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凡《读〈古汉语虚词〉》(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4期)在评述杨伯峻先生《古汉语虚词》关于“彼其”的解释时,提出了如下看法:“‘彼其、此其、是其、夫其’这类现象,实为古汉语中的同类近义词连用现象(即同属一个词类、意义相近的两个或几个词的连用),这种连用现象,成为古汉语复音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个看法实出于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该书上册“其”字条认为“彼其”(或作“彼己”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的教学目的是为阅读古书服务,但是学生学完古汉语仍然不能阅读古书,可以说长期以来古汉语教学始终是一种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的情况。之所以会这样,其原因就在于古汉语的字词教学在量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在字词选择上没有标准,在讲授方式上即兴随意。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古汉语教学达到真正能够阅读古书的教学目的,就必须使字词教学达到一定的量,在字词选择上有一定的依据,在讲授方式上要改随意为有目的的讲解。  相似文献   

3.
语言里的词,本是音义的结合体;所以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词的时候,也就常常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形成一种字形字音属于甲字,而意义实属于乙字的通假现象。因此,我们在阅读古书的时候,若不明瞭古音通假的原则,就难免望文生训,误解古人的原意。为了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古书的词义,现将古音通假的原则概括为四条,并逐条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同实异名现象的产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实异名,是古汉语的一种既特殊而又普遍的现象。所谓同实异名,指的是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具有若干不同的名称。这里的“实”,指的是客观事物。异名,指的是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的不同名称。它包括事物的别称、他称、喻称、雅称和代称,是相对于事物的本名通称而言的。认真研究同实异名现象,涉及到语言学的许多方面及其边缘科学的诸多领域,对于研究古汉语、中国古典文学,对于旧体诗词的理解与创作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的被动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说的古汉语,是指唐代以前的汉语。 唐以前的汉语是怎样表达被动意思的,这在过去讲古汉语文法的书上经常见到,即所谓“被动式”。它的举例是:“为……所’式”,“为字句”、“见字句”、“于字句”等等。这些统统都可以名为句式。了解了这些,是可以对我们读懂古书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这些所谓“式”,是从形式上看的,究其实际,还远远不能说明古汉语里被动意思表达的情况。因为在古汉语里,不具有这样的形式,也未尝不是表达被动意思的。换言之,表达被动意思的句子和表达主动意思的句子,有的并不必、也不能单纯从“式”上来找  相似文献   

6.
一、小引中国历代古书汗牛充栋,卷帙浩繁,里面记载着非常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这些古书是用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写作的。今天我们为了古为今用,批判地接受古代文化遗产而阅读古书,主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对古书中字、词、句的正确理解来理解古书的思想内容。这种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脑子里或书面上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这是就语义内容方面来说的。与此同时,还存在着语音形式方面的问题。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任何语言都有它的特定语音形式。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说、听、写、读或思维活动,都要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在古代汉语里,名词作动词充当谓语是普遍的语法现象。许多古汉语语法著作都认为这种现象属于词类活用,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郭锡良等先生编的《古代汉语》、张之强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等。词类活用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原来的意义或增加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同素异序词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成两个双音词的语素相同,但次序相反。这种词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阶段所经历的由不稳固、不定型到稳固、定型的语言事实。了解同素异序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词义系统的发展变化。本文仅想对同素异序词的研究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首行要明确汉字不同于语素。汉字本身不过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只有在被赋予了一定的音和义之后,才能代表语言中的语素或记号。同一个汉字所代表的语素或词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不能因为用以写词的汉字相同,就将其视为同素或同词。“语法”的“法”…  相似文献   

9.
同义词连用是古汉语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由同义词连用构成的语言形式,一般叫做复语,古人也称之为重言、连文,今人又称作同义复合词。对于同义词连用这一现象汉魏以来即有人在注释古籍中偶尔涉及,到了清代才得到普遍重视和研究,诸如顾炎武、刘淇、徐灏、马瑞辰等,都在其著述中谈到这种现象。著名的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对此研究尤深。他们通过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找到了不少古汉语疑难词语的正确训释,每每令人折服。嗣后,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一书列有《语词复用例》章专作闸释,又有姚维锐《古书疑义举例增补》对此现象广泛征引,详为论证。当代语言学者也往往利用复语特点进  相似文献   

10.
说"及其"     
"及其"是古汉语里经常连用而固定下来的一种凝固说法.它与古代汉语里的"有所"无所"等的说法有类似之处."及其"中的"及",是一个文言连词,其语法作用与连词"和"相同;与"其"连用时,所连接的前后两项都属于名词或名词性偏正结构."其"则是古代汉语里沿用下来的起指代作用的文言代词,它的词汇意义相当于名词加结构助词"之",其语法作用是在句子中充当定语.连词"及"与代词"其"连用时,它连接的一般是并列的两项,且两项之间结构上是加合关系,意义上则是从属关系,即后一项或从属于前一项,或从属于前一项中某个限制成分.  相似文献   

