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2):16-19
《王力古汉语字典》是近年出版的一部重要的古汉语工具书,其特点共有八个方面。第一,扩大词义的概括性;第二,僻义归入备考栏;第三,树立历史观点,注意词义的时代性;第四,标明古韵部;第五,注明联緜字;第六,每部的前面先写一篇部首总论;第七,辨析同义词;第八,列举一些同源字。优点突出,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侧重对该书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1)部分引例有误;(2)部分义项与书证不合;(3)字头设立的标准有些不够统一;(4)字头有重出现象。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同实异名现象的产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士首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5)
同实异名,是古汉语的一种既特殊而又普遍的现象。所谓同实异名,指的是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具有若干不同的名称。这里的“实”,指的是客观事物。异名,指的是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的不同名称。它包括事物的别称、他称、喻称、雅称和代称,是相对于事物的本名通称而言的。认真研究同实异名现象,涉及到语言学的许多方面及其边缘科学的诸多领域,对于研究古汉语、中国古典文学,对于旧体诗词的理解与创作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4.
杨尚贵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67-70
本文对古汉语虚词"而""已"和习惯说法"若是(如彼、如此)其……"作了与传统不同的解释,连词"而"字用在主谓之间纯粹表示逆接;陈述语气词"已"字用在陈述句句尾,主要表示肯定论断;"若是(如彼、如此)其……"等并不是"其……若是"、"其……如彼"的倒装,应该是两类性质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人们喜闻乐见,使用极为普遍。成语,大多数来自古代文献,保留着许多古代的语法规律和虚词。在古汉语教学中,适当选用一些学生熟悉的成语,分析里面的语法规律和虚词,不仅能使我们的教学深入浅出,学生容易接受,而且还能节省板书时间,推快教学进度。笔者以甘肃师大《汉语成语词典》、北京大学《汉语成语小词典》所选的成语为材料,对成语里所保留的某些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律,作一浅析,求教读者。 相似文献
6.
蒋绍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5)
1988年,我们对《古汉更语常用字字典》进行了一次修订。在修订过程中,经常参考其他一些古汉语词典,觉得它们有不少长处,值得我们修订时吸取。也发现了它们的一些问题和欠妥之处,这些问题和欠妥之处在古汉语词典编纂中有普遍的意义。因此,打算以此为例,对古汉语词典编纂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且说明: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古汉语词汇的深入研究有关。举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并非对哪些词典有褒贬之意。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的被动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景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
这里说的古汉语,是指唐代以前的汉语。 唐以前的汉语是怎样表达被动意思的,这在过去讲古汉语文法的书上经常见到,即所谓“被动式”。它的举例是:“为……所’式”,“为字句”、“见字句”、“于字句”等等。这些统统都可以名为句式。了解了这些,是可以对我们读懂古书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这些所谓“式”,是从形式上看的,究其实际,还远远不能说明古汉语里被动意思表达的情况。因为在古汉语里,不具有这样的形式,也未尝不是表达被动意思的。换言之,表达被动意思的句子和表达主动意思的句子,有的并不必、也不能单纯从“式”上来找 相似文献
8.
马景仑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1,(1)
“信、诚、实、果”是古汉语中表示“确实、的确”之义的情态副词.例如:《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孟子·梁惠王上》:“王曰:‘然.诚有百姓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小人实不才.”《孟子·离娄下》:“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的比喻句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焕良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本文从语法的角度对古汉语的比喻句式进行分析,阐述其类型、结构以及与比较句的区别,以利正确地理解古书文意 相似文献
10.
李义琳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边带两个宾语,而这两个宾语之间不发生结构关系,即这两个宾语分别和前边的动词组成动宾关系。这样的双宾语结构古今汉语都有,而比较起来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更复杂多样,有时还会产生歧义和误解,有些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双宾语结构来表达了。这些情况往往给阅读古籍带来一些困难,有时在分析上也会出现一些分歧。 相似文献
11.
徐适端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6)
徐德庵是我国语言学知名学者,早年专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所撰论文既有师承,亦颇多创见,对研究汉语方言词汇、汉语词族、语音变易规律以及推求本字,探寻语根,考索联绵词的音义,均具参考价值。建国后主要研究古代汉语语法,在此新领域,不断探索、更新研究方法,走自创之路,抒新颖之见,对解决古汉语语法分析中的难题和丰富古汉语语法理论内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红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含有大量文化意义的动物词和动物习语,对这些蕴含独特文化内涵的动物习语的学习,特别是从相似性和差异性角度学习和了解这些动物习语,有助于掌握真实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以实例形式比较英汉动物习语中的"似同实异"现象以了解差异,分析其原因,以对外语教学提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古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文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3):92-96
古汉语同义词有自己的独特性,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现代汉语的不完全相同。确定词的同义关系的依据只能是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实际情况。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认定方法应采用“双重印证法”。这种方法的根本点是:(一)从经典文献原文中找依据,确定专书语词同义关系的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是专书原文。(二)利用训诂材料对从经典文献原文中考察出的同义词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16.
唐丽珍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57-62
《辞源》在编纂时非常注重辞书的知识性、学术性、客观性,但由于书出众手及其它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备善。《辞源》(修订本)子集疏误主要在释义、书证及两者的对应关系方面,具体表现为释义不确、义项缺漏、源流失考、书证疏误、义例不合等。由《辞源》(修订本)的这些瑕疵可见,辞书的释义与书证的关系密不可分,造成释义疏误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广泛地占有和分析文献语料,书证不当则会造成义例不合,甚至使释义成为误释。 相似文献
17.
肖利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正>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指原属甲类的词在文中临时处在乙类词的位置,词性发生了变化,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如.“驾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旬子·劝学》;“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以上三例中的“水”、“鱼肉”、“二 相似文献
18.
林仲湘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关于古汉语教学的新途径,路子很多,下面就初步的设想来谈谈。第一,在教学思想上进行探新。一方面,适当借鉴国内外、本专业内外新的教学思想,如苏联赞可夫新教学论(特别是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等)、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法(启发学生去发现创新)、近几年来国内倡导的学导式,以及外语教学中的暗示法,理化教学中的探究式,语文教学中的导读法等。当然,借鉴只能是立足于我们的实际,而不能生搬硬套。另方面,要着重研讨90年代古汉语教学的新特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随着中学古文水平向宽深发展,要注意拓宽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扎实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张文国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1-5
本文讨论了古汉语中名词性成分作说明谓语的问题.研究表明,古汉语中名词性成分作说明谓语一是表示体貌特征,一是表示衣食住行.后者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结构上,名词单独作说明谓语的情况很少,而且有较强的限制条件.常见的是名词与名词、形容词或数词组成偏正短语,然后整体上充当说明谓语;而且,偏正短语很少单独作说明谓语,一般是两个以上并列作谓语.作说明谓语是名词性成分的正常语法功能之一,不能看作是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20.
方文一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5):61-64
古汉语分数表示法有多种格式,"分母+分+名词+之+分子"是完全式,其余均为简略式。简略式种类很多,统摄各种格式的总纲是数学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