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①揭露资本主义金钱关系是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巴尔扎克三部长篇小说《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相似文献   

2.
“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之下逐渐灭亡,或者被这一暴发户所腐化;他描写了贵妇人(她们对丈夫的不忠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和她们在婚姻上听人摆布的方式是完全相适应的)怎样  相似文献   

3.
巴尔扎克的不朽作品<高老头>中,塑造了一个特殊的反面人物的典型伏脱冷.他凶狠、狡诈、野心勃勃,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揭发者,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制造者,对社会的破坏性极大.作为邪恶化身的伏脱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是当时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土壤滋养了他,二是以人性失落为代价的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孕育了他.  相似文献   

4.
高老头的父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老头》一书,是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而高老头的父爱问题又是贯穿全书的中心。如何看待高老头的父爱,不仅关系到对《高老头》这部世界名著的评价,也关系到对巴尔扎克这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功绩和局限的理解。我国理论界对于高老头的父爱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种种分歧和争论。中心问题在于:高老头父爱的真实性。高老头是一个剥削阶级分子,在他身上会不会存在真诚的父爱呢?这一点,以前人们是不愿意承认的,  相似文献   

5.
《高老头》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也拉开了以金钱为中心的舞台。作者巴尔扎克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向读者展示了巴黎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黑暗画卷。以至于读者在《高老头》中似乎看不到一点希望,有的尽是无限的惆怅及对当时巴黎社会的绝望。纵观全文,亲情之爱、爱情之爱、人情之爱都受到挑战,并最终遗失殆尽。在金钱世界中寻觅一扇爱的窗,却发现窗外的景象并非爱意浓浓!只留下爱的三重影,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6.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在反映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资产阶级上升,贵族阶级没落这一史实方面是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的。书中的人物,也大都形象鲜明生动,在表现全书暴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罪恶”这一共同主题上体现了各自的思想意义。但是,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刻划、深度却颇不一致。这里,单就“高老头”形象的典型性问题陈述一管之见,以就正于专家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美学倾向发生种种误解,多是由于作为历史范畴的浪漫主义运动与现实主义运动阴影的笼罩。 作为历史范畴,浪漫主义出现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波澜壮阔和旧的封建制度土崩瓦解形势下的产物;现实主义则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种种社会弊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日渐高涨、其它被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出现的。有些人据此认为“浪漫主义天生就是反叛的,现实主义本质上是批判  相似文献   

8.
金钱,在现实主义作家笔下,一直处在被批判的地位.张黎明在她的作品中同样把追逐金钱者描绘成不配有好命运的人.但这种对金钱的理解也许过于偏颇,因为金钱本身无所谓善恶,关键是对它的态度如何.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坛,先后诞生了两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位是马克·吐温,一位是杰克·伦敦。他们同样都是美国社会阴暗面的揭发者,但揭发的手法却各不相同。马克·吐温擅长幽默和讽刺,他惯于运用令人惊叹的夸张笔调,把生活中某些丑恶事物放大好几倍,让人们看清它的荒谬和可笑之处,从而达到揭露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反对种族歧视、嘲笑金钱罪恶的目的。他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愤怒与控诉是寓于强烈的讽刺之中的。杰克·伦敦则不一样。他当过童工、水手、淘金者、流浪汉,艰难酸辛的经历,使他对金元帝国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生活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他能够用一种异乎寻常的冷静语  相似文献   

10.
狄更斯是以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闻名的,但在他的作品中,却往往可以发现一些与一般现实主义作家不同的风格。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试先作一个比较。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有一个著名的开头。为了交待环境背景,巴尔扎克不厌其烦地把书中主人公活动的主要场所“伏盖公寓”详细描写了一番,从座落的位置、周围  相似文献   

