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本质上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彻底变革,法治是这场变革的根本保障。中国法治要有效发挥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作用,就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实现自身价值理念的革新。  相似文献   

2.
小康社会法治模式是依据法治的分类学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社会基础而提出的一种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形态。小康社会法治模式是法治的初级形态,它既具有法治的普适性特点,又有与法治常态相区别的特殊性。小康社会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就是要分步骤地落实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各项具体法治。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使命,就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为此,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贵州"同步实现小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期待,贵州省各级党委应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高度,真正把"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作为一项涉及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作为一项执政为民的实事列入贵州经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 ,以协调发展为保证的社会发展观和社会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公民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格范型 ,这种人格范型就是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同时也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求的“法治型人格”。“法治型人格”范型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高素质的建设主体 ,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的祖先把追求"小康"、"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邓小平借用"小康"这个概念,在现代化大潮中,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小康、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们党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心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的社会特点及其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指出在社会全方位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心理呈现出积极与消极两种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心理建设,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控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社会控制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中国当前社会控制弱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复杂原因;并进一步指出社会控制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社会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控制新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明了小城镇发展方向 ,加强小城镇建设具有时代紧迫性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有关城市发展道路、投资问题的争论 ;应合理规划、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建立经营城市投资体制 ;小城镇管理的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要达到三个文明的有机统一,必须与时俱进,以改革为发展的动力,加快三个文明建设,使三个文明达到和谐发展.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达到的三个文明和谐发展的奋斗目标,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一致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法治对人治的批判精神主要表现为 :坚持人性本恶 ,反对人性本善 ;注重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反对个人专断 ;坚持法律价值主义 ,反对法律工具主义。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法治的现状出发 ,分析了目前中国法治存在理论基础缺乏、价值目标错位等不足之处 ,并提出了中国法治建设的目标 ,即理性的法治 ,深层次的法治 ,本土化的法治。  相似文献   

13.
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民社会孕育了宪政文化,培养了法治精神,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因此,宪政与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中国历史上缺失市民社会和现实中市民社会不成熟是中国难以实现宪政与法治的根本症结。因此,中国建立宪政之途和走向法治之路就是培育和形成成熟的市民社会。推进经济的市场化,加强政治民主化和权力监督,推动社会利益分散化和利益多元化,推动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多样化,这既是为了培育成熟的市民社会,也是在铺垫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实现法治国家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 ,惟有如此 ,才能真正实现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党在 2 1世纪的奋斗目标 :发展民主政治 ,建设法治国家。提高权利意识的途径 :一是要求公民及其它社会主体履行其义务 ,二是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起来,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分子开始了对西方法治文明的探索、向往和追求。太平天国探索了农民阶级的法治之路。戊戌变法是西方先进的法治文明与中国传统的人治在中国本土第一次实质性的交锋。清末预备立宪客观上标志着古老的积贫积弱的中国开始了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的艰难过渡。虽然辛亥革命的法治模式在法律价值上意义重大 ,但是昙花一现 ,流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达 2 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则是觉醒了的中国人民争取权利和法治的伟大斗争实践。  相似文献   

17.
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理想和追求的目标.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这一理想和目标的首选的制度性安排.社会保障在保障民生、调节生产与分配、化解社会风险、缓和贫困等方面,发挥着市场经济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建设中法治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比较分析、语义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以正义为视角,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法治文化的基本问题.结果表明:法治文化不同于法律文化,它是以正义为价值取向、规范公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理性法律文化状态;它有利于公民遵守法律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法治文化的构成体系是以制度正义和个人正义为核心形成的有机文化联系整体.以上基本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法治文化的建设指明路径.  相似文献   

19.
阐释了理解行政法治应处理好的两对关系,即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行政权与法的关系;分析了行政法治的构成要素;并在探索了行政法治与自由、民主、效率、公正、秩序等的关系后,指出实行行政法治不仅是现代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重大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法治和德治关系问题上,必须认识到法律的道德性和法治的道德承诺、权力定位之难题以及法治在道德重塑上的任重道远,才能努力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