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技术产品的研制初期,主制造商受系统集成能力弱、缺少市场话语权、与供应商合作关系不稳固等因素的影响,在项目谈判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产品定价问题上常常受到供应商的牵制。针对这一问题,引入体现主制造商和供应商定价博弈中贫信息及有限理性的灰系数,构建了"主制造商-供应商"双方叫价拍卖灰博弈模型,揭示价格谈判过程中的博弈关系,并对模型的交易范围进行了讨论;针对主制造商弱势格局下的博弈问题进行了参数设定和系统仿真,分析了主制造商的最优灰报价和可获得的最大效用;最后,根据模型及其仿真结果分别从前期沟通策略、价格谈判策略和长期合作策略的角度提出了主制造商博弈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两级供应链上质量控制的动态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微分博弈的方法研究了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上的质量控制的协调问题.首先讨论了制造商作为供应链上质量控制的领导者而供应商作为跟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情形,得到了一般的非协同质量控制博弈情形下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行动选择;接着探讨了双方在协同质量控制博弈情形下的最优行动选择;通过对比两种情形下的博弈均衡结果,阐明了在两级供应链上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协同质量控制博弈结构严格优于一般的非协同质量控制博弈结构.  相似文献   

3.
多个再制造商在同一回收市场中获取废旧产品并进行再制造,他们之间存在回收竞争.每个再制造商回收废旧产品的数量取决于自身付出的回收价格,同时和对手们的回收价格相关.目标是最大化各自的期望利润.本文首先利用优化理论和非合作博弈理论,证明了该博弈作为超模博弈,存在唯一的Nash均衡.然后通过比较发现竞争下的Nash均衡价格高于串谋下的合作均衡价格.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探讨了再制造商的数目和再制造成本对博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社会责任环境下供应链的协作与利润分享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下,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的协作、定价及其利润分享问题.分别研究了Nash均衡、Stackelberg均衡和合作博弈情况下,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均衡结果和系统利润,并设计一简单的收入分享契约,该利润分享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帕雷托改进,甚至达到集中式供应链的情形.最后给出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供应链环境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重点考虑产品质量对供应链收益的影响,运用微分对策理论研究由单一制造商、单一部件供应商和单一零件供应商构成的三级装备制造业供应链质量管理行为的协调问题。通过对比Nash非合作博弈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两种分散式决策模式及集中式决策模式下协同合作博弈的均衡结果,得到相关结论,并利用算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①分散式决策下,制造商的质量管理行为相同,但相比于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能够改善部件供应商和零件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行为,提升供应链成员的收益水平;②集中式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质量管理行为达到最优,系统整体收益实现最大。研究结论为装备制造业供应链成员间质量管理战略联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前,“主制造商-供应商”的协同合作模式成为复杂产品的主流生产模式,与传统的制造商供应商合作激励相比,该合作模式更关注供应商的努力水平和长期战略合作,其努力程度决定了复杂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效率。为激励供应商的努力合作,本文设计努力程度参数,提出了主制造商分摊供应商努力成本的激励策略,建立了基于努力程度的最优成本分摊模型,研究了Nash均衡和Stackelberg均衡两种结构下的激励模式,给出该激励模式下的主制造商分摊供应商研制成本的最优比例、最优努力水平和最优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当供应商的努力程度大于等于努力阀值时,主制造商需分担供应商的努力成本,成本分担大小与供应商努力程度的平方成正比,且受单位收益系数和努力程度收益影响系数的影响。同时,研究表明,在主制造商供应商的协同合作机制中,主从关系的 Stackelberg博弈收益优于Nash均衡收益,应用分析进一步表明,主制造商通过分担供应商努力成本的激励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供应商的努力程度,实现在主制造商供应商利益均增长的情况下,达到帕累托改进。本文系统地揭示了主制造商激励供应商的最优成本分担问题,为复杂产品主制造商供应商的长期战略合作激励策略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逆向供应链系统的定价策略模型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本文对基于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逆向供应链系统进行了研究,应用博弈理论对供应链、逆向供应链系统的定价策略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解和合作博弈的均衡解,进一步对各种定价策略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另外,给出了便于实际操作的协调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会联合上游企业,构建一条技术关系紧密的供应链.为保证供应链的稳定以及改进自身产品的质量,许多大型企业会通过直接投资升级供应商的生产设备或生产技术来改进产品质量或降低产品成本.当制造商直接投资升级供应商技术时,可能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给其他横向竞争的制造商也带来好处.本文通过Stackelberg模型和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研究制造商投资升级供应商技术的策略,以及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与制造商升级供应商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1)如果制造商直接投资升级供应商技术,不论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当产品单位生产成本较小时,都可以阻碍外部企业进入市场.(2)如果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投资升级供应商技术会增加有横向竞争关系的其他企业的利润;如果不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现有制造商直接投资升级供应商技术,会降低横向竞争的其他制造商企业的利润,甚至使得其他企业均衡产量降为零,阻碍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9.
