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纵观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可持续发展的萌芽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初步形成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完善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继续发展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的梳理,有利于探究我国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从而进一步凸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夏承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110-115
“绿色经典文献”以其对地球生命系统与生存环境复杂关系的深刻领悟,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生存家园毁损和生存危机忧患意识的深层挖掘,对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的深度反思而成为生态文明思想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传播和构建生态文明先进理念,特别是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方面具有独特的精神资源价值。探究绿色思想资源发展轨迹与历程,审视其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评介其研究成果与不足,旨在为后续系统研究提供基础与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3.
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面临全球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下,经过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后作出的必然抉择。以人类需求与资源环境的现状为切入点,在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后指出,产业结构升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指导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三是重视循环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5.
产业集群演进研究:基于组织生态视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发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
文章基于种群演化视角考察集群及其企业的演进,介绍了组织生态学的一些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种群的演化过程模型,将产业发展的地方集聚现象看作是产业整体演化下相对独立演化的地方种群生态系统,从而将集群演进纳入种群演化的框架之下。基于组织生态的集群演进研究不仅关注集群整体的演进,还关注集群企业与周围演化环境的互动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网络化生存”时代,但是网络生态文明建设差强人意。网络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构建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生态已成为网络化生存时代的当务之急。网络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网络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网络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与危机时时存在、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建设滞后。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上的传播;着力构建绿色网络,增强吸引力,传递正能量;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坚持线上线下教育两不误,提升网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7.
8.
9.
巫月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3-31
网络商业伦理是近年来网络消费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和突出的新问题. 结合网络生态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对网络商业伦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通过文献回顾、 深度访谈、 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对网络商业伦理各维度进行研究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 网络商业伦理可由诚信、 隐私、 安全、 笃行、 公正五个维度构成.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网络商业伦理的五维度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 相似文献
10.
王学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4):167-169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给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为此 ,西部产业结构必须选择超梯度演进战略 ,积极创新 ,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 相似文献
11.
何士青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79-83
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程,推进这项工程,既要加强生态伦理建设,也需要加强生态法治建设。在法理的维度,树立人本法律观、完善生态法律体系、强化法律生态保护功能等,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汪斌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3):60-72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探讨当代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层次--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性演进问题。作者从简评该领域前人的理论研究特点出发,界定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整体性演进的内涵;然后着重从理论上揭示了当代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的实质、动因和机制等,并以东亚为例证作了实证分析和定量验证;最后联系中国在新世纪中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时需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下列特征(1)演变的必然性;(2)演变的阶段性;(3)演变的不可逆性.并在分析影响经济地域产业结构演变因素的基础上,以不同的地域为例进一步阐述经济地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韩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62-66
韩国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了出口主导型政策和重化工业化政策,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化。韩国在加入GATT后的初期,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为资本和技术积累创造了条件。20世纪70年代的重化工业化促进了韩国的经济起飞。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到位,又使韩国受到亚洲全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得到了加强,第二、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应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行有利于发挥各地区优势的产业布局政策,对衰退产业加强引导,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文明形态的演化与生态文明的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小英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5):673-678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向新文明形态嬗变的关节点。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刻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走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林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适应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脱轨,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通过协同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做好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推动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建立协同培养人才新机制,实施国际化协同合作培养等。同时,通过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反馈机制,完善创新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探索多种模式协同培养人才机制,营造协同培养人才的政策保障机制等,有效促进卓越林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生态文化发展的最高成果和最高表现形式。在生态文化指引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提高人的生态文化素质,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东陇海产业带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交汇处,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但经济发展却长期相对滞后。分析认为,东陇海产业带作为苏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轴线,对于实现东陇海线地区的“洼地崛起”,培育江苏北部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全省区域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并从东陇海铁路线所经过的地域和行政区域两个层次界定东陇海产业带建设的地域空间范围。运用统计数据从三次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农业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工业内部结构协调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等4个角度定量分析东陇海产业带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及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