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关怀伦理”在女性志愿者志愿服务动机与目的、志愿服务所遭遇的道德冲突与抉择、志愿服务的困难与坚持、志愿服务对其个人及社会带来的改变与影响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了解当前社会女性志愿者参与公共事务与公民道德体现的现状.以及影响女性志愿者“关怀伦理”道德思考发展与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希望可提供“关怀伦理”在政治、社会方面公共运用的事实资料.并印证“关怀伦理”的相关理论,进而有助于肯定“关怀伦理”的公民道德价值.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价值哲学的高度审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发生深刘变化的结果,为整合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冲突提供了科学的道德规范;从道德哲学的高度审视,社会主叉荣辱现的提出,是中国道德建设重心实现由社会伦理建设向个体道德建设战略转移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荣辱现对个体道德行为空间与边界的合理勘定,符合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3.
现实伦理生活中的人伦关系是丰富复杂的,孟子在对其进行系统概括的基础上建构了五伦范型。五伦范型是传统人伦实体设计的基本伦理范型,它体现了人伦本于天伦而立的文化原理,适应了"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社会结构;它是中国传统伦理的道德哲学精髓,是支配人们道德生活最有力量的伦理理念之一。它为人们追求个体的现实归宿和精神家园提供了安身立命的人伦坐标,挖掘其道德哲学价值和伦理精神对解决当下社会人伦之殇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是人类价值天平上两种最基本的,也是根本的价值取向。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取向的内在矛盾,深刻表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总是处在历史与道德二律背反之中。新世纪我国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冲突, 主要表现为道德优先与利益优先、效率优先与社会公正、发展与稳定、经济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经济生活专门化与社会生活多元性的矛盾冲突。我们的任务是面对冲突进行合理的价值选择, 坚持价值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 实现道德与历史的统一; 科学划分和界定功利价值和伦理价值的评价范围, 使求“真”与求“善”在矛盾对立中达到统一; 坚持科学理性与道德理性并重,架构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道德困惑一直是隐性采访争论的焦点,功利主义、绝对命令、中庸之道等西方道德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能解读隐性采访面临的伦理困境。从行为的结果、行为本身到行为人,三种伦理学关注的焦点形成了一个呈逆时针方向的圆圈。功利主义是务实的,绝对命令维护了道德的纯洁性,中庸之道强调行为主体的道德修养,在这三种伦理框架的综合指导运用下,隐性采访完成了从客体到主体、由客观到主观的推理过程,伦理抉择变得更为连贯和一致,渐渐成为一种内涵。  相似文献   

