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鹤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06-107
热猫,动物学著作称“大熊猫”,台湾出版的辞书同。但《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均以“猫熊”为正名。从动物学分类来看,“大熊猫”既不属于熊科,也不属于猫科,大陆辞书的处理欠妥。偏正结构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构词方式,但也有一部分词是正偏结构,如“豆腐脑儿”、“铁丝”等。 相似文献
2.
王保林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所写的著名诗句。这两句诗早已成了我们的座右铭。但是,诗中的“千夫”一词,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呢?我看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现在,几乎所有的研究鲁迅诗歌的论著,都把“千夫”解释成“敌人”。“千夫是指敌人”,这似乎已成了“定论”,而且是唯一正确的论断。倪墨炎同志在他的《鲁迅旧诗浅说》中说:“在本诗中,千夫是指敌人,千夫指是指敌人的诬蔑、诽谤、压迫、谋害。”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徐林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63-70
晚清学者刘熙载在上海龙门书院的著述和教学实践,更多地表现出儒家"圣贤之道"的影响;在晚年刘熙载身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学者与道、释消极遁世观相异趣的积极的入世观、致用务实的精神和修己安人的社会理想。刘熙载的研究领域涉及经学、文艺学、文章学、语言学、教育学,甚至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刘熙载以其在上海龙门书院的教育实践应和了中国近代经世致用的时代思潮。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2-100
南宋禅师兰溪道隆"颂古"诗所说的"川杂剧",按照禅宗语录特别是杨岐派禅师以戏说法的言说系统进行阐释,它最可能指的是"神鬼杂剧"。当然,也不能排除它属于"杂剧用傀儡"之列。此外,"川杂剧"还可能随着禅僧的地域流动而东入浙江各地,进而对绍兴杂剧、温州杂剧等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温济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1)
本文是作者1989年10月16日在纪念瞿秋白诞辰9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由于同时正值伟大的五四运动70周年,讲话中着重论述了瞿秋白作为“五四”先驱者之一的爱国思想、文化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以及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可贵态度.作者认为,瞿秋白在这些方面的许多论述,今天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固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寤生 《左传·隐公元年》:“荘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杜注:“寐寤而荘公已生,故惊而恶之。”正义:“武姜寐时生荘公,至寤已觉其生。”而《史记·郑世家》记载此事为:“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黄生《义府》用“右文说”“寤”通“牾”益明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等亦主其说。今人多从之。 相似文献
7.
康德的“自由”、“物自体”及其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1)
作者在研读康德《判断力批判》过程中,对康德未多作解释但确是很重要的思想作了发挥,把康德论及的“自由”、“物自体”思想加以引伸,探讨了“自由”与“物自体”、“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作者认为,对“物自体”的“思”不同于经验的知识和科学,是最为理性的、纯粹理性的。康德以后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从理性的“自由”出发,努力克服康德的“物自体”,把“本质”与“现象”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李希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典型化”的范围、等级及其相关问题,本是“典型化”创作中应有的命题,却在典型化研讨中,出现了相当一致而又是极不准确的见解。揭示、正视这一研究中的弊端,对这方面的传统见解有所反思,会有助于创作论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李希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2)
"典型化"的范围、等级及其相关问题,本是"典型化"创作中应有的命题,却在典型化研讨中,出现了相当一致而又是极不准确的见解.揭示、正视这一研究中的弊端,对这方面的传统见解有所反思,会有助于创作论的更新. 相似文献
10.
11.
12.
赵黎娴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清代竹枝词中的“叶榆”、“鹤拓”是大理古代地名,“云南”是祥云古代地名;“白人”、“人”、“西爨”、“白蛮”、“夷”是历史上对白族先民的称谓。竹枝词反映了大理历史上的许多战争,描写了大理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具有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有何奥秘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人民为何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答案简单,民无信不立,中国共产党能以最明确实际科学的理想信念唤醒和凝聚人民,使人民信,使人民立;中国人民也坚信这个为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孜孜以求前仆后继,为坚守崇高 相似文献
14.
高红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Z1)
“按”“照”这两个介词在运用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也有一些差别 ,阐述两者在使用范围上 ,尤其是后面所跟名词的不同上的区别 ,并就“按理说”、“照我说”两个习惯语作语义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15.
弓惠英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1)
《马列文论一百题》是马列文论研究学会委托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师院、江苏师院、徐州师院和我院编写的一部书稿。为该书撰稿的有学者、专家和各高校、研究所从事马列文论教学与研究的同志。该书力求忠实于原著,对原著中的疑难问题,作了详细的解释,对讲授和自学马列文论有一定参考价值。本刊为拔乱反正,肃清"四人帮"在文艺上散布的流毒,推动马列文论的学习,决定自本期起陆续选登其中一部分书稿。 相似文献
16.
17.
白兆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3)
“响应”在现代汉语中是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双音词。从现代汉语的语感出发,来理解古文中的“响应”,虽然不至于造成望文生义、指鹿为马的错误,但也往往会妨碍我们确切地理解文意。例如: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2.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起响应矣。(《淮阴侯列传》) 3.[乡民]备器械,持糗粮,响应风从……(《广东军务记》)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