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潘亚 《唐都学刊》2003,19(2):72-75
文学史观由文学和历史两种观念构成 ,在撰史的过程中首先应强调文学史家运用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素质来观照和把握文学史现象 ,以文学的观念来贯穿史的观念。这种特殊素质主要包括 :强烈的主体精神 ,文学现象完全属于人的存在 ,背后具有主体的一切属性 ,文学史研究就是在体悟、直觉、反思中完成对创作主体和研究主体相关联的文学事实的认识的 ;收敛与发散两种思维模式兼具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 ,文学史家的主体思维都是不健全的 ;树立文学史研究的独立品格和个性标识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人类思维的发生学表明,人类思维是在“动物变人的某个重要环节上产生的”,萌芽式的人类思维一经产生,就与实践活动的演进并驾齐驱,演示出一条“认识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不论是这条道路的源头还是余尾,都伴随着一种被皮亚杰称作“自我中心”的东西,这就是自我中心化思维。一、原始思维自我中心化的生发机制探究原始思维自我中心化生发机制的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下述洞察:“正如母腹内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豸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样,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的动物祖先……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①既然个体思维的发生、发展是整个人类精神进化的缩影,既然认识的个体发生和族类发生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直觉,通常被认为是人的思维直接洞察事物内在本质的认知方式,它具有直接性(以“以直接知识”的认知结果呈现),非逻辑性(不按形式逻辑的严格规则进行推理),以及整体性(以整体方式思维并表达思维的结果)的认识特征。直觉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分析和论述,力图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但是,人们一般都局限于直觉的高层次部分──理性直觉,从横断面上予以考察,很少注意对直觉自身的发展作历史性的研究,这就必定有碍于充分认识直觉的全貌,有碍于深入揭示直觉的本质。本文尝试从发生学的角度对…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维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相志  魏伟 《学术交流》2006,(10):183-185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化空间中纵横不同的两个维度。前者是以理智为主导的实证性文化,侧重理性思维;后者是以直觉为主导的非实证性文化,侧重感性思维。尽管客体差异及运作规律不同,致使主体思维方式与认识方法不同,但在文化体系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整体中,却彼此渗透,相互影响:依靠科学技术诞生的物质成果越来越依赖于人文文化,人文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物质世界;科学的社会建制体现了科学活动的文化价值和惯例,科学文化的制度层面渗透了人文因子,并体现着人文文化的要求;科学精神不仅求真,而且求善,人文精神不仅求善,往往与求真密切相关。二者都致力于人类的文明进步和人自身的完善,因此,促进二者的统一,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混融的思维--论京派批评家对中西文学批评范式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键 《浙江学刊》2001,(1):56-60
三、四十年代的京派批评家在融合中西文学批评范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他们在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多样兼容的整体方法精神进行发挥的同时,接入了西方理论思维范式,通过整体直觉印象与逻辑推演形式的互相嵌合、吸纳、渗透以至混融,努力将以整体直觉思维与优势特征的传统批评思维与以理论模型的运演为主的西方批评思维融合为一,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学经验的富有弹性的阐述空间.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文明是靠思维创造的,而大部分的科学进步都来自于人们的无意注意,或是从实践中得到的直观感受,如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著名数学家布鲁诺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直觉这种天赋”。数学直觉是一种超逻辑的、自发的和“不可解释”的思维形式,它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是一种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知识积累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这种思维形式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极其可贵。我结合平时自己的一点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的发展包括人类的发展和人类个体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包括形体、智力、认识能力、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人的素质等七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认识: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必须与社会同步发展;人的发展需经历非自由发展到自由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是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要经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处于宗教、哲学和科学三大学科的中心,因而西方不少知名的物理学家们晚年归复于此哲学。但国内的科学工作者对此领域的关注度不够,也很难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找到突破口。本文试图从受限的理性思维落入直觉思维;藏传佛教哲学思想在当前人类思想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类精神与物质间的平衡性等三个层面阐释了藏传佛教哲学的独特见解。以此来反观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研究,并启以后人,促使整个人类思想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艺术直觉与艺术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炳社 《唐都学刊》2005,21(1):151-155
艺术直觉就是主体不借助于逻辑思维程序和经验积累 ,直接洞察某一现象的社会涵义、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能力。艺术家具有这种特别敏锐的生活洞察力。艺术直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感性性和情感性、模糊性和转化性、直接性和整体性。艺术直觉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在艺术创造的实施阶段 ,艺术直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艺术活动过程中 ,艺术直觉是在隐存状态中协助艺术家进行理性认识的。艺术直觉能够以“思维的感觉”帮助艺术家迅速准确地把握审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 ,并能够以“直接领悟”审美客体本质 ,帮助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10.
论日常思维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日常生活批判的视域内,日常思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广泛普适性的非定型化的综合思维.日常思维充满着感觉,直觉、本能、无意识等非理性因素构成日常思维正常运行的潜在驱动力,也为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情感色调.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6,(2):167-171
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影响,教育对象的思维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有机统一的;构建具有中国气质的教育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实用思维和权威心理。应充分发挥上述思维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即重视以情感人与典型示范;重视悟性认知与潜移默化;重视具体化策略与利益诱导;重视意见领袖与思想引导。进一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中改善思维方式的方法,如在感性与直觉的基础上提高逻辑分析能力;进一步完善实用思维方式以培育战略眼光;在服从意识的基础上提升主体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冉祥华 《学术交流》2005,1(9):188-192
童年时代是个体直觉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直觉思维的最佳途径是美育,因为以自由创造为本性的审美活动,可以充分保护儿童的直观性表现,使儿童在对各种复杂的感性形式的直观中获得敏锐的直觉力和选择力。作为情感教育的美育,可以解放心灵的潜意识、促进心灵的敏锐性、发展思维的整体性,而且连贯性的审美教育,还会有助于人的整个认识能力的成长。通过美育发展审美直觉,实际上也在间接地发展着人的科学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思维科学与人工智能 思维科学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这里思维一般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使计算机变得更聪明。因此,思维科学与人工智能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 计算机能不能思维,或计算机能不能代替人脑?这个问题一直是思维科学和人工智能界的乐观派同悲观派长期争论的焦点。乐观派的主论根据是西蒙与纽厄尔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①。该假设把人和计算机都看作信息加工系统,具有对符号信息的输入、输出、存储、复制、结构化和条件转换等六种功能。这些功能是物理符…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与右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于创造性的人,早已认识到"无意识心理"在整个创造性思维中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在艺术、音乐和舞蹈方面,创造力往往很少借助于言语的左脑过程就能发挥出功能作用;但大多数的创造性工作,却要求(右脑)直觉思维和(左脑)逻辑思维之间的健康协作.比如,大量凭理智行事的领域,真正创造性的突破都是直觉的结果;但直觉本身  相似文献   

