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永远的亲吻     
又是清明了,冰心老人已离开我们36天了。温柔的春风是老人在牵着我们的手么?和煦的阳光是老人抚慰我们的心么?碧翠温润的初绿是老人慈祥的眼神么?是啊,冰心老人赶在第一个清明回来了,我听见了她的问候呐!很久没有见到她了,好想噢!  相似文献   

2.
周明 《炎黄世界》2013,(2):39-41
我今生难以忘怀发生在40多年前的一段动人的故事…… 在人类生活中,有一种最真挚、最深沉、最崇高、最圣洁的情感,那就是母爱。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家,冰心笔下的母爱,不仅是血缘亲情之爱,而且包含着以母亲之心关怀子民众生。她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与五个孩子的故事,是我今生难以忘怀的发生在40多年前的一段动人的故事……每到传统的节日春节,冰心老人家里总会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来拜年。每当冰心老人身体不适或生病住院时,总会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捧着鲜花到医院亲切慰问老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与老作家冰心,曾有过一次关于婚姻的经典对话。那是1991年5月的一天,铁凝冒雨去看冰心。 “你有男朋友了吗?”冰心问铁凝。 “还没找呢!”铁凝回答。 “你不要找,你要等。”90岁的冰心老人说了这句充满禅机的话,也许是老人近一个世纪对婚姻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访冰心     
访冰心晓音冬日的北京,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往日的绿树、高楼,都被雪花精心地装扮成一个充满了童话趣味的世界。经电话预约,我来到了座落在北京西郊的一座普通的灰色居民楼的210室,拜访了94岁高龄的著名女作家冰心老人。因路上堵车,我比电话约定的时间晚到了一...  相似文献   

5.
《炎黄世界》2009,(5):1-1
《炎黄世界》1994年1月份创刊时,两位文学世纪老人都题了词。巴金老人题词是:“讲真话!”,一针见血,十分尖锐;冰心老人题词是:“心之桥”,语短心长,寄意甚深。而这两句话六个字却实实在在地勾画出了《炎黄世界》的编刊指导思想,一直鼓励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走过这风风雨雨的十多年时间。  相似文献   

6.
徐珣 《老年世界》2013,(6):26-27
20多年前,我每次去烟台探望老叔公徐六谷(由于他过继外祖父家,当地人又称毕六谷,俗称毕谷子),总少不了为他代笔给冰心老人写信,其称呼不是“婉莹”,便是“庚妹子”。他俩,一个是蜚声中外的文坛女泰斗,一位却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又非亲非故,无根无攀,为何如此亲切?此事直到1984--g(-,老叔公去世前后,我才弄清了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7.
我这里所说的金太君,可不是北来《杨家将》中的杨令婆,而是著名诗人李季送给当代“特大腕作家”谢冰心的雅号。冰心老人与本世纪是同龄人。她曾开玩笑说:“青少年时,我和这个世纪也算是青梅竹马哩,后来嘛,几十年风风雨雨,当然是同舟共济啦!”今年94岁高龄的冰者,仍然是清晨起来工作。她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写前一天的日记。日记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天气如何,给谁写了信,为谁题了词,写了什么文章,读了什么书,有哪些客人来访,谈了什么,等等,等等。冰者跟很多老朋友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联系的方式,或者是打电话,或者是写…  相似文献   

8.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哪个母亲又不爱自己的女儿?就像冰心在诗中所赞:“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进入福利院工作后,我带着一腔热情从零开始了自己的工作。记得第一次独自拿着老年人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敲响老人的房门时,我既激动又不安,敲门前猜测了种种可能。但问卷调查开始后,也许是问答过程中老人的笑容鼓励了我,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不仅完成了调查问卷,还和老人熟络了起来,聊起了她们的生活现状。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此次问卷调查成了我与老人沟通的桥梁,使我跨出了真正成为一名社工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刚到青岛恒星老年公寓时,我和大家都还不认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老人。在与老人们沟通熟悉的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老人们的兴趣爱好、擅长事项等,结果发现其中不乏多才多艺的老人,公寓就像是一座老年大学,老人们在这里尽情追求和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但是,老人们虽然有爱好、有特长,却没有一个让他们展示才华的平台和相互交流合作的空间,大多数老人只能是孤芳自赏。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为了给老人们搭起一座沟通、互助的桥梁,我设计了一套工作方案加以推行。  相似文献   