11.
一八三一年十一月十四日,伟大的思想家、辩证法家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不幸与世长辞了。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他逝世一百五十周年。黑格尔于一七七○年诞生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城。在他生活的年代里,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德国资产阶级也正准备进行革命,他的哲学理论正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恩格斯说:黑格尔“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揭示人类从未然人走向自由人的艰难历程时,曾经指出它发展的三个必要阶段。鲁滨逊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对物的依赖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对物的依赖阶段,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追逐,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然而,对金钱财富的一味追逐,又把社会推向新的灾难深渊。现实主义文学与金钱及其所表示的新的社会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金元社会的反抗,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常见主题,而制止人的日益严重的"物化",又是现实主义作家所要探索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浅论《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先生在长篇小说《子夜》中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 ,其中吴荪甫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是一个塑造得相当成功的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必须把吴荪甫这一艺术形象和中国 2 0世纪 30年代前后的时代联系起来考虑 ,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作者创作这一典型形象的伟大现实意义。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中国资产阶级艰难挣扎的艺术典型吴荪甫出身于“簪缨世家” ,游历于欧美 ,具有相当高的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水平。他“有大志 ,有魄力 ,也有计划” ,他精明强干 ,刚愎自用 ,野心勃勃 ,“也不缺少同志” ,而且实力相当雄厚 ,一身经…  相似文献   

14.
巴尔扎克在世界名著《高老头》中借用穷大学生拉斯蒂涅的口说:“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隐藏在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其实,在西欧文学史上,正是这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以其气势宏大的《人间喜剧》写尽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中资本主义金钱的罪恶。公开问世于十七世纪初叶(1617年)的《金瓶梅词话》,也以其历史的百科全书式的巨制鸿篇写尽了明末时期“隐藏在金银珠宝下的丑恶”。  相似文献   

15.
产生在十八世纪末,并在十九世纪前三十年得到辉煌发展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标志着欧洲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产生是和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后十九世纪初期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运动分不开的。在资产阶级获得政权后,欧洲没有出现人们所想望的美好世界。所以浪漫主义的产生,从政治上说,是由于对革命后社会现实的失望情绪和社会制度的不满所引起的;从文学艺术上说,它与古典主义文学对立,是对古典主义学院派发动的第一次革命运动。 浪漫主义文学的性质问题,归根到底是它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问题。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是现实生活本质的反映,只是两者反映的侧面不同,现实主义反映社会相对稳定方面;浪漫主义则反映它的变化发展方面。它们在运动中又是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16.
莫泊桑以“短篇小说之王”蜚声世界文坛.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前十年是他的初炼阶段.对于法国社会,这是个极其严竣的历史时期: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第三共和……在刀剑的铿锵、鲜血的流淌中,大资产阶级粉墨登场,金钱成了至高无上的国王.莫泊桑指控社会罪恶,描写“可怕的真实”,奠定了文学创作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倾向.(也有部分的自然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革命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我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作了反思,在三大问题上提出了看法:其一,在大革命史的分期问题上,提出了五阶段分期法;其二.在大革命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大革命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现代化的新典型,它提出的建立现代国家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推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其三,大革命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非理性的群众运动和扩大化的恐怖统治两个方面,给后人留下了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人间喜剧》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总集,恩格斯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认为,这个历史是以金钱来描绘的,金钱是《人间喜剧》所表现的最广泛、最成功的主题。 巴尔扎克经历了法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年代。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没有给予他特殊  相似文献   

19.
阿历克赛·托尔斯泰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但是在他初登文坛的时候却是一个象征派诗人。从1907年第一部作品《抒情诗集》发表到长篇名作《苦难的历程》和《彼得大帝》问世,他的创作经历过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从象征主义转变到现实主义,第二次从批判现实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次转变相继发生在俄国革命史上两个重大事件——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他早年在创作方法上的探索,为他日后攀登艺术高峰开辟了道路。从  相似文献   

20.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漫长的文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十分认真地思考着文学的典型问题,而且还尽可能地把他思考的结果,贯彻到他的创作实践中去。他的《人间喜剧》中的绝大多数人物形象,可以毫不夸大地说,都达到了通过独特的个性反映某一类人的复杂精神世界这一艺术要求。 长篇小说《高老头》中的人物,甚至次要的人物,都有这一特点。例如伏盖太太,小说对这个伏盖公寓女主人着墨不多,但是一个见利忘义,尖酸刻薄的小市民形象,活脱脱地站立在读者眼前,怎样也不会使人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