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岛画报》2012,(5):84-85
找寻百年前的城市印记,开启这座城市的影像之门,寻找那些岁月留痕,老明信片定格了20世纪初期青岛城乡的风俗景观。20世纪初的青岛,近代工业化的进程已经悄然拉开,从纺车到缫丝厂,记录了近代工业化进程,烙刻出青岛工业化的符号;青岛的港口生活和风貌,在一张  相似文献   

2.
青岛从1891年建置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曾于1914-1922年、1938-1945年两度被日本占领,在此期间曾有大量明信片被印制和发行。这些明信片涉及题材广泛,包括军事、建筑、古迹、风光等,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其发行的具体数量,却可以肯定其数量之大,因为即便经过战乱,我们现在仍能看到有相当数量日占时期的明信片存留于世。  相似文献   

3.
早,晨练回来,发现信箱里躺一着一张明信片和一张机票,明信片上有明朗的海、洁白的帆,卡片背面是一行潇洒的钢笔字:"欢迎在最美的季节,来青岛." 想象着朋友收到这份惊喜邀约时的表情,心里不免小小得意着.  相似文献   

4.
正7月5日,位于中山路商业街143号的大鲍岛博物馆正式开馆,步入其中,一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张张老照片诉说着中山路商业街、大鲍岛区域老字号的前世今生,承载着老青岛独有的印记,也将我们的目光拉回到那段遥远的旧时光。1898年德国强借青岛之后,颁布了青岛市区的第一个规划图,经多次修改之后,其中的鲍岛区主要包括德县路以北、李村路以南、济宁路以西、胶济铁路以东的区域,其中心街道为著名的山东街(今中山路  相似文献   

5.
作为邮票收藏的一种,明信片以更加灵活、丰富的画面信息成为了历史的写照.这组德占时期的老明信片,展现了老青岛的风情,曾经的太平路、湖 南路的风貌唤起了人们对往日的追忆.  相似文献   

6.
坐车沿着海岸线一路向东,就像走进了宁静安逸的家园,格调优雅的别墅小区错落有致的从身边掠过。位于香港东路216号的颐嘉会馆也像一座精致美丽的别墅,明信片一般定格了风景,出现在我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喜欢历史。只要看一看畅销书的书目就可以意识到这一点。历史著作吸引我们的原因很多。首先 ,过去是令人陶醉的 ,它与今天有着根本的不同。人们有着不同于现在的行为 ,他们做事的方式也与今天完全两样。他们不拥有我们的技术 ,却具有我们的人性。我们不知道 ,如果处在他们的环境中 ,我们将如何生活。他们的经验丰富了我们对人类经验的了解。其次 ,我们喜爱历史 ,是因为它讲述的故事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事。它的故事中描绘的既有英雄主义 ,也有倒霉和不幸 ,既有十恶不赦的恶棍 ,也有痛苦艰难的时代。第三 ,不仅这些故事经受了岁月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山路与湖南路路口,坐落着一幢古典主义风格的庞大建筑,它如同一个展开的扇面,坐拥这一曾经的繁华路口,那高耸的塔楼、装饰性的山墙、弧形的拱券一如往昔,于岁月的洪流中屹立百年之久,将沧桑看尽。建成时间之谜在1908年的一张老明信片上,中山路与湖南路路口,以直观的方式,给人某种温情的宁静与安逸。一盏铸铁的德式路灯树立在路口的中央。左侧的街边,一个人力车夫正拉着车经过路口。远处,空寂的大街上只有寥寥的行人或车辆。或许在那时那地,  相似文献   

9.
《天津社会保险》2011,(4):85-86
十八年寒来暑往,十八年风雨征程。当历史的脚步在白驹过隙的岁月中向前迈进,流失的岁月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凝聚了几代社保人辛劳汗水的《天津社会保险》,经过不断的继承与发展、改进与创新,正逐步摆脱稚嫩,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温暖照片     
《东西南北》2008,(10):40-40
生活中总有一些小秘密通过悄悄话的形式在曾经最亲密的彼此之间传递,那其中隐含着的意义在那一刻非比寻常,或者童趣,或者温情,或者友谊,或者爱情……无论那些曾经的悄悄话代表了什么,都在我们过往的岁月里留下了无比温馨的回忆,有了这些活色生香的小秘密,生活,忽然就鲜活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