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是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来,有不少文章明确提出要再认识或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这是很必然,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事情。问题在于用什么立场、观点、方法进行这种再认识或重新认识。有两种倾向我们不能赞成:一种是以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某些新变化“证明”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甚至认为资本主义具  相似文献   

2.
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是摆在全国理论工作者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与120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研究的自由资本主义和70多年前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所研究的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比较起来,当代资本主义已有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 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技革命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实现了生产的现代化,也使资本主义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推动了产权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也为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准备了更为充分的条件。重新认识社会化的本质和形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科技革命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因而它不仅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同时,也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涛 《兰州学刊》2006,46(12):52-54
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一些阶段性和局部性的质变。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透视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及其主要特征,明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步意义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作用,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新变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革问题的探索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一个主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形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失效;作为俄国特殊历史条件产物的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也不适应于当代西方的社会主义变革。在他们看来,必须立足于当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变化,去探索一条适应于这个社会现实的新的革命道路,并重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他们在关于当代西方社会变革的动因、主体、途径、战略及策略问题上提出了种种新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当代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6.
一、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此导致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资产阶级呈多元化、流动性方向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方式主要以股份公司形式为主,"管理人"革命使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彻底分离成为可能,生产资料私人所有者在保留了私有制这种方式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经营代理化.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60年代的二十多年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若干引人瞩目的新发展。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理论界众说纷芸,有的同志认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有的强调战后科技革命的作用,也有的或强调现代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两因素”,或强调生产力发展规律(即战后科技革命)、生产关系变革(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三因素”,等等。撇开战后某些特殊的背景和外部条件不论,笔者更倾向于科技革命、“经济计划化”,所有制关系调整和社会改良措施的“四因素”。它们四者相互结合,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国外马克思主义五光十色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图景中,“开放马克思主义者”约翰·霍洛威以其“停止制造资本主义”的激进批判主张而在左翼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在霍洛威看来,马克思的理论本质上是关于资本主义的危机批判理论。为了适应当代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形势,这种批判必须借助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将阶级斗争理解为“非同一性的运动”。一方面,霍洛威强调“我们制造了资本主义”,因而“我们是资本主义的危机”;另一方面,霍洛威也认为只有“我们”作为革命主体能够“停止制造资本主义”。为此,他提出一种以“尊严的抵抗政治学”为核心的非夺权式裂解资本主义的革命方案,即革命的实现只能来自我们对抽象劳动的拒绝,来自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责任担当。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霍洛威“停止制造资本主义”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9.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科技革命的推动、自身的制度调整功能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的巨大压力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动因。新变化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调整,而不是社会性质的改变,它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同时,也给资本主义带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时代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先后爆发了新的技术革命,引起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种种变化,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出现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因素.由新技术革命所造成的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新变化、新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目前,我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历史阶段给予了重新的认定.同时,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还依然存在.所以,我们完全有必要对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时代给予重新的认识、深入的探讨.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所出现的新发展、新变化的正确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而且对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纪之交卓有理论成就的左翼思想家,齐泽克在吸收拉康、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的基础上构建起自身的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及其革命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政治哲学。通过构建以意识形态幻象理论为核心的当代资本主义分析,齐泽克进一步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变化,指出, “被排斥者”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革命主体,反对“伪行动”并重构阶级斗争,从而成为新无产阶级,具有进行革命实践的潜力。齐泽克政治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 ,科技革命是直接动力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内在依据 ,先发优势与现存国际经济分工的影响是国际经济条件 ,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与斗争是国际政治条件。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是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 ,而不是根本性质的改变 ,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和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 ,资本主义随着内部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 ,以和平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肖巍  钱箭星 《学术界》2004,(4):60-68
邓小平有关学习资本主义来搞好自己的社会主义的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是这个世界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科技革命、管理革命延续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二是当代资本主义内部也孕育了许多"新社会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大胆借鉴;三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制度还将长期并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实现和平共处的一个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4.
新科学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十,六十年代以来,由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带头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巨大的新科学技术革命。这一场新科技革命对未来的社会、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将要起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呢?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全世界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这一场新科技革命,说明社会主义已经被资本主义抛在后面了,证明社会主义失败了。西方的社会主义革命被新科技革命取消了,这是在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还有人认为,这一场新科技革命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有弊病。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实现,工业社会将发展为信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进展,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著作,但从深层次、多视角、多侧面地深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理论命运的关系则显得不够。这一点是现实性课题: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具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潜力与生命力,它的自身调节机制和扩张能力尚未衰竭。那么,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方面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呢?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的未来命运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嬗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把蛋糕做大”的可能。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核一是拓殖精神、二是合理化 ,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精神在人类社会观念领域的某种延伸。当代资本主义建立在对科技进步的信心和经济增长的信仰之上 ,其社会—经济体系的自我催化机制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就要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历史发展总趋势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西方社会各种思潮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哲学思潮。这一学派比较注重研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它的社会批判理论,特别是“总体革命”论,曾在本世纪60年代西欧一些国家成了“新左派”运动的主要指导思想。随着这一运动的失败,这个学派目前已趋衰落,但它在西方一些人的心目中,居然成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甚至在我国青年学生中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正确开展对它的评述,对于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澄清我国青年学生中的一些模糊认识,都是有益的。本文拟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革命”论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整个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不可能脱离人类整个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而发展和进步。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令人注目的新变化,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全局性的有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第三条道路”和民主化浪潮。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增加了助推外力,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网络化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第三条道路”和民主化浪潮的兴起在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直接借鉴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鲍德里亚提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础已经从生产性劳动转移到非生产性劳动领域,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工作模式,这使得传统革命理论的现实基础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动摇,因为基于”生产的幻觉“即产业工人作为革命主体的阶级力量已经消失,在他看来,资本主义新的社会变化将使传统形式的社会反抗和革命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