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古汉语无复辅音:1.汉字谐声的特殊现象是汉字时空音变或俗读误读造成的,不可作为复辅音的根据;2.汉藏语系的诸多语言有复辅音不能类推上古汉语有复辅音;3.古今汉语与方言中特殊的语音现象如切语的使用、重叠词变双声、叠育或衍音词,是汉语语音在使用上的特点、,与复辅音的性质特声、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汉字的形音义一般是密合的,构形重意合,字和词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同一性,而且占汉字主体的形声字有声符表音,这种构形上的优势是汉字文化区域的形成,汉语词汇不难掌握以及汉字迄今没有走拼音化道路的重要原因;表意性是汉字的本质特点之一,但由此把汉字称为表意文字却失之偏颇,因为此说没有反应汉字构形的多重本质属性,汉字应该是在以事物形体揭示词义的象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象形、形声、假借三类而以形声文字为主的语素文字兼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3.
片面性不仅是一种经常在思维领域出现的认识现象,而且是一种经常地大量地物化为客观事物、在客观事物上打下深深痕迹的认识现象,因而是一种异常复杂的认识现象。然而长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中存在复辅音声母,已被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但尚未定论.笔者提出一些新的论据:1.渑池方言中大量保留着上古复辅音声母的痕迹;2.从一些形声字和它们的声符的读音不同中也可看出;3.从一些同声符的形声字的声母的发音不同中也可看出;4.从一些古文献中也发现有复辅音声母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一我们认为,上古汉语具有大量的复辅音声母,证据主要是汉语的谐声系统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而在所有的复辅音声母中,由流音r跟其他辅音结合而成的组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同样可以从谐声系统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得到证明。例如谐声系统有以下表现:  相似文献   

6.
上古汉语存在复辅音,已为历史音韵学界共认。而上古是否存在塞音擦音组合成的复辅音,则未形成一致意见。从古文字谐声等音韵材料中塞音擦音发展演变的情况看,特别是从上古存在以s为第一音素的sC类复辅音和在此基础上加流音形成的sCL类复辅音,以及现代汉语塞擦音大量存在的情况看,上古存在塞音擦音复辅音,才是合乎复辅音向单辅音演变基本规律的结论。而且这类复辅音最初应属浊音复辅音的类型,组合方式也类似于目前的塞擦音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片面性、绝对化的思维方法是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历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领导干部。只有解决好领导干部的素质问题,才能真正克服思维方法上的片面性与绝对化  相似文献   

8.
跨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英语等世界通用语在中国的普遍运用,汉语的使用受到冲击,一些文人学者开始倡导"保卫汉语".然而,语言的发展与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去"保卫"只会使汉语更加封闭.只有不断借鉴外来文化,才能促进汉语自身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9.
叠词是说汉语儿童早期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运用个案跟踪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两名早期说汉语儿童1~3岁期间习得汉语的情况进行跟踪,发现说汉语儿童在1~3岁期间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叠词,且女性儿童叠词习得数量和使用频率均高于男性儿童;成人语言输入、儿童自身的模仿以及性别差异是影响儿童叠词习得和使用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叠词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大量叠词的输入有助于1~2岁儿童的语言习得,却会阻碍2岁以后儿童的语言发展。因此,辩证地看待儿童的叠词现象并进行合理有效的语言输入,方有利于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童力群 《南都学坛》2006,26(1):48-51
戚沪本不是白文本,有正本上的狄氏批语有其来龙与去脉,有正本上的多半批语与狄氏无关。戚沪本早于程甲本,庚辰本早于有正本。讨论有正本的正文及批语,不能回避不利于程前脂后论的例子。讨论有正本的批语,必须涉及其底本戚沪本,必须兼顾大字本与小字本。只要全面正确地研究有正本,所谓“民国初年的脂砚斋依据有正本制造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的论点就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1.
藏文~*-r、~*-l韵尾跟上古汉语-r、-n、-d和-t韵尾对应,上古汉语跟藏文-r、-l对应的-r、-n、-d和-t韵尾很可能是前上古汉语-nd、-rd、-ld等复辅音韵尾遗留下来的痕迹,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区的汉语方言和汉字的谐声偏旁为这种假设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2.
对复辅音学说的疑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鼓励学术创新,支持中国语言学研究走自主创新之路,本刊于2006年第五期特辟“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专栏推出后,一些专家学者通过电话、邮件等给予了我们鼓励,有的还惠赐大作以示支持。在此,我们深表谢意,并期待着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支持这个栏目。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把这个栏目办好、办精,以回报广大专家学者的厚爱。本期推出的潘文国先生的文章,从质疑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普适性出发,提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提高理论意识、加强自主创新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多启迪;胡锦贤先生的文章,在历史的爬梳中,对百年汉字改革运动作了反思,同样启发良多;李建强君的文章对复辅音学说提出了质疑,李春燕君论证了出土文献对训诂实践的借鉴意义,也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14.
汉语功能词类说陈光磊词类(Partofspeech)是由传统语法学确立起来的。但是传统语法给词分类所运用的标准或范畴是并不连贯一致的;既从词充当句子成分时的逻辑意义(有时甚至是单词的概念意义)来分类,又从词在句子中起的作用以及与别的词的关系来分类,也...  相似文献   

