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天下看点     
《东西南北》2013,(19):4-5
巴基斯坦:禁止传播避孕套广告 一则南超模主演的避孕套广告激怒了巴基斯坦政府。近日,巴基斯坦电子媒体监管局宣布,禁止此类广告在媒体中传播。政府禁令中称.此类广告“下流、有伤风化”,是对本国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人不敬。该广告同时也招致了许多巴基斯坦民众的批评。这一禁令引来部分闭际评论人士的批评,被指为“倒退”行为。报道称,该则广告来自一家非盈利组织,旨在帮助当地家庭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2.
别无选择     
长江 《东西南北》2009,(12):33-33
我一路走去,街上东一个,西一个,站着一些分发广告的青年男女。一个腼腆的女孩朝我走来,发给我两张广告。我问她:“你为什么给我两张同样的广告单呢?”女孩羞涩一笑:“我们有任务的,发完这些,才可以回家。”我笑了,头顶是毒辣辣的阳光,我点点头,表示理解。  相似文献   

3.
天下看点     
正土耳其:禁止插播"垃圾食品"广告土耳其贸易部前段时间宣布,将禁止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少儿节目中播放"垃圾食品"广告,并禁止此类产品包装内含有促销性质的玩具礼品。此类"垃圾食品"包括薯片、糖果、巧克力、蛋糕、威化饼干等食品和饮料。相关禁令将于2019年6月30日起实施。土耳其贸易部长佩克詹说,这一最新规定旨在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消除不良饮食习惯,减少消费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和饮料。根据这一新规定,生产厂家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将被监管机构处以1600美元至6.4万美元不等的罚款。  相似文献   

4.
《东西南北》2009,(7):52-52
高明的营销取决于诱饵的利用。 一天我在网上浏览时,无意中在《经济学人》杂志的网页上看到了一则广告。我顺着广告内容一条一条往下读。第一种阅读选择:花费59美元在网上订阅,好像不算贵;第二种阅读选择:买125美元的印刷版,价格有点高,但还算可以;然后我读到第三种选择: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同样价格125美元!我看了两遍,又回头去看前面两条广告内容。  相似文献   

5.
美国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 ,香烟广告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父母为禁止子女吸烟而作出努力的成效。尽管优秀的父母能够使子女不受到其吸烟的同伴的影响 ,但他们却往往低估了媒体的力量。对加利福尼亚的 16 0 0名年龄在12~ 14岁的少年的调查显示 ,香烟广告使吸烟少年的比例增加了 4 0 %。研究人员称 ,他们并不知道烟草公司的广告是否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影响。而烟草公司则一再表示 ,他们的广告是面向吸烟的成人 ,而非未成年人香烟广告与未成年人@月儿  相似文献   

6.
最前沿     
01性感Calvin Klein广告又被禁了去年,Calvin Klein的Obsession香水广告因为模特Eva Mendes过分暴露而被禁止播放。今年,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Calvin Klein的牛仔广告上,此次的广告场景似乎在一个地下室,模特Anna Selezneva、Anna Jagodzinska和Natasha Poly都半裸上阵。艺术指导Steven Meisel还拍摄了一个30秒的短片在calvinkleinjeans.com网上播放。由于该广告被禁播,Calvin Klein公司不得不重新剪辑广告以期在美国的有线电视频道播放。  相似文献   

7.
闫薇 《东西南北》2010,(12):70-70
宣称绝不做广告的微博达人潘石屹,广告效果好极了。 “朋友送来一部三星3G的手机,说让我用一用,并在微博上介绍一下。我想这不就成广告了吗?……我的微博原则是绝不做广告。想把这部手机送给微博上的朋友,只有一部,如何送?送给谁?请大家出出主意(此事我交代给李楠办了)。”这是SOHO董事长潘石屹微博中的一条。  相似文献   

8.
一个广告如果可以成功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导致其记忆程度的加深和诱发联想,那么这个广告在激活消费者的心理机制方面就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广告。当然,导致最后购买行为的产生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如市场需求、购买力,等等。本文试就广告激发广告受众的若干因素进行理论的描述和分析,以求与广告理论界同仁共同探讨。一、引起注意——广告的基本动机广告诉求的原理,即“AIDAS”,包含着引起注意(Attention)、产生兴趣(lute。sting)、刺激需求(Dest。)、激起购买欲望和行为(Action)、使购买者满意(Satisfaction)几个方…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为了植入广告,一个受恩者可以拿价值3000多元的酒去答谢恩人,这实在是很夸张。——某网春晚最烂节目评选活动,投票结果显示,赵本山小品《捐助》获第一名  相似文献   

10.
传真机     
世事01"哇,我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玩的事情!"——91岁的马乔里·马瑟朝布什的画像扔完鞋子后非常兴奋。自从布什在伊拉克遭"鞋弹"袭击后,他的肖像画便成了示威者攻击的目标。近日,美国一画廊决定在"朝布什扔鞋子"的问题上大赚一笔。该画廊打出广告,只要花1美元就可以把鞋子扔向布什的巨型肖像画。画廊坦言,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筹钱开画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