11.
异读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造成异读的主要原因,一是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用字以及古书注解相沿所致,二是异词同字采用"破读"所致。异读字一类是同韵不同声的;一类是同声不同韵的;第三类是声调不同的;第四类是声韵都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古今同形双音节词语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古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跟现代汉语形同而实异的词语。这些词语,尤其是双音节的,读者很容易被其同形表象蒙蔽而以今天的词义去理解古汉语的词语,结果当然是不对的。比如“牙签”,在中古汉语中指藏书用的一种象牙标签,染各种颜色,上写书名。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云:“邺侯家多书,插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古汉语教改的思考与实践,主要探讨课程目标和繁简字。课程目标有二:一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二是加强古今汉语的联系,把培养学生的古汉语知识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将第二点作为古汉语的课程目标,目前在学术界并不多见。我们从文字、词汇和语法三方面阐述古今汉语的源流关系,以此引起学生对古汉语学习的重视。本文还探讨了"识繁写简"的重要意义与繁体字的简化方法,以使学生达到阅读古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于《公羊传·隐公七年》里的“《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因晋学者郭璞在注《尔雅》时,提出了“美恶不嫌同名”以后,由此就成为训诂学上常用的说法了。意思是说,在古汉语中,同一个辞(词),却常常有“美”与“恶”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清学者俞樾在他的《古书疑义举例》这本有名的论著里,专门列有“美恶同辞”这一章,并举了“婉委”、“岂弟”、“畔援”(畔颜”、“伴换”、“伴矣”“判涣”、)、“耆欲”等为例词,很详细地阐发了郭璞首先提出的这一语义现象。(详见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三)。但是,由于古汉语在语义的演变上,有词义的转变、通假、引伸等等比较复杂的现象,而且此种现象又例词繁多,有的可以按此提法说得圆通,如作者所列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植物名中的同名异实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尔雅>、<说文>中更是大量地记载了草木虫鱼鸟兽同名异实之例.这一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律:或状同形似,或颜色相近,或事理相类.古汉语植物名同名异实还表现出"同种同名"、"种属同名"、"同科同名"甚至"草木同名".这一现象的产生则与人们早期的分类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与普通话相比,属于江淮官话的安庆方言不少副词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颇具特色,如"□sai^213、上好、几、独独、 、暴、儘(地)、一伙"等。这些特色副词都是普通话所没有的,有以下几个特征:部分副词是古汉语副词的遗存;部分副词与邻近方言副词相同或相近,显示了安庆方言一定程度上混合性特征;有些副词具有多功能特征;有些词形不同的副词表达相同的语义。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意义相通字”浅论王有所谓“意义相通字”是指古汉语中某两个字记录的词义有同有异,在相同的意义上,可使用其中的甲字,也可使用其中的乙字,其表达效果相同。这种在某一意义上相同,可以互相替代的两个字叫“意义相通字”。例如:庸──用:《说文》:“庸,...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以下简称《字典》),是一九七九年九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部我国现行比较通俗的古汉语工具书。这部字典共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二百八十九个,并在书后附列了二千七百九十一字的《难字表》。它在收字范围上,以常用字为准则;对字义的解释,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所附例句,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章句。它的问世,确实为广大古汉语爱好者阅读古书,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条件,它已成为我们古汉语初学者所必备的工具书。但《字典》虽然有其独特的长处,同时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字典》在释义中存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社会现象引发了社会共鸣。人们倾向于将这种群体行为理解为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但如果是处于相同社会环境下的几乎所有社会成员都习得的社会行为,就不能仅仅从公民个体素质方面来理解这一行为。而应从更深层次的文化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一社会现象。文化学家泰勒指出,每一群体、每一社会都有一套显性的或潜性的行为模式。这些共同的行为模式叫做文化。个人的习惯模型是由适应既成的习惯模型形成的,即人的行为就是文化行为,文化对人的行为具有塑造作用。因此,本文基于高低文化语境理论来解读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破解“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以前各方言著作所论及的“广州话”,其语音部分都是以广州市区所通行的语音为标准。近几年来,香港(包括澳门)和广州市的各种交往在不断增多,两地通行的广州话的相互影响在不断增大。现时的广州话语音应以广州和香港两地通行的广州话语音为代表。广州方音主要存在着八个方面的共时差异,而这里差异叉集中在声母和声调方面。这些共时差异的性质,有的是属于音系和音位问题;有的是属于声韵配合和音节的问题;有的是属于音位的条件变体和音素的音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