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云慧霞 《云梦学刊》2007,28(3):28-31
宗白华对于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是与其对歌德的研究相结合的。面对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问题,他试图从歌德的人生及作品中寻找解决的办法。歌德或曰浮士德精神就是个体生命向宇宙社会作无限追求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而艺术和审美则被作为个体完满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中介,成为近代人心灵生活的归宿和内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浮士德》整部作品围绕浮士德对自我生命意义和人类理想的探索与追求,寄寓了歌德对于个体生命和社会时代的深切思考。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浮士德》以其卓越的思想性完成了对个体的诗性超越,成为了人类精神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诗体悲剧《浮士德》,是举世公认的“难解之迷”。本文正是有感于传统批评模式的不足,试图从新的角度——即从作品的结构分析入手,来对这部作品的内容作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4.
歌德有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神学思想。他是因果与宿命的二元论者。《浮士德》是他以艺术 (诗、戏剧 )、哲学、宗教三位一体的方式思考人类命运的天才成果 :人类的命运既是因果的 ,也是宿命的 ;既是自主的 ,也是他主的 ;既是乐观的 ,也是悲观的 ,最终是乐观的。这就是《浮士德》文本的核心思想。《浮士德》的艺术是象征。舍象征而他求 ,不可能真正进入《浮士德》  相似文献   

5.
论浮士德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联系《浮士德》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歌德的思想,分析了浮士德精神的核心和实质———行动哲学与创造意志,以及这一精神的意义和局限性,希望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启蒙思想家们力图把理性当作救世之主时,歌德却致力于在理性之外去寻求人类进展的真理。他从欲望出发.以一种非暴力的态度,让人欲在浮士德身上作无障碍的流动。结果,他从欲望的层阶性中看到其自生秩序的功能,从欲望的制衡原则中找到了美德的潜存在.论证了欲望是一种比道德说教和罚入地狱更有效的规范人类行为的方法,是社会道德生成的一只“看不见的手”。于是,歌德便有了亚当·斯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贵刊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刊出之《歌德在中国》一文,称:“中国人在自己的著作中最早论及歌德的,恐怕仍要推鲁迅先生。”随即举出鲁迅于一九○七年写的《人之历史》及《摩罗诗力说》为证。其实不确!王国维于一九○四年夏天所写的《红楼梦评论》,早已把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歌德的《浮士德》称之为“宇  相似文献   

8.
当启蒙思想家们力图把理性当作救世之主时,歌德却致力于在理性之外去寻求人类进展的真理.他从欲望出发,以一种非暴力的态度,让人欲在浮士德身上作无障碍的流动.结果,他从欲望的层阶性中看到其自生秩序的功能,从欲望的制衡原则中找到了美德的潜存在,论证了欲望是一种比道德说教和罚入地狱更有效的规范人类行为的方法,是社会道德生成的一只"看不见的手".于是,歌德便有了亚当·斯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启蒙主义的“人学”──弥尔顿的亚当、神子与歌德的浮士德徐莉华文学是“人学”。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以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为开场白,奏起了“人曲”。但文艺复兴作家笔下的人物具有更多的感觉具体性,还没有上升到“人学”的高度.使文学成为自觉的“人学”的功...  相似文献   

10.
“理论是黯淡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这是十八世纪德国文豪歌德在其名著《浮士德》中的一个耐人寻味的诗句。列宁很喜欢引用这个诗句去嘲笑那些死背书本公式而“不肯去研究新颖生动现实”的人。像歌德这样一个“还留有很不少的庸人气味”(恩格斯语)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讥讽脫离现实的繁琐哲学时能有这等見解,应当说是难能可贵的。说“理论是黯淡的”,孤立地看来也许有点偏颇,容易被人误解为理论不甚重要;但是若与沸騰的生活联系起来看,把理论同生活联系起来看,这倒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遗憾的是,那种醉心于纯粹在书斋里搞  相似文献   

11.
尚显成 《理论界》2004,(3):76-77
《浮士德》没有首尾紧密连贯的故事情节,在象征性的描写中,主要以主人公浮土德在“小宇宙”和“大宇宙”中不断地追求和探索贯穿始终,同时,诗剧自始至终体现了歌德的美学观和劳动观。  相似文献   

