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论古代作家作品,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古代作家由于受时代、阶级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都是比较复杂的。在他们的作品中,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精华与糟粕两种因素常常是互相渗透,同时共存的。对于这种矛盾复杂的现象,应当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既不应苛求古  相似文献   

2.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评论古代作家作品,是我们在原则上似乎并无不同意见,而在具体理解和实际工作中往往还不能很好处理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毛主席教导说:“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作家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为我们分析评价古代作家作品,提供了科学、正确的标准。但是,怎样具体理解“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呢?怎样根据这个标准,去分析评价象杜甫这样写了许多“政治诗”,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作家果戈理,是鲁迅多次评论的外国作家之一。鲁迅关于果戈理的评论,不仅对于我们认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成就及其局限很有启示,而且在如何掌握文艺批评原则,一分为二地评价作家作品等问题上,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天,大家围绕着如何提高古典文学的研究水平问题发表了不少意见。我认为要提高水平,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样才会对古代作家作品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才能正确的总结我国古代作家创作的经验教训,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提供应该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典文学遗产,浩如烟海。从《诗经》开始,历代名家辈出,他们留下了许多作品;如果再加上那些不知名作家的作品以及古典民间作品,那就更难以胜计。我国古典文学遗产中有许多很宝贵的东西。诚如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所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但毋庸讳言,在我国古典文学遗产中间,固然有不少是反映历代人民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分析了文学艺术家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是如何改变他们的文学价值观和文学创作观的,尤其是商品经济导致的世俗化观念消解了封建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元化的意识形态,从而为文学艺术能返回到它的艺术本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作家更多地考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必须警惕的是文学艺术的雅俗二重属性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失衡,这暴露了作家严重”媚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就某些文学现象、文学问题提出的理论原则、理论概括,二是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二者往往互相印证,相辅相成,均颇重要。遗憾的是,过去的中国古文论研究著作,包括不少中国文学批评史以及许多专题论著、论文,往往重视理论主张部分,忽视作家作品的评论部分。如论述《文心雕龙》,往往重视前五篇总纲中提出的原则以及论风格、通变、批评原理等篇章,忽视书中大量的作家作品评论。研究钟嵘《诗品》,重视其序言中提出的理论主张,而对分品评论作家部分,反而不甚注意。研究者们可能认为,理论…  相似文献   

8.
从古希腊罗马开始,一直到17世纪作家们的创作就是为了在文艺活动中得到名次和荣誉,借以显示自己的水准与实力,而没有"利"的目的.文艺创作完全不考虑作品自身的经济价值,而靠统治者或达官贵人的赞助和扶持,作家们生活无忧无虑,使文学创作及作品本身也就不需要考虑什么经济效益.18世纪开始商品经济意识大力度向文学艺术领域渗透,其结果使文学艺术成为了商品.作家们为利的需求而创作,读者和观众为了享受的需要而购买,稿费或稿酬形成了供需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与原则.赢得了读者就赢得了作品的传播,赢得了作品的蜚声文坛就赢得了经济利润,而名利双收也就标志了文艺作家个人奋斗的成功.文化活动组织者都以牟利为目的,文学艺术的本质追求已经不再是创作的动因,一切作品的内容与风格之选择都与能否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纠缠在了一起,文学性自然被挤出了原有的位置,而消费大众群体在这个文学艺术的生产链上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 当前我们需要理直气壮地提出评论自由,为评论自由正名。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文艺界受“左”的影响极深,“左”的偏向得不到纠正,跟创作自由一样,评论自由的原则难以贯彻,甚至遭到践踏。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理论的发展。评论的不自由及其危害,大致有如下的表现: 文艺评论变为纯粹的政治评论,进而沦为帽子、棍子、政治判决书。文艺评论,顾名思义,是对文艺作品进行艺术规律、文艺手法的探讨,以促进创作的发展和提高。当然,作品是作家头脑的产物,是作家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因此分析渗透在艺术中  相似文献   

10.
文学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它是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心灵而进入艺术世界的。文艺作品不是自然的本身,而是第二自然。在这个第二个自然里,便有着作家艺术家自己的一个艺术世界。忽视了这个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的能动的作用,就不能真正理解文艺作品,也不能真正理解创作这个作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同时,他们也是伟大的文艺批评家。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是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所阐明的。他们对欧洲的文艺史不仅相当熟悉,而且有深湛的研究。他们评价过的作家作品,几乎构成全部欧洲文艺发展史。他们的文艺批评理论内容之深广,实际经验之丰富,在中外文艺批评史中是罕见的。他们的卓有成效的文艺批评实践,开辟了人类文艺批评史的崭新阶段。在他们的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中,贯穿一个基本思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文学艺术事业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然而在进步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产生这些缺点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能正确地认识文学艺术的特徵,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如何从理论上阐明文学艺术的特徵,去指道文学艺术创作,这是我国文艺工作者们的刻不容缓的工作。也就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些比较完整的具有指道意羲的文艺理论方面的书  相似文献   