针对气候变暖下消费者愿意对低碳产品支付更高价格的情境,以及供应链碳减排投入的外部正效应问题,考虑由上游企业的供应商与下游企业的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论文研究了供应商与制造商的碳减排投入行为与策略.依据供应商与制造商采用不同的行为策略的支付矩阵,建立了供应商与制造商碳减排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得到供应商与制造商减排投入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供应商与制造商的碳减排投入策略与双方碳减排投入收益比密切相关,当双方碳减排投入收益比不断变化时,出现多种演化稳定均衡.针对在碳减排投入中供应商或制造商的“搭便车”行为问题,分析了契约与惩罚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结果.最后,给出了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供应商所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应用微分博弈的方法分析了四种不同的质量管理博弈情形下,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质量管理策略、收益和整条供应链的总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收益分配比满足一定条件时,从Nash非合作质量管理博弈情形,到弱激励Stackelberg博弈情形,再到强激励Stackelberg博弈情形,最后到合作质量管理博弈情形,对于制造商、供应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系统来说都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所以,合作质量管理博弈情形是供应链质量管理所追求的最理想的情形,为了有效促进该情形的实现,文章应用Nash讨价还价模型对该情形下合作双方关于供应链系统的剩余利润分配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对一家电风扇制造商的供应链进行调查来获得仿真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论文分析了风险规避型供应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为了降低供应的不确定等因素,通过制造商投资供应商并持股的方式降低供应链的整体风险。构造均值-方差模型刻画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风险偏好特征,并通过构建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分析供应商和制造商的交易谈判过程。论文证明了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存在唯一的均衡合同,并对均衡合同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提出了可供实践企业参考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2.
食品供应链中质量投入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以及食品供应链质量投入的外部正效应问题,建立了供应商与制造商食品质量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食品供应商与制造商的质量投入策略与双方质量投入产出比密切相关,当双方质量投入产出比不断变化时,出现多种演化稳定均衡。如果"搭便车"行为从对方质量投入中获得的收益很大,则供应商或者制造商进行质量投入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政府进行调控,对于"搭便车"行为进行惩罚,迫使供应商或制造商进行质量投入,对于质量投入产出比较小的供应商或制造商给予补贴,激励他们进行质量投入,增大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供应商产品的交付水平直接影响下游制造商的生产,但是这种现象没有得到供应链金融研究的重视。为此,本文将供应商交付水平和供应链的运营融资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在考虑供应商产品交付水平的情况下,通过研究资金不足的供应商分别利用制造商预付款融资和风险投资方股权融资时,供应商的最优运营决策和融资策略,最后考虑了供应商对两种融资方式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的自有资金水平对供应链均衡决策及其收益影响很大,有限的自有资金严重制约了供应商产品的交付水平,降低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不管是资金充足,还是选择融资,供应商的利润不仅与自身的运营效率有关系,而且与替代供应商产品的批发价格有很大关系,当供应商的运营效率较低时,供应商的利润随着替代供应商产品的批发价格先增大后减小,当供应商运营效率较高时,供应商的利润随着替代供应商产品的批发价格逐渐增大。当供应商进行融资时,若自有资金水平较低,应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若自有资金水平较高,供应商应该选择制造商预付款的方式进行融资,若自有资金量超过预付款融资时供应商所需资金的阈值时,供应商选择不融资。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the spread of cost‐driven outsourcing practices, academic research cautions that suppliers' cost advantage may weaken manufacturers' bargaining positions in negotiating outsourcing agreements, thereby hurting their profitability. In this study, we attemp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trategic impact of low‐cost outsourcing on manufacturers' profitability by investigating the contractual form of outsourcing agreements and the industry structure of the upstream supply market. We consider a two‐tier supply chain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competing manufacturers, who have the option to produce in‐house or to outsource to an upstream supplier with lower cost. To reach an outsourcing agreement, each manufacturer engages in bilateral negotiation with her supplier, who may be an exclusive supplier or a common supplier serving both manufacturers.