12.
女人如歌     
歌德在诗剧《浮士德》中写道:"永恒之女性,引我人们上升。"这是他对女性深深的感恩。女性是永恒的,这永恒的女性化身为青春少女,引我们迷恋可爱的人生;化身为妻子,引我们执着平凡的人生;又化身为母亲,引我们包容苦难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歌德与“世界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德通晓多种语言,熟悉欧洲国家各历史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他翻译、戏仿或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浮士德》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汇集。歌德还对世界各地的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搜集欧洲主流之外的作品。他参与"世界文学"的最突出的例子是两本诗集《西东诗集》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前者受波斯诗人哈菲兹影响,后者受中国戏剧和小说影响。歌德希望借文化了解来提高宽容度,他的"世界文学"我们现在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指一系列的全球对话和交换。在这些对话和交换中,不同文化的共性日趋明显,个性却也并未被抹杀。歌德通过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来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并宽容地对待这些观点,平静地接受或忽略它们。歌德赞同康德艺术和科学相互启发的观点。他的科学实践以及"世界文学"实践都是为了寻找一切生命体在不同中体现出的统一和和谐。  相似文献   

14.
抗战是中国文化重构的时刻,其时中国学者在文化重构之致思上借鉴德国思想文化者,以贺麟与战国策派为典型。坚守儒家立场的贺麟,试图以黑格尔哲学拓展儒家思想之本体论空间,进而铸造一个儒家体系的现代中国。战国策派则试图通过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学对中国文化“文”“武”分离的弊病观照,并以尼采的“超人”哲学、歌德的“浮士德”精神升华中国之游侠文化传统,最终建造一个文武兼备的现代中国。双方对于德国思想经验之师法,旨趣皆在于对本土文化传统作一现代国家维度的转换。但对儒家与游侠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之召唤,却让贺麟与战国策派由最初的共谋而分道扬镳。这一隐微的思想史图景,折射出了近代中国文化在现代转型与主体确立问题上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复杂的,文学是复杂的,因而作家与作品也是复杂的。不仅思想的内容与艺术的风格各不相同,而且所起的历史作用也很难用一个框框来套。但大致说来,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与作品,却又不外两种主要的类型;一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叫人百读不厌,始终能够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和艺术上的享受.杜甫的诗、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 Q 正传》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等,都属于这一类作品。另一种是思想上还不够那么深刻,艺术上也还不够那么十全十美,可是,它们却有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具有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艺术力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象惊雷一样地唤醒了一个时代,象暴雨一样地清洗了一个时代,它们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和号召,因而它们和它们的时代一道,取得了不朽的历史地位。卢梭的《爱弥儿》和《忏悔录》、雨果的《欧那尼》和《克伦威尔》、席勒的《强盗》、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等,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正> 十八世纪世界文坛的东西两翼,先后出现了两颗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曹雪芹的《红楼梦》与歌德的《浮士德》.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贾宝玉与浮士德都是作家用毕生的精力呕心沥血地塑造出来的典型,他们都产生于各自民族即将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转折时期,分别代表了本民族的理智与良心,是当时中德两国文学的最高成就.对这两个艺术形象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够加强对它们的深入理解,而且可以看到不同民族文学的独特成就,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在中西文学的相互参照中发现许多单独研究中难以揭示的重要属性.  相似文献   

17.
歌德是德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但他又最少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在西方文艺史上,他鲜明地反对世界文化的“欧洲中心论”,大力提倡发展民族文学,并且在世界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他的文学观是最早具有全球化视域的总体性的文学观。歌德提出的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理论,直至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莎剧艺术杂谈王元化哈姆雷特的犹豫歌德在《威廉·麦斯脱的学习时代》中援引哈姆雷特的一句话,“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以为这是理解哈姆雷特行动犹豫迟缓的关键。歌德说:“莎士比亚是要表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能胜任...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八十年代的文学舞台上,众所周知,文学家们对现实的审美把握进行着多种探索,不同创作方法的使用,突破了过去创作中的一元化倾向。现实主义,由于它的开放性,由于它自身不断地深化、创新和发展,使得它牢牢地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艺术力度、广度、深度、气魄等方面,始终领时代潮流。现代主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由于个人、个性问题的突出,生存意识、边缘意识、西绪福斯现象等等的出现和加强,它在给历了规模一次次递变的“运动”之后,在短短的几年中获得了发展。如果说,这两者由于它们显赫的功绩和舆论韵声势一直为世人所瞩目的话,那么,相比较,浪漫主义文学则是静悄悄地走上舞台的。  相似文献   

20.
论作家的双重人格王守雪双重人格作为许多作家在心理、行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已有人提出,逐渐成为被人们公认的事实。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评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识安仁拜路尘?”恩格斯说歌德:“歌德有时非常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