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慧杰  王洁 《北方论丛》2000,2(2):89-91
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先是搞“大跃进”式的“赶超战略”,其目的是赶超世界先进国家,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建设道路。后是进行“备战型战略”,用“抓革命,促生产”的手段搞经济建设。前者以良好的愿望开端却以普遍的幻灭而结束;后者则为中国经济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但毛泽东时期经济发展的成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为后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目标、重点、路径、政策,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态势不同于东部地区,只有抓住着力点,创新产业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文章着重从资源环境、区位市场、体制政策等方面,对边疆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探讨,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并针对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尝试提出了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的新产业发展道路,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王瑛  陈朝晖 《学术论坛》2007,30(12):119-123
广西梧州市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宝石加工、交易集散地.文章以人工宝石产业集群为例证,对欠发达地区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演进和升级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基于人工宝石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为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以确保人工宝石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升级主要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过程中所达到的阶段和层次。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比例的合理演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完善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而产业竞争优势则表现为产业技术的进步、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跨国公司通过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来促进东道国的产业升级。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调整已经并且会继续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口红利效应、产业升级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大量流入为长三角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形成了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研究表明:(1)劳动力流入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工业区兴起和集聚、产业带的形成;(2)劳动力流入的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竞争力提升;(3)在后人口红利期,长三角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需要转型,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同时根据长三角经济发展和人口红利效应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战略选择和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6.
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除一般的产业和贸易政策之外,还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持.文章在分析中国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思路基础上,研究了产业升级需要公共政策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产业升级的直接补贴、税收和政府采购等支持路径.  相似文献   

7.
8.
文化因素与经济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文化的变量是经济发展中最不可忽视的因素,忽视了文化,就是忽视了经济运行中最基础性的东西。西藏以中央财政资本注入为主要动力来源的自然资源开发型工业化道路,缺乏发展的后续力,不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针对西藏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的特征,确立经济发展战略应该以民族文化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经济发展主导战略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长期实施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主要是开发利用特色资源,而地缘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十二五”期间,新疆经济发展的战略应作适当调整,即对外开放战略与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同为主导战略、并行不悖,并且以对外开放战略促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升级,以对外开放的突破带动新型工业化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发展最快的省份,其绿色食品基地面积、生产总量及经济总量均列全国首位。发展绿色食品是黑龙江省经济竞争优势之一。本文阐述了发展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作用,增强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扶植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建设,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加强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等措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促进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产业升级路径选择:循序演进与跳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昱 《东岳论丛》2011,32(12):91-94,109
中国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升级是循序演进,还是跳跃发展,需要对此作出选择。本文从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两个层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在产业链升级路径选择方面,提出了产业链内升级的循序演进模式和产业链间升级的跳跃发展模式;在价值链升级路径选择方面提出了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升级的循序演进模式和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升级的跳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FDI对我国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纷纷投向中国,跨国公司的FDI对我国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构建了一个能将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包括在内的生产函数来定量分析跨国公司的FDI,可以看到的是,在垂直专业化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的新趋势下,本土企业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来为跨国公司作产业配套,进行专用性投资,在此过程中形成产业集聚,这将有利于中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如果各级政府为了吸引外资而限制本土企业或者本土企业仅仅为跨国公司做外围的简单的产业配套,那么对东道国来说,“产业空洞化”绝非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转型升级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必经过程,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大庆要加快经济和城市转型升级,在新起点上构筑大庆发展新优势,必须采取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底蕴,在城市品位上升级,以完善设施为基础,在城市功能上升级,以借鉴成功的城市管理模式和经验为方法,在城市管理上升级,以提高宜居宜业水平为理念,在城市环境上升级,以构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在城市生态上升级,以增强幸福感和归属感为目的,在城市形象上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务实举措.从国家安全战略视角深入审视经济发展方式的合理性、可行性,把发展的安全性建立在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之上,事关我国国家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增强发展的生态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和政治安全.近几年来江苏在发展新阶段的实践中作出的新探索、取得的新成就为此提供了实证经验.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产业升级的绿色低碳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低碳经济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选择,然而,绿色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低碳产业作支撑,舍此,绿色低碳经济就是一具空壳.我国完全可以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绿色低碳发展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我们应本着这种理论思维,通过以下路径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在国家战略层面,全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建立绿色低碳技术支持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快产业生态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化;以绿色低碳消费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进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集群升级又能够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文章结合河南省产业集群规模、类型、区位分布、发展阶段,探讨承接产业转移对推进河南省产业集群升级的促进作用和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创建集群品牌和培育集群创新网络来推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 ,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方面和重点以及现阶段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培明 《南方论刊》2006,(11):34-36
本文结合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分析了目前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的战略选择。文章认为目前我国的政绩评价等制度,影响官员的政绩追求,在政绩追求的驱动下,欠发达地区集体选择了高投入、高增长的赶超战略,但从资源配置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看,这种集体的赶超难于实现,我们应该从完善制度着手,使欠发达地区的战略选择更加符合实际,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部崛起的战略产业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发展战略思路可以通过战略产业的优选与发展得以实现。正是基于此认识,本文运用了区域发展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借鉴了Weaver-Thomas模型对中部崛起的战略产业进行了优选,以此来促进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 ,“国有企业必须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走在前列 ,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发挥关键性作用。”把“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列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之一。朱基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并向老工业基地倾斜。坚持质量第一 ,采用先进标准 ,更新和优化产品结构。努力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鼓励增产适销对路产品 ,特别是名优产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特别是发展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