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wholesale‐price contracts always mitigat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manufacturer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compete with price or quantity. In contrast, two‐part tariffs intensify the competition when the manufacturers compete with quantity, but soften it when they compete with price. As a result, when outsourcing with two‐part tariffs, the manufacturers may earn lower profits than they would from in‐house production, although the suppliers are more cost efficient. This suggests that managers have to be wary about the downside of using coordinating contracts such as two‐part tariffs when pursuing low‐cost outsourcing strategies. Our analysis also sheds some light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using an exclusive supplier for outsourcing. When outsourcing with wholesale‐price contracts, the competing manufacturers are better off outsourcing to an exclusive supplier. However, when outsourcing with two‐part tariffs, the manufacturers may earn higher profits by outsourcing to a common supplier than to an exclusive one when the manufacturers' bargaining power is sufficiently strong (weak) under quantity (price)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由一个供货商和两个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制造商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策略和供应商的定价问题。在模型中,上游供应商同时为下游两家制造商提供价格相同的原材料,下游制造商生产具有替代性的商品进行数量竞争,并受到相同的产能限制。以Cournot博弈为研究手段,求解了制造商的均衡订货决策和信息共享策略,分析比较了在不同的信息共享策略下制造商的利润、供应商的利润和批发价格。本文在研究制造商的信息共享策略时考虑了上游供应商的批发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均衡解受到产能约束时,制造商的信息共享策略会反向。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信息共享和完全信息不共享都可能成为博弈的占优策略。上游供应商通过调整批发价格可以影响制造商的信息共享决策。该模型为上游供应商提供了一种最优定价策略,也为下游制造商提供了求解自身最优订货量和信息共享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全球化市场的角度考察了产业竞争结构,构建了两层的上游供应链竞争结构。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首次建立了基于两种竞争策略的制造商效用模型,考察了制造商市场竞争中所存在的非对称信息和对称信息两种情况,对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决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在非对称信息和对称信息两种情况下均存在着三种纳什均衡策略参与市场竞争,而供应商存在着选择单位成本的机会主义倾向。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供应链上位各成员的决策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双渠道模式加剧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渠道冲突,而整体利润与个体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了供应链的“囚徒困境”。考虑到消费者的渠道偏好以及厂商风险偏好对供应链生产决策的影响,运用收益流风险构造多阶段供应链效用函数,比较分析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四种竞合策略组合对其利润以及效用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制造商与零售商在收益流风险视角下对竞合策略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供应链的利润与消费者的渠道偏好呈U型关系,消费者对渠道不敏感时,供应链利润达到最低水平;比较四种策略选择发现,集中决策情境下供应链整体利润达到最优,而出于自利动机,制造商与零售商会选择单独定价作为占优策略,导致分散决策成为供应链“囚徒困境”中的纳什均衡解;从收益流风险视角发现,供应链的效用水平与厂商的风险偏好态度呈负相关关系,基于动态序贯的策略选择能够有效阻止决策者的短视行为,多期的策略选择中双方合作集中决策为供应链最优的均衡策略。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制造商提高线上渠道服务水平、零售商搭建与制造商的合作模式、政府健全外部市场信用评级制度,从收益流风险视角考量供应链管理的长期效用水平,以期为提高供应链合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质量管理中抽样检验决策的非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保证产品质量是建立与维护供应链企业间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一种供应链质量管理中抽样检验决策的非合作博弈模型,以分析供应链的下游制造商应如何根据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水平确定其抽检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供应链背景下抽检方案不同于单个企业各自优化的制造商抽检方案.考虑供应链企业间互动关系的抽检方案与不考虑这种关系的独立抽检方案相比,能有效降低抽样成本,并使供应商和制造商获得更大的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19.
考虑消费者转移和平台差异对需求的影响,构建不同渠道结构和销售契约下的决策模型;基于水平和垂直Stackelberg博弈,获得8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探究佣金率、平台差异和消费者转移率对均衡结果的影响,获得最优的销售契约和渠道配置策略。研究表明:代理模式可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提升销量;垄断市场中,平台更愿意采取转售模式,而供应商更偏好代理模式;竞争环境下,优势平台一定条件下总是更偏好转售模式,而竞争平台销售模式偏好随着佣金率逐渐变化;供应商的渠道选择与消费者转移量有关,当转移量较高时,供应商偏向双渠道结构,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