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美的本质是多方面的,从认识论角度来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便是关于美的本质的中心问题。美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抑或是主客观统一的……各种对美的本质的观点、看法,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而展开论争。但是,美又不同于在自然界中本身有质的规定性的事物。我们尽可以说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并无人反对,我们却不能期望说花草是美的也一定无人反对。因此,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的方法又不同干一般认识论的讨论方法。我们如果把两者等同起来,就有导致对美的本质、审美现象、审美的历史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简单化、机械化的结果。正确的方…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意识形态斗争中,以右翼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社会改良主义有其特殊的地位。它们的党魁提出所谓“民主社会主义”的模式来与现实社会主义相对抗。社会党国际(1951年)法兰克福宣言《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这个模式的扩展形式。近年来,“民主社会主义”的传统观点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从许多社会民主党(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法国的社会党,丹麦、瑞典的社会民主党)七十年代通过的新 相似文献
3.
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斗争就是要重新占有工人的劳动产品、消灭剥削,或是结束由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社会主义与争取女权运动无关。妇女运动的矛头指向父权制,而工人阶级却旨在推翻那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据这种狭义的理解,即使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几乎同时取得胜利,那也只是一种巧合,而不 相似文献
4.
5.
当代,冲击世界的又一大浪潮是社会改革。社会改革不但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蓬勃兴起,而且也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整个发达资本主义世界进行着。在世界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除个别国家外,可以说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顺着这个潮流上溯整个人类历史,我们发现:社会改革是人类各个社会所共有的普遍历史现象。恩格斯早就指出过这一点,他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应该概括和反映社会改革这种普遍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立和阐述“社会改革”范畴。这既是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探讨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指导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戴维·佩珀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其他绿色分子展开红色批判,来建构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图谱的.首先,佩珀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出发,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剖析后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关键;其次,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提出拯救危机、实现社会变革必须以工人阶级为主要力量走激进变革的道路;最后,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诉求出发,强调社会公正是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再认识的新飞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它表明了我们过去在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中,存在着某些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东西。因此,为了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有必要对某些传统的哲学观点作一番认真的反思。第一,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过去只强调过程性而忽视阶段性。长时期来,人们不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解为过程与阶段的统一、动态与静态的统一,而把它看作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完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共产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追求目标、运用手段、价值主体及发展过程看,代价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同时,代价的产生与作为主体的人在思想、行为上的局限性和主观失误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代价分为必要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我们应客观地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代价的存在,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价的度,把必然性代价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减少或避免人为性代价的产生,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顺利建成。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及其今后的命运问题,是世界上思想争论的重要核心。美国国务院政治设计处副主任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一文在这方面是很典型的,它不仅成为美国而且也成为欧洲激烈辩论的对象。该文作者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立场评估今日的现实时,深信完成人类思想进化的阶段已到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已完全彻底地战胜与之竞争的各种思想流派,其中也包括共产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认为,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作为“生产社会”,不仅代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更意味着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再生产了工人对资本的依附性。但生产社会并不是一个自足体,由竞争规律的强制所导致的低收入和充分消费之间的悖论,使再生产遇到它的内在界限。为了克服这个界限,早期资本主义以帝国主义运动开启了对“外界”的内在化;在后工业社会中,又以构建“消费社会”来实现对“主体”的内在化,进而把整个经济过程都纳入资本内部。20世纪晚期以来,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资本的内在化运动达到极致,资本主义进入“控制社会”阶段。在控制社会中,大数据技术不仅掌控了生产和消费的全部环节,并且以精神政治调节主体对资本的依从性,由此造成更严峻的生存异化。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资本对整个社会的吸纳既再生产了自身关系,也孕育了更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过去在苏联论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著作中,著作家们经常使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组织"这一术语,指的是行使政权的国家机关和进行管理的非国家机关体系,即政治结构这一总体现象.而在今天,苏联著作中最经常使用的是"社会政治制度"一词,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依循理性是世界的灵魂和本性的原则要求,设计了伦理精神由低而高的发展行程,从特殊的人和普遍性的形式两个方面论证了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把市民社会与自然社会(家庭)和政治社会(国家)区别开来.马克思深入现实生活世界,启明了市民社会的原初基础,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向度阐释市民社会,在关乎问题理解之根本的原则高度,与旧哲学进行了明确划界,由此实现了思想史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13.
14.
吴晓明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8,(2)
揭示并切中当今的社会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目前所面临的根本任务。黑格尔通过对主观意识及其外部反思的尖锐批判,第一次在哲学上揭示出理解社会现实的可能路径。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这一遗产,其批判的成果不仅瓦解了理念与现实的思辨唯心主义联盟,而且彻底重建了社会现实的本质性向度。在这个主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康德主义解释势必意味着取消社会现实的那一度,意味着返回到主观意识的哲学,因而也势必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实际解体。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命线,而这一学说的真理性也只有在这条道路上方才能够持之不坠。 相似文献
15.
历史过程的现实将保持社会稳定问题提到了首位,而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很少研究。这里提出的某些思考只是对这一问题的尝试性研究。动态系统中的稳定:一般规律任何系统的存在都必须具备起码的稳定程度。揭示变化情况下这种稳定的程度及其得以保持的条件,是系统分析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对于研究具有高度复杂性、动态性因而也是不稳定性的社会系统来说,意义尤为重要。绝对稳定的系统是一种纯粹的抽象,因 相似文献
16.
一城市是一个以人群为主体的非乡村的居民点,它是为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休息服务,为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服务的。它是以空间利用为主要功能,通过集中的联合劳动和分工协作取得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的、动态的、开放式的大系统。社会主义新城市就是在这个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中获得自身合理发展的。从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共有655座城市,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只有莫斯科和彼得堡。十月革命后,苏联新城市建设的数量和速度都居世界前列。1917—1982年间,苏联共建1,238座新城市,平均每年近20座,五十年代后每年兴建35~40座,到1982年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有22座。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全球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为谋求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引起了世界性的"反全球化"运动。依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科学规律,中国应该理性对待"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因势利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苏联《经济问题》杂志1979年第6期目前苏联经济学界正在热烈讨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发展会不会引起经济规律的实质和内容方面的量和质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发展表现在规律作用范围的扩大,因果联系的内容中的量和质的变化的增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主要矛盾表现为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它的两个组成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统一(相适应)的范围内处于经常发生又随之得以解决的不相适应的状态中。因此这一矛盾成为社会义制度下生产方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它辩证地制约着生产方式的自身运动。与生产方式自身发展的主要源泉同时存在的还有生产方式两个方面各自内部的矛盾、对立和差异;在生产力中表现为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的发展与工作者、生产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评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重要的是不要局限于只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发展的数量指标,不局限于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而是要研究各种现象的社会根源并对其予以质的评价.只有从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思想意识形态等发展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的总体关系出发,才能正确评价现实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达社会主义经济中数量与质量的相互关系问题对于正确评价现实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生产资料积累的规模与其利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