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介绍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学特征基础上,以山地城市——长寿区为例,基于自然环境、城市布局、空间形态的特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概括其绿地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对本区域绿地系统进行防灾减灾规划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学特征基础上,以山地城市——长寿区为例,基于自然环境、城市布局、空间形态的特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概括其绿地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对本区域绿地系统进行防灾减灾规划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防灾避险功能.长沙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现状还不能适用城市防灾避险时的需要,因此,长沙市要按照建设部<加快编制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最新要求,做好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与建设,有效解决城市防灾避险的绿地需要.  相似文献   

4.
由伊朗巴姆大地震引发的巨大的灾害损失,促使人们必须反思当前城市防灾绿地建设中存在的误区。防灾绿地作为“柔性”空间,在城市防灾、避灾、减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城市防灾绿地建设中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健全相关城市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构建具有合理的层级结构和均衡分布的城市防灾绿地网络,建立城市防灾绿地的补偿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有利于城市的防灾与减灾。  相似文献   

5.
从防灾减灾看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后对成都市的4个防灾公园的实地考察发现:城市公园在防灾减灾方面普遍缺乏相应的防灾规划设计、必要的应急避难设施以及安全的应急避难空间,因此城市公园的建设应遵循"安全性、可迭性、人性化、持续性、合理性"五项平灾结合的设计原则,从场地规划、建筑设计、植物设计和设施设置等方面来规划.同时.要加强防灾公园的理论与法规研究,强化公园防灾意识,建构综合防灾体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拥有较大开敞空间、完善的基础设施,具有城市防灾避险场地,但现有的大部分公园,由于应急设施的不完善,防灾避险功能不强.在对湖南烈士公园及其周边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烈士公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优势及应急设施简单、数量偏少、缺乏防火种植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湖南烈士公园防灾避险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高密度、高复杂度的城市环境特性,城市防灾规划之间的矛盾以及开放空间对高密度城区的疏解改善作用,提出了高密度城区的开放空间生态防灾层级,并从用地管理、环境改善、生态补偿及立体化防灾4个方面提出了高密度城区开放空间的生态防灾策略,探索了绿色生态理念在高密度城区的实现途径,以期促进高密度城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防灾问题日益突出。合理的防灾资源储备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水平的关键。城市防灾资源体系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城市生命线资源、技术资源以及思想和组织资源。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了大规模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式,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大城市周边居住区的开发,海岸线的改造和商业利用,大坝、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等,为多种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然而,日本在城市化与防灾减灾融合式发展方面做了长期的探索,有效地规避了各种风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本在城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与执行,城镇中的避难点规划和建设,灾害和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传播,社会性的避灾地图发放,地方经济和法律支撑,学校和居民的防灾减灾教育和演练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日本防灾减灾中的管理经验、总体规划、政府投入力度、法律支撑等都值得中国城市化的实践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防灾减灾工程是土木工程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论述了在土木工程研究生中设置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的必要性,从教学队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教材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