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美芳教授的新著《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是一部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解决英汉、汉英翻译问题的优秀著作。作者在该书中强调,描述性研究应在翻译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翻译的文本研究应突破传统的词法、句法的研究向语篇分析发展;译文功能是影响作者选择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该书所提供的研究方法给中国学者如何借鉴西方理论来解决英汉、汉英翻泽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是我国军事文化之经典,代表了中国传统战略思想。钩沉该书翻译史是其翻译研究的基础,学界现有研究缺乏对最新外语译本的关照,应用型、研究型文本与外语译本未区分以及外译情况与重要译本的介绍过于简略,因此,全面梳理该书在非英语世界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史具有必要性。《孙子兵法》翻译史有六大特点:其翻译是蔚为壮观的跨文化传播奇迹;外语译本问世之前,该书既已广为流传;其翻译与战争、国际关系等密不可分;译本类型与译者文化身份具有多样性;翻译史中多有转译现象,几种影响力大的译本多为后世译者所采用;中国人译本出现较早,但海外接受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翻译研究的多重转向>是斯内尔-霍恩比的最新力作.作者在书中对翻译研究的发展作了审慎严谨的评价,并在分析21世纪初学科现状的基础上,对翻译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大胆的预测.该书的观点对于国内译界同仁厘清翻译研究的学科渊源、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译者的隐身》是意裔美籍学者韦努蒂的翻译理论代表作,被学界认定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经典。该书全面展示了韦努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伦理,在中西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其激进的翻译思想和乌托邦式的翻译伦理也有值得探究的地方,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刘若愚(James L.Y.Liu,1926-1986)教授是美国著名华裔中英比较诗学研究家.他的<李商隐的诗>是美国汉学界研究李商隐最重要的成果,于1969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探讨李商隐的诗在具体表达不同的境界上有多么成功,并且揭示这些是什么样的境界.译者由原版译出,原载该书第207-219页.为了中国读者阅读方便,译者加上了各节标题.该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得到刘若愚教授遗著托付人林理彰(Richard John Lynn)教授的支持,谨致谢忱!  相似文献   

6.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极其重要的理论,它认为决定一切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The Job Search Handbook一书旨在帮助求职者获得他们理想的工作。由于该书是以读者为导向的,并具有信息功能文本和呼语文本的特点,因此,可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对该书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7.
凯瑟琳娜·赖斯,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她在1971年出版的著作《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中,从功能翻译角度审视翻译的过程,提出了评估译文的客观公正的标准。因此,介绍该书的主要思想,以期为我国译学研究者开拓研究视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与评介了St.Jerome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Text and Context:Essays on Translation & Interpreting in Honour of Ian Mason一书.该书以Ian Mason的翻译思想为主线,收集了18位学者运用语篇分析方法在语境视野下对翻译进行语言学研究的成果,突显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与菲泽(James Fieser)合著的<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是英语世界著名的大学本科教材,优点颇多.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该书(第七版)中译本.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将原著影印出版.对照阅读读之下,笔者发现中译本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因此特以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为例加以辨析和探讨,以促进翻译批评,提高翻译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0.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编著了以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依据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该书中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理论,为中国译学界注入了新的血液.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该书提出翻译是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选择过程,即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对译本的选择.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河北省旅游文化翻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蒙古人民历史感兴趣的中国读者有了阅读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院士沙·比拉著作的可能性。他的作品《蒙古史学史(十三至十七世纪)》在1988年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证明两国互相翻译和向学术界介绍重要书刊的优良传统正在恢复。该书的汉译是由职业翻译之作者陈弘法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与跨文化理解──张泽乾著《翻译经纬》读后孟筱康张泽乾教授新著《翻译经纬》已于1994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立足于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传递的历史与现状,总结古今中外译论研究的积极成果,吸收现代哲学、科学和艺术的有关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对德国功能派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从而促进了其思想在世界学术交流中的传播。本文将简要介绍该书的主要翻译思想,并对功能派翻译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翻译与跨文化理解——张泽乾著《翻译经纬》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乾教授新著《翻译经纬》已于1994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立足于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传递的历史与现状,总结古今中外译论研究的积极成果,吸收现代哲学、科学和艺术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借鉴文化学、符号学、传播学、语言学、信息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等,在翻译史与翻译论、翻译学与翻译术的结合点上提出和回答问题,对翻译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尤其是翻译中的跨文化理解问题做了富于哲理和启发意义的思考和  相似文献   

15.
《活着》是中国先锋小说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的英文版由美国加州大学白睿文教授翻译并由兰登书屋出版,译本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西方汉学家及国内翻译学者的广泛关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集中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出发适应翻译环境的选择过程.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依据,以白睿文的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活着》的翻译生态环境,以此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基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所做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行为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都会对翻译产生影响。美国作家拉里·麦克默特里 (LarryMcMurtry)所著“LonesomeDove”一书 ,在 80年代后期曾被译为《西部牛仔情》 ,90年代后期 ,又被译为《孤独鸽》。该书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译名 ,反映了社会发展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梁陶弘景<真诰>(二十卷)是研究六朝道教上清派及中古社会的重要资料,日本京都大学"六朝道教研究"集体成果<真诰研究(译注篇)>(吉川忠夫、麦谷邦夫主编)已由朱越利先生翻译,以<真诰校注>(下简称<校注>)为题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为学界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底本,但该书也有可商之处,兹补缀二则,聊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晚清学者容闳自传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是研究晚清历史的重要文献。该书现存五种汉译本各具特色,译者身份各异:或为编辑、或为历史学者、或为翻译学者。本文拟从译者身份视角对比不同译本,试图揭示译者身份对译本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不同身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以期对当下历史文本翻译提供启示。研究表明,不同身份译者对文本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关注的焦点亦各不相同,表现出了不同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9.
李达曾翻译过考茨基的重要著作《马克思经济学说》之说不过是一种讹传,这一讹传所依据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通告(四)》本身是一个无效证据;考茨基《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实际翻译者为李达未曾翻译过该书提供了重要证词,而李达档案则为这一结论提供了重要佐证。关于李达曾翻译过考茨基《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讹传,现在应该纠正过来了。  相似文献   

20.
司显柱的《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从功能语言学视角构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对该书结构和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论后,发现该模式既有优点又有有待商榷之处。优点是在言语交际行为框架里包含了言语交际所涉及的因素,使得言语交际所涉因素与言语行为框架系统产生互动作用,将翻译批评研究与功能语言学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理论基础。但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不足:对“翻译”及“翻译质量”的定义不明确、翻译中言语行为所涉因素及“语境”的涵盖范围模糊、语篇功能与语篇类型的关系及语篇功能与语言功能的关系不确定以及翻译中的“对等”与评估参数设置不全面。另外,其客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