15.
张中 《阅江学刊》2013,(4):113-122
在美学家眼中,"审美直觉"是创作与欣赏的根本方法或能力,它关涉思维、行动和创造,也关系到自由和超越。对克罗齐而言,直觉即表现,直觉就是美,而对柏格森来说,直觉即绵延,直觉即方法——普鲁斯特在艺术实践中进一步确证了这一点。直觉甚至本身就是意识的行动,它能打开一片自由的空间或创造一个无限世界,也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美的感悟与体验。马利坦认为,"诗性直觉"即创造性审美直觉。审美直觉就是创造性直觉,诗性直觉就是审美直觉,而直觉就是创造。审美直觉既是审美情感的发动,也是促使真善美贯通的中枢。审美直觉的起点与归宿都是自由,而它所带来的则是一种超越性的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杰出代表认为,科学认识能够变混乱为和谐,从而也创造了美.某些苏联学者也认为科学和艺术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本文作者(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伦理学和美学教研室教授,哲学博士)从艺术的认识作用,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区别,人类活动的两种心理机制,形象思维的特点,艺术激情的实质,艺术直觉和理性直觉的区别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批判了苏联当前学术界中认为科学和艺术将要走向"融合"的观点.译文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7.
灵感存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各个领域,它的原始概念,是指诗人做诗受到神灵的启示。其实,灵感不仅诗人、艺术家有,哲学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外交、经济、军事、新闻、政工等人员都有,只是它表现于不同人物、不同学科的研究和创造中,灵感的深浅、强弱、思维、情感等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们把表现于作家、诗人、艺术家创造中的灵感,称为艺术灵感,其余为科学灵感。艺术灵感的总体特征先说科学灵感。科学家的创造发明,得力于灵感的事实很多。据W·I·B贝费里奇介绍,美国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两人,曾经对232名科学家所作的调查报告表明:“直觉(灵感)有30%的人经常,50%的人偶尔,有17%的人未得力于直觉。”①贝费里奇是把直觉与灵感视为同义的。他对直觉的解释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颖悟或理  相似文献   

18.
曹明 《唐都学刊》2014,(4):45-51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过程或活动,它需要体现有机性与整全性文化精神并内在地蕴涵着文化精神的价值维度,文化精神是指注重自身价值和自由意志,关注人的意义世界和伦理价值世界的自觉意识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精神自觉.然而,文化精神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精神空场或稀缺资源,却构成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过程哲学的视域,创业教育实践所遭遇的文化困境根源于传统“实体”思维和“原子”式教育理念、科学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内在张力及其现实分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性背离;不仅异化了教育应力图构建的价值和意义世界的本义及其社会功能,也为我们回归文化精神的创业教育模式的设计提供了哲学依据,其可能性就在于实现由“本体思维”式教育理念向建构主义和生态教育观的过程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9.
1.哲学作为人类自我意识水平的理论表达,其精神内涵不外两个方面:其一为思想成果,其二为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变革往往是某一时代哲学革命的直接动因。 当我们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每一种思维方式的实质是一种理解和说明世界的原则。不同哲学家哲学理解的系统表达,在其现实性上便构成哲学基本问题在该时代的合理逻辑展示. 通过理解,人类才能逐步洞悉自身及对象世界的价值与意义,哲学的进步才有可能。那么,哲学的这种理解功能是以何种方式实现的呢? 2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包容了哲学理解的全部出发点。 在哲学基本问…  相似文献   

20.
理性思维、情感思维和直觉是思维创新的动力,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形成了思维创新的运行模式。思维创新表现出超越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审美心理是思维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个体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美育启发个体建构起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个体审美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一体化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