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安忆小说创作执著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从而不得不承受守望生命存在的人生孤独,其小说中的生命个体虽然表现出走出孤独的种种努力,但挑战孤独的结果却是陷入了更深的孤独。王安忆的小说守望孤独而并不绝望。 相似文献
2.
“三恋”系列小说(包括《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是王安忆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关于性事题材的小说,作为性叙事文本,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唯性主义”特征:就性事发端而言,是非情、非爱的;就性行为本身而言,是非心理、非意志、非思想的;就性事效应而言,是非目的、非功利谋求的;就叙事动机而言,是非引导、非评判的。 相似文献
3.
程光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
王安忆的小说“三恋”,在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冲破“性爱禁区”的重要作品。这样的认识,一直影响到文学史对她的书写。通过细读办法,可以深入到小说内部,发现另外一些文本效果,同时也对作者当时隐秘的创作意图做出新的解释。显而易见,单纯的批评视角已不足以揭示80年代小说多元化的生产机制了,因为除了“纯文学”的因素外,大众文化也在进军小说的领域,成为其构思和谋篇构局的复杂语境。 相似文献
4.
5.
张一伦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5,(2):100-104
阿尔班作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小号演奏家、作曲家,一生都在探寻小号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他从乐器本身出发,建立新观念,注重表达乐器的色彩,用不同的音乐色彩展现主题;以轻巧,柔美的风格成功地将小号从庄重、严肃中解放出来,大大拓宽了小号的表现力;重视运用歌剧、民间音乐的素材,使得他的音乐更加平易近人;融入演奏技术技巧,从音乐的技巧方面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提高小号作品的关注度,从而留给后世大量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6.
张洁的小说名篇都是有自叙传色彩的,其作品是自我的投入和真情的流露,但同时又超越了自我的局限,写出了更带普遍性、永恒性的精神层面。张洁注重对人物精神灵魂的刻画,擅长描摹人物的心理。张洁对人物灵魂的关注,承续了现代文学表现人性的传统,书写了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承载的苦难和焦灼的心灵之路。张洁是个不断自我超越的作家,张洁的作品有求变的丰富性,又充满了争议性。 相似文献
7.
姚楠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4)
“文革”时期小说的创作队伍有三类:一是在“文革”前已创作出有影响作品而又被允许继续创作的,二是在“文革”前有习作练习或发表的;三是从未写过作品的。这样的创作队伍构成,反映了当时对“十七年”文艺的否定和现实政治的需要。与此相关,“处女作现象”和新时期一些有成就的作家在“文革”中开始起步,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天地人三材”运行系统作为一种转换、生成性的存在系统呈现出重化生的生命模式和生命系统观,直接地促成了古代艺术生命精神的形成。中国艺术常常把充分表现生动跃然的生命气象,展现天地人的生命精神,探索生命的意义作为艺术创生的根本追求。而经由艺术领悟生命现象,表现圆融无碍的生命精神,觉解对生命的审美自由,则成为中国艺术追求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小说中“人狐恋”故事,以往学界喜从人的角度来诠释狐精的差异性,其实更应该从狐精的角度反观人世,摒除道教的采补说以及宗教的前缘说,着力于人情世态进行文化透视,从中窥视到男性潜意识中的占有欲望,认识到中国古代小说家把“人狐恋”作为人与异类相恋典型例证的缘由,那就是“人狐合一”,既满足了宗教劝人行善的教义,又通过狐精的结局,满足了人类于仙与人之间的某种幻想,而狐精的真性情,更多是人类情感的投射与情感缺失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执校西南联大的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是否具有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认同(尤其是张伯苓是否赞成通识教育),是西南联大史研究中的一个命题。西南联大能够实施通识教育,深层次上的主要原因是居于西南联大最高领导层的"三常委"有着通识教育理念的认同。这种认同,集中体现在:"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健强体魄,担当重任;文理兼融,博通为先;团体协作,消除涣散;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五个方面。它表明西南联大要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品行高尚、判断独立、身体素质良好、情趣丰富高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人。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成就及其学子的成长体悟,充分说明通识教育是高质人才辈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灭亡》是巴金的第一部悲剧小说。《灭亡》的创作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巴金为了发泄刚到法国时内心的痛苦而写的,第二阶段是写有关凡宰特、沙珂和朋友来信的部分,第三阶段是收到大哥的来信以后写的,第四阶段是他最后整理、抄写的时候插进去的内容.第一、二阶段是巴金创作的“自在”时期,第三、四阶段是巴金创作的“自为”时期。 相似文献
12.
刘久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122-123
"三言"中的科举小说与其他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这些故事大肆渲染主人公的苦难经历;其次成功过程很讲究传奇性,强调偶然性;再次,作者抨击科场中的不良风气,尤其是贱老爱少。另外,小说很少叙写爱情,主要强调忠贞等女德,呈现出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相似文献
13.
牟宗三先生认为,身处无体、无力、无理的时代中,现代人身心痛苦成为一种常态,这种状况是现代人在征服外在物质世界过程中科学一层论、理智一层论导致的,真正的生命的学问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需求问题,只有道德才能提撕人的生命向内转向上翻,中国哲学注重人的道德性、主体性,对人类生命内转的学问颇多启示与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杨显硕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58-59,61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被誉为"三驾马车"的何申、谈歌、关仁山三位河北籍作家在文坛上先后发表了他们的代表作,掀起了"现实主义冲击波"."三驾马车"的成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他们后期的创作在题材和文学视野上,以及作品的批判精神上也表现出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刘焱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5-58
“立宪运动”是晚清兴起的社会改革运动,吴趼人的多部小说对其有充分描写。研读这些小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立宪运动的质疑、否定和超越,体悟到晚清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思索与选择。无论从特定视角描绘晚清社会思潮的变化与社会变革的画面,还是完整描述立宪运动带给国人的复杂感受、勾勒知识分子感悟立宪的心路历程等方面,吴趼人的小说创作均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从动物存在的视角,指出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创作,旨在探视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的生死悲欢,构筑一种"生命美学"的独特形态。 相似文献
17.
18.
城市所带来的时/空双重交替感,内化为作家王安忆在主体建构层面长期存在的文化焦虑。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促使王非常自然地投身于"寻根文学"的大潮之中,并将根的触须深入自身,完成了由民族主体的追寻到个人主体性确立的置换。王安忆对生命本体的一再追问,在文本中体现为其对确立成长谱系中坐标执着的努力。于作家而言,个体的"寻根"与地域"寻根"相辅相成。个体寻根的缺失感,投射于对于上海的地域认同,且贯彻始终。在文本中对虚拟历史的参照并于其中的坐标定位,使得自我/城市二者身份,在主体确立的层面上形成了迭合。城市最终成为作家情感投射中的另一个"自我",而这种转化亦使城市史以"他者"的姿态自然地出现于王安忆的小说书写中。 相似文献
19.
20.
对作为"大道之原""五经之首"的《周易》之"本体论"的解读,是深化对中国哲学认识的重要途径。《周易》提出的"本体"之思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即"乾坤并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而《屯》《咸》《恒》诸卦则体现天地万物产生之实情。《周易》所提出的本体论思想与强调生命哲学的柏格森之"本体"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重要区别。《周易》哲学将个体之间"生命交流"本体化,而西方的生命哲学则将个体盲目之"生命冲动"本体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