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改革的不断深化使现阶段党刊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高党刊质量,应该进一步深化对党刊本质属性的认识,努力提高党刊的舆论引导能力;彰显特色,精心打造党刊宣传品牌;开门办刊,增强党刊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张丽萍 《理论界》2008,(10):160-161
目前我国期刊业总体上已经步入品牌成长期,面对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打造品牌期刊已刻不容缓。对党刊来说,只有突出党刊特色,发挥党刊自身的独有优势,才能打造出党刊的完美品牌。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党刊宣传任务日趋艰巨的新形势新任务,培养、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编辑队伍对于办好党刊、扩大党刊影响力、充分发挥党刊舆论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就党刊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从思维创新、知识广博、技能熟练、乐于奉献、良好的工作机制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杂志是中共甘肃省委主办的指导基层党的建设和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刊,党刊的党性原则,是党刊的灵魂和精髓。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不同阶级的政党有不同的党性。我们党刊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的集中体现。党刊的党性原则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办党刊不讲党性原则是错误的,对党性原则不具体化,或者只抽象讲而不具体讲同样是不正确的。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承认党性原  相似文献   

5.
宋喜仁 《理论界》2008,(3):235-236
创新是党刊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党刊编辑要通过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增强责任意识,激发创造性思维,并在策划观念、读者观念、市场观念和精品观念上锐意创新来赢取党刊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李钢 《理论界》2005,(6):185-185
广告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各种商品的推陈出新及商品销售的竞争日益激烈,促使广告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党刊以其可信度高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的商家,各种不同的广告设计也促使我们深入地研究党刊的特点,使其以最佳的形式作为广告载体来发挥自身的长处。一、党刊广告更要以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大家知道,广告是一种经济利益较大的产业,一些不法商家总想利用党刊可信度高的特点在党刊刊登虚假广告来欺骗消费者。作为党刊编辑不能机械地有什么就登什么,而是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熟悉掌握国家的相关法规,严格…  相似文献   

7.
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党刊宣传的报道面该宽该窄?是停留在原来的纯政治领域还是突破之?这是长期以来党刊工作者争论不休又探索不止的一个理论问题。而目前地方党刊“稳而不活”、“大同小异”的重要原因,我认为就在于党刊形成了一种狭义的“党员政治教育刊物”模式。这种“狭义党刊”所宣传的内容大大小于我们执政党的活动范围和应抓的工作,其涉猎的报道面与改革开放中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极不  相似文献   

8.
党刊论     
本文所说的党刊,是指各级党组织创办的旨在宣传、指导基层党员教育和党的建设的公开发行的刊物。我们党一贯重视运用党刊。执政以后,特别是工作重心实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彻底转移之后,党刊更成为党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加强自身教育和自身建设的倍受重视的工具。195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就曾专门发出《〈支部生活〉座谈会纪要》,总结当时已创办的19个省、市的党刊工作的经验,明确了党刊的方针任务。今天,全国同类刊物已经发展到34家,发行量已共计达到1300万份。在这一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  相似文献   

9.
党刊是由各级党委主办,用以指导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性刊物。党刊的性质和任务赋予它有别于其它刊物的独特个性,而作为期刊家族中的一员,它又具备着期刊的所有共性。改革开放以前,党刊以其性质和作用,受到了各级党组织和计划经济的双重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0.
准确选择和把握读者群,是期刊生存和发展之本,也是期刊做大做强的源泉。作为期刊这种商品的消费者,读者群体的变化直接带动期刊产品市场的变化,促使期刊经营者寻求对策,改变其产品的结构和形态。期刊的读者定位是否准确,往往成为期刊经营成败的关键。[1]党刊作为期刊市场的一种特殊的刊物,由于其个性鲜明的身份,其服务对象,即读者群的界定应该是清晰和明确的。但我国党刊长期处于一种近乎封闭,缺少竞争的环境中,过去长期的养尊处优导致其市场反应能力不足,对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读者群体的变化缺乏敏感度。这将直接影响到党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本文选取党刊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竞争市场下的读者细分策略,为做大做强党刊业探求实现路径。文中所指党刊为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和我国各级政府主办的党刊或机关刊。一、党刊读者群细分的内涵期刊业中的对读者群体进行市场细分的理念源自营销学概念中的市场细分理论:通过分项细致的市场调查,针对市场需求和读者需要而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和目标读者,从而制定相应的选题、广告、媒介推广计划。市场细分基于这样的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人们需求层次的多元化、需求品味的多样化,任何一份期刊都无法做到独霸市场。如果把整个期刊需求...  相似文献   

11.
杨喜祥 《理论界》2005,(7):172-173
党刊作为党的工具和喉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坚持服务大局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舆论监督。党刊工作者,要坚持党性锻炼和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努力办好党刊,发挥其重要作用,一要高举伟大旗帜,坚持思想导向“一元化”,从而振奋人心,凝聚力量,形成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二要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党刊的规律,突出精、新、真、活、美。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版是党报党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受众互动的一个重要方式。这种“参与式”的新闻,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创新了党的信访工作途径。党报党刊采写编发“读者来信”,可以营造理性的舆论氛围,取得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丽萍 《理论界》2009,(4):211-212
目前,策划已经成为现代期刊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党刊自然也不例外。在全球共享的新闻资源里做出具有本刊特色并能吸引读者的文章,这就是策划的力量。对党刊来说,只有在“不逾矩”的情况下“从心所欲”,才能使策划做得更精、更好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的报刊和党的发展成长是紧密相连的。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认真学习毛泽东新闻理论,继承发扬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它对于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大文件精神和紫阳同志在宣传理论新闻党校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办好报刊,努力宣传和把握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两条战线作战,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继承和发扬党报的优良传统,必须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奠基人之一——毛泽东新闻理论,提高思想认识,解决好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现从三个方面谈谈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6.
《重庆社会科学》2010,(11):5-15
1921年 8月初,《新青年》改为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由陈独秀任主编;《共产党》月刊改为中共中央党刊,由李达任主编。  相似文献   

17.
<正>党刊作为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和纽带,是占领舆论阵地的主力军,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尤其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到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党刊的编辑人员,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有作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期刊市场情况为背景,以期刊杂志报纸化趋势为切入点,对期刊增加图片形象,加强期刊的个性化策划,如何保证党刊事业的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1921年 8月初,《新青年》改为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由陈独秀任主编;《共产党》月刊改为中共中央党刊,由李达任主编。9月上中旬,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人民出版社,作为党的出版发行机构,  相似文献   

20.
任苒  陈殿林 《江淮论坛》2023,(3):115-123+193
党报党刊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记录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忠诚书写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大量涌现,其中,早期报刊的发刊词成为研究党在这一时期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文本资料。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发刊词彰显了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自觉把握历史大势、敢于担当历史使命、勇于开创历史新局的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读者形成良性互动、积极引领社会思潮、语言通俗贴近群众的基本特征。新时代,党报党刊应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把握时代脉搏,助力中国共产党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