13.
<正> 列宁在一九○八年发表的评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中,提出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个著名论点,同时指出:“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1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原则。列宁在一系列评论作家作品的文章中,在哲学著作中,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原则作了充分的论述。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列宁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通过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斗争来创造历史。人民,才是历史的主要创造力量。所以,文艺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写人,是描写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人民,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作家,所以写出受人民欢迎的作品,都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写出了人民的心声。 我国是文明古国,我国的人民勤劳勇敢,从古到今,英雄辈出。特别是近百年来,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前仆后继,英勇战斗,谱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的灿烂篇章。我们的作家、艺术家,把他们的感人事迹用典型化的手法写成优秀的文艺作品,对我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培养人民高尚情操,激励革命斗志,具有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文艺创作必须表现我国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  相似文献   

15.
一卢卡奇研究社会历史理论的原则是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总体性原则是卢卡奇社会历史理论的哲学前提。为了更好地理解他的总体性原则,我们首先考察一下这个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1883年以后,第二国际的首领们在社会历史观上有明显的错误,他们把历史唯物主义歪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评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青年德意志派”文艺、四十年代的“真正社会主义”文艺及五十年代的“席勒式”文艺时,曾多次重申他与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阐述过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因此,评价任何一个作家、任何一个文学流派都应强调他们“是他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个人琐碎的欲望中,而正是从  相似文献   

17.
要对古典作家作品做出科学、准确、全面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要评价那些生平事迹很少记载的古典作家及其作品就更加困难。评价一位作家,无疑应主要从他的作品出发;但对同一部作品,见仁见智,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就拿明清之际的戏剧家李玉来说,学术界许多人认为,他是处于封建社会末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时期的“市民作家”。而我们通过考察李玉所处的时代,知人论世地分析他的传奇,却感到:李玉的政治态度和世界观,与当时的东林党人和复社文人是比较吻合的。李玉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东林党人的立场上来观察生活和反映生活,他们的思想倾向是基本一致的。 为了说明我们的这一看法,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番粗略的分析比较: 一、李玉笔下的市民斗争和市民形象 认为李玉是“市民作家”的主要根据是,李玉在《清忠谱》、《万民安》等时事剧中,直接描写了蓬勃兴起的市民斗争,塑造了市民英雄形象。但是,我们认为:题材和主题是两码事,题材并不能决定一切。对于作品中的人物,既要看他的身份,更要准确把握他的思想实质。李玉能否称为“市民作家”,主要取决于他的传奇是否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愿望和意识,是否塑造了市民阶层的典型形象,是否具有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必须继承文学艺术遗产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是有继承性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这种创造工作并不是随心所欲,并不是在由他们自己选定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在那些已存在着的、既有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否承认历史的继承性,尊重历史还是割断历史,随心所欲地还是遵从客观规律来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分歧之点,因而也是我们的世界观、方法论里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历史遗产,历史发展中所造成的情况和所遗留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割断历史,抛弃遗产,离开前人  相似文献   

19.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列领导思想是个根本问题。我们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思想的态度是科学的态度,即实事求是的态度。作为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上;它具有开放性,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中。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思想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真正做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思想,需要坚持整体原则、求实原则、历史原则、发展原则、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诗歌曾经走过了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它给我们提供的经验是丰富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当我们跨入历史新时期以后,理应认真回顾我国当代诗歌的历史行程,对它的经验和教训给以科学的总结。清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目前正在热烈展开的关于我国新诗发展方向的讨论,就是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情。要对我国当代诗歌的经验教训进行正确的总结,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采取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我国当代的诗歌创作,除了十年浩劫中留下一片空白以外,在前十七年里虽然存在着“左”倾思潮的严重干扰,但许多优秀的诗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仍然坚持了“五四”以来我国新诗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他们的创作曾经对我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承不承认新中国头十七年诗歌创作确实取得的巨大成绩,要不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当代诗歌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应该具有鲜明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缺乏分析地、简单地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都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