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是一家人,现为亲兄弟”。四川、重庆山水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通、民俗相同,巴山蜀水,情深意长。几十年的川渝情结,并非重庆直辖后而淡忘和改变,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使两地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1年,当重庆成立直辖市五周年之时,为了探寻重  相似文献   

2.
重庆直辖以后,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的师范教育,如何重新规划、重新调整,加快发展,以适应新重庆的需要,很自然提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发展的人士面前,直辖之前,早有有关部门组织了这方面的研究,并且正在继续之中,各界贤达,也有许多真知灼见,本人不揣冒昧,也想发表一些议论,就正于各位同仁。 一、从人口状况粗看重庆对师范教育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的,重庆市也概莫能外。重庆直辖之后,要使经济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3.
《重庆社会科学》2007,(6):F0002-F0002
重庆直辖以来,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繁荣发展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为目标,以提升重庆哲学社会科学在全  相似文献   

4.
重庆发展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辖后的“重庆文化”和过去“巴文化”的范围基本一致。东与荆、楚文化接壤,南与黔文化相交,西、北与蜀文化交汇,再北就是中原文化。我们把重庆文化放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大背景中,首先认识重庆文化的总体状况。  相似文献   

5.
重庆直辖以来,全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社团不断壮大,市属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发展到164个。其中直辖后新成立的如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重庆市行政管理研究会、重庆市数量经济学会、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重庆市逻辑学会等15个学会,适应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展了社会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领域。各社会科学研究机  相似文献   

6.
当代重庆文化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中国建立后重庆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勾勒出解放后五十多年重庆文化的发展轨迹。同时将这五十多年文化发展历程归纳为“十七年”、“文革”、“新时期”、“直辖后”等几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进行了一定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一、重庆市旅游形象问题的提出 重庆直辖,举世瞩目。重庆未来的发展,关乎长江上游、中国西部乃至全国大局。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重庆要加快发展,必须把旅  相似文献   

8.
1997年,改革的浪潮把重庆推向一个新起点。直辖市的设立,使它再次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直辖后的重庆肩负着加快中西部发展、长江经济带开发、三峡工程及库区开发的神圣历史使命。重庆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与人才,而这又有赖于教育的供给,正所谓“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重庆的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问题同在。  相似文献   

9.
1993年,外商资本(包括港澳台资本,下同)开始进入重庆零售业。之后,外资零售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重庆零售业的一股重要力量。外资在重庆零售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三个阶段。以重庆直辖为分界点,分为两个不同时期:前一时期国家政策严格限制外资对零售业的投资,在渝的外资零售企业大多是通过其他途径渗透进入零售业的。后一时期外资能自由地进入重庆零售业。国家放宽了对外资进入零售业的限制,外资零售企业在重庆的  相似文献   

10.
在5年直辖过程中,重庆发展变化的亮点太多太多。其中,“8小时重庆”的实施,是直接展示了重庆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勇气和魄力。作为“8小时重庆”的主管部门,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为此呕心沥血,克服重重困难,在艰难中起步,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时值重庆直辖5周年之际,经多方联系,终于在5月下旬,记者就“8小时重庆”这一重大工程的有关情况,采访了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李健。  相似文献   

11.
重庆直辖之初,党中央、国务院交办了“四件大事”:三峡库区移民、扶贫、老工业基地改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建构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同时,和谐教育本身又是和谐社会的有机构成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特殊教育自然也就成为教育和谐的重要指标。重庆直辖十年以来,特殊教育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都取得了重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这就需要从社会风气、制度保障、师资建设、学校体制、支持系统、学与教模式等方面着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起与和谐重庆和直辖重庆相适应的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社科社团是繁荣发展和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重庆市级社科社团历史悠久,特别是重庆直辖以后,得到持续发展,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形成了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进一步促进重庆社科社团的发展,应着力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上改革创新,整合资源,提高学术质量和水平,加强社科社团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拓展社科社团发展的平台及经费渠道。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委党校是1997年在原四川省第二党校、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一所新党校.也是处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所直辖市委党校。1999年,重庆市委又将市委讲师团并入党校,形成了党校、行政学院、讲师团“三位一体”的格局。我校的基本特点是:人员多、基础薄弱、办学条件比较差。  相似文献   

15.
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直辖,给了重庆新的目标,新的动力,新的眼界,新的胸怀,新的气魄。百事待兴,抓手何在?市委响亮地提出“振兴重庆,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市委书记贺国强进一步将“重庆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进重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解决的“三篇大文章”之一。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培养领导干部的主阵地重庆市各级党校身上。  相似文献   

16.
重庆有着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实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在分析了思想意识、开放程度、物流成本、人才缺乏等制约因素后,提出了扩大开放的整体思路与争取政策支持、借鉴先进经验、发挥自身优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伟大的三峡工程动工,特别是重庆直辖之后,三峡文化在重庆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人们议论的重要问题之一。虽在报刊上聚讼纷纭,意见纷呈,而至今定位之见尚无准的。其原因是有些论者对其中的许多问题尚不甚了了,故成歧议。特申论之,以就教于高明。  相似文献   

18.
论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主导产业选择标准朱欣民重庆直辖,天府之国原有机械工业大部随之而去。于是,各方开始关注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四川今后如何发展自己的主导产业。作为研究世界经济的学者,我以为对四川,巴蜀分治固然市场竞争力、吸引力受限,然而,卸去“重”负,换上“轻”装,若能因势...  相似文献   

19.
邱家洪 《南方论刊》2010,(4):52-54,5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城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问题依然突出。鉴于重庆城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现状及成因,要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基本取向,调整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设计,这既是对社会正义的维护,更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重庆直辖,肩负着“大城市带大农村”的艰巨任务。重庆不仅要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而且还肩负着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光荣使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关键在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集点,交通状况落后成为经济增长的要素不集中的根本原因。渝怀铁路的建设,必将解决制约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