形象。由于《在路上》中与萨尔和迪安交往的女性总是不断地以轻浮、反叛、堕落的形象出现,人们便一概对其进行道德谴责,因此也造成了一定的误读。笔者认为,只有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才能更深刻地解读她们。  相似文献   

18.
郭小英 《兰州学刊》2007,(7):130-132
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及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使她们之间能进行无声的交流或无言语的对白.文章重点分析的三位女性在小说中尽管着墨不多,但她们个性突出,笔者认为这正反映了伍尔夫在拓展女性形象空间上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喜欢张洁小说,是因为她有独特的女性视角,女性写女性让人感到真实鲜活,不像传统文学中有的男性作家揣摩女性心理而作有男权之嫌。而且,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对女性的解放和独立的关注有着自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的思考是严肃而深沉的。《方舟》中的三位女性都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既没有前一代人的自信,也没有后一代人那么悲观,足见其是属于坚强一类。她们是离了婚或形同离婚的独立女性,荆华是理论工作者,梁倩是电影导演,柳泉是外贸部门的翻译,她们是当时凤毛麟角的高级知识分子,然而,她们在走出家庭寻求在社会上的立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从伦理和道德的概念辨析入手,对多丽丝&#183;莱辛的小说《金色笔记》进行分析,提出性伦理观的概念,并据此指出该小说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的“自由女性”在性伦理观上表现出的矛盾性:一方面,她们遵从自己的本能冲动,在不断地满足自己的本能冲动中追求人格的独立并在两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她们又在苦苦求索一种灵魂与肉体的契合、性与爱和婚姻的合奏。同时,《金色笔记》在女性性伦理观上表现出的矛盾性,赋予了该作品另一番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