11.
男人的吹牛与女人的打扮言锋这年月,男人的吹牛几乎像女人的化妆一样泛滥成灾。有人说,女人好修饰打扮是天性使然。因为女人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存在。根据冰心老人的话,女人占据着这世界一多半的美。不过,即便是美本体吧,总还需要主体的审美的眼光去欣赏、评判它。所...  相似文献   

12.
想念冰心     
王蒙 《华夏少年》2007,(11):60-62
与世纪同龄的冰心比我的父母还要年长十来岁,我的父辈已经是她的读者了。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买了一本旧版的“全一册”《冰心全集》,我至今记得我的父母看到这本书时眼睛里放射出来的兴奋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冬天,我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看望老友。自从1922年京绥铁路通车后,呼和浩特饮食业就有“弹丸之地,茶楼酒肆大小数百十区”的繁荣景象。作家冰心还将这里的饮食文化写入她的作品之中。在哪家餐馆才能吃到冰心着意描写、倍加赞美的内蒙古美食呢?  相似文献   

14.
燃烧的辉煌     
街上住着一位老人。他老了,又病过一场,真正是老态龙钟了。很多人认为他去日无多,熬不过这个寒冷的冬季。老人留恋这个世界,尽管走不动了,但他还是天天出来走走,走得踉踉跄跄、颤颤巍巍,他总是早上出太阳的时候走出去,下午或者夕阳西下时回来,没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有一次,我想跟着老人,看他究竟要去哪儿,但老人走得太慢太慢,我没有耐心跟着在他后面,也就放弃了。一次从河边走过,忽然看见老人了。这里远离市区,已是荒郊野外,没想到老人居然走了这么远,他还走上了河堤。河堤很高,他是怎么走得上去的呢?我看着老人。老…  相似文献   

15.
阿莲 《当代老年》2006,(8):11-11
我认识一位86岁的老人,耳聪目明,思路清晰,是一位备受儿女尊敬的老人。最近在拜访这位老人时,她说的一句话令我很感兴趣。她说:“老人要受到儿女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儿女,要敢于向儿女道歉。”  相似文献   

16.
老公是位乡村教师,上班的途中要经过一个贫困的山村。在村口的石碾上,经常坐着几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公经过村口时,每天都像变戏法似的给老人一些惊喜,或是给老人们带些水果、衣物、新鲜蔬菜,或是给些零钱,或是坐在石碾上陪老人们聊聊天,唠唠家常。老公说,那几位老人都是“留守族”,儿女都不在身边,老人们都上了年岁,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生活很孤独,也很可怜。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一下,对老人们多少是个慰藉,尤其是陪老人们聊聊天,也算是替老人的子女们尽些“精神赡养”。老公在讲述这些事情时,脸上总是现出欣慰的笑容。老公的同事们都夸赞老公做了件善事,老公回答说:谈不到行善,我只是求得一份心安罢了,因为看到老人们脸上的愁容换成了微笑,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甘甜,工作和生活也就有了“劲头”,心里轻松着哩!  相似文献   

17.
编读桥     
《老年人》1995,(10)
编读桥“老人言”字字如珠我离休后,一直把《湖南老年》杂志当作晚年生活的伙伴,每期收到,一字一句精读。对“老人言”专栏,我特别感兴趣,总是读了写,写了又读。它是老年人生的总结,字字如珠。我把创刊以来刊载的“老人言”,一字不漏地用毛笔端端正正抄了两份,一...  相似文献   

18.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则描述老年痴呆症老人的公益广告:老人什么都记不住了,谁都不认识了,但在某一天儿子将其带出去聚餐时,餐后看到餐桌上剩了几个饺子,老人直接用手抓起饺子准备收到口袋里。当儿子尴尬地阻止老人的“丢人’行为时,老人口里清晰地嘟嚷出一句话:“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这个。”在这种场景下,虽然儿子在众人面前显得非常尴尬,但这种在老人所剩无几的记忆中流露出来的对儿子的爱,却让人动容不已。类似这样的残存记忆中的爱的例子,许多人也许只是在电视上看过,但在我们的服务过程中却不乏这样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钓鱼的老人     
李代金 《老年世界》2011,(10):25-25
每天都要路过河边,几乎每个下午都看见河边有一个老人在钓鱼。那个下午,我闲着无事,就走近老人身边,蹲下看老人钓鱼。我想等会儿向老人买几条鱼。  相似文献   

20.
严农 《老年人》2008,(11):24-24
在我书房的办公桌上,端正地摆放着一张萧三老人的照片。每当看着老人的笑容,我就会想起过去我与他的交往,以及他对我文学上的奖掖和扶持。正是有了他的教导,我才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