15.
张燕飞 《21世纪》2001,(10):8-15
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地位和影响也不断加强、扩大,与国际社会的接轨的程度日益加深。可以说,中国正以充满朝气的形象,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人学外语蔚然成风,而外国人学汉语同样掀起一股“全球热”。在美国,汉语被视为高科技社会的通行证;在加拿大,汉语将取代法语而成为加拿大的第二大语言;在法国,已有69所高等院校和100多所中学开设了汉语课;在印尼,汉语书籍供不应求,购进的图书近半个月就售出了40%;在新西兰,政府决定从今年起把汉语同法语、西班牙语等并列,作为学校第一外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不远的将来,学习汉语的热潮会进一步高涨,也会有更多的人为使用汉语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是一个好玉的民族.中国人对玉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古往今来,世界上没有另一个民族能象中华民族那样对玉一往情深,崇尚备致.黄金和美玉得之不易,价值昂贵,可以充当空货.但中国人爱玉,并不仅仅爱它本身的价值.它那璀璨晶莹的色泽、细腻温润的气质以及内聚抗压的品格,博得了人们由衷的喜爱和钦敬.爱玉成了中国人的一大传统,这一传统的滥觞和奠基,应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红山文化.早在红山文化还没有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以前,红山文化玉器便不断出土,散落流失乃至惨遭毁弃者,数量难以确估.在红山文化被正式发现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仍然不能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如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两件属于红山文化的玉龙和流落日本的马蹄形玉箍,都曾经长期被误认为是商周古玉.直到1971年5月,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民在北山红山文化遗址中意外地掘得一件大型碧玉雕龙.这一消息不径而走,传遍了辽河上下,惊动了燕山南北.它就象济公手上那般神奇的法术,把考古工作者的目光紧紧地系在红山文化及其令人费解的原始玉器之上.人们开始乍惊乍喜地意识到,中国玉雕艺术的源头很可能发生在五、六千年以前的西辽河流域.  相似文献   

17.
汉语人名规范化说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语言文字计算机标准化处理的普及,汉语人名中的不规范现象越来越突出,在很多方面已经造成了或多或少、不大不小的麻烦,应当及早解决。本文讨论了当前汉语人名规范化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了人名规范化工作的客观环境、物质基础和可行性,进行了一些统计分析,并在参考多家论著的基础之上,得出了汉语人名的字格、复姓等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对人名用字、字格等的规范化建议,供国家语言政策制订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讨论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理据(内部形式)的由来,理据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以及理据词典收词的基本原则。通行各种语文词典着眼于解释词的理性意义(概念意义),而未照顾到或不必照顾到词的理据。挖掘词的理据与语素义、词结构、造词心理和社会文化历史等无不有关。此文为作者《汉语理据词典》(待出版)的“弁言”,发表时略有删节─—编者。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学者对人类的亲属制度、亲属关系及亲属称谓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学者们又从社会语言学等新角度、运用义素分析及称谓生成等新方法进行探讨,使得亲属称谓的研究(尤其是对汉语亲属称谓的研究)成为当今世界人文科学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论著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是令人兴奋的。然而,笔者发现在亲属称谓分类的研究方面(尤其是对世界诸语言中堪称最复杂的汉语亲属称谓的分类)似乎较少涉及,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20.
“取舍”不只是一个哲学范畴,它也是汉语当中一个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汉语取舍范畴是由相应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组成。语义结构包括“常量”和“变量”,常量对取舍句式的表达不施加影响,而变量则是造成各种取舍句式差异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