6.
伦理实体的诸形态及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实体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中提出并充分阐发的重要概念。在黑格尔道德哲学体系中,伦理实体是由家庭———市民社会———国家诸形态构成的辩证发展的体系。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实体;市民社会是过渡的和否定性的伦理实体;国家是复归的和否定之否定的伦理实体。在伦理实体的这三个结构中,都存在着由“伦理的实体”蜕变为“不道德的个体”的可能与危险。伦理实体的概念与现实中存在的伦理—道德悖论,要求进行道德哲学的转向,由对个体伦理、个体道德的关注,进展到对实体伦理、实体道德的追究,建立以个体伦理—实体伦理为二维坐标的道德哲学体系和伦理精神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有关社群共同体生活的政治伦理信念和道德价值之维的根据与合理性问题上,实用生义哲学基于公共善本位的“有效性思维”理论,用所谓“统一的经验整体”的理论,厘清了“社会”与社群“共同体”的合理关系问题.在政治伦理的价值信念问题上,实用主义致力于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实践整合,将社会正义视为社群共同体的最高德性,以此实现对民主共同体之生活模式的构筑以及“民主化了的个人形象”的实践塑造.实用主义有关正确划定“政治国家”和社群共同体边界的思想,对身处现代性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克服狭隘经验主义与功利主义等的社会伦理观,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企业的商业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商业伦理建设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商业伦理是在道德意义上指导企业经营者进行适当决策和行为的原则,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和行为不仅要符合个人和组织的利益,而且也要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只有建立规范的商业伦理,进行符合伦理要求的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道德二元论区分了人的原初道德意识结构,并把它作为阐释人们道德生活现象的理论基础,但是,西方道德生活中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激烈冲突,凸现了道德二元论的理论困境。道德二元论的理论症结在于其哲学根基上的形而上学性,马克思基于实践活动开启的道德哲学存在论境域,构成了对道德二元论的批判,对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的理论转向也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价值敏感设计是一种关于技术设计的创新理论方法,它从价值与技术设计相互作用的角度辩证地看待技术设计和社会环境,采用概念、经验和技术调查的三重研究方法,强调技术设计过程中道德价值的输入,致力于在技术设计阶段有效解决技术中的伦理问题。价值敏感设计提倡设计师充分考量技术用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道德感受和价值诉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先进性,但仍可能面临某些质疑。价值敏感设计的实践应用会受到技术中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于涉及国家道德、社会连带思想、个体德性等伦理因子,社会保障因而具有了丰富的伦理意蕴。社会保障伦理是社会保障的价值负载与道德指向,有着自己的特殊形态。社会保障伦理关涉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社会保障的伦理特质,社会保障的伦理功能,伦理对社会保障的作用,慈善文化和慈善思想,养老伦理,社会保障权等思想单元。回顾和梳理我国社会保障的伦理思想及其伦理动因有助于社会保障正确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2.
制度伦理的研究视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是一种定型化了的规范 ,强制性、规范性和客观性是制度的主要特征。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强有力的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规范功能。个人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必须以现实社会中制度对各种利益关系的公正合理解决作为前提 ,必须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支持。制度伦理的首要意义应是社会制度体系建构的伦理合理性研究 ,为制度的制定、安排、实施提供必要的价值要求、道德依据和伦理资源 ,使社会制度获得坚实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尽管已经过去十年,其隐含的道德危机对当今的企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可以说,这场危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性的弱点未能正确应对利益冲突的结果。由此,它也凸显出伦理型文化的培育不仅对于企业自身,而且对整体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换言之,在经济高度一体化的21世纪,为股东创造高回报不应被视为企业的终极目标,而社会价值的实现才是它们应当肩负的长期使命。  相似文献   

14.
当代人面对越来越多的伦理观和德目表,但在行动时却往往盲目无措,一些传播与媒介伦理研究者推荐了“波特图式”和“博克模式”等实用的伦理推理模式,这些希望确定行为理由的推理模式实际上并不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有说服力的伦理依据。那什么是我们行动时可以依靠的东西?是随处可感的道德感吗?然而关于道德感的基因、神经生物和生物进化方面最新的科学研究明显打击了我们对道德感神话般的期待。不过,这类研究也提供了一些线索:行为的道德依据或者说道德感形成也许必须要从历史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探究,这样,美德伦理的研究传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提出的追寻美德的办法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推理和判断的模型,还把我们引向一条德行合一的道德探询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公共经济与公共财政饱受质疑和诟病的当今社会,探寻公共经济伦理正当性的依据,对公共经济进行道德哲学的思考显得十分必要。文章首先从历史渊源、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正义关系、人性假设的关联以及方法论的视角对公共经济与公共选择理念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公共选择理念本质上是公共经济道德哲学;并对作为公共经济道德哲学核心问题的公共经济利益关系作了分析,指出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导致利益冲突的复杂性,以及对利益冲突进行伦理规制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对公共经济运行进行伦理规制的原则建议,以期有助于构建公共责任型公共经济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发展,企业管理与伦理学的关联性日益增强,酒店行业的发展在宏观上需要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支撑,在微观上需要酒店管理者与员工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双重支持,促使自身融入具备高度凝聚力的社会伦理共同体。探讨酒店管理的伦理途径,需要正视酒店“伦理无涉”传统带来的发展弊端,形成酒店伦理管理的道德基础、情感资源以及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   

17.
道德品质及其行为应配享幸福,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人的内心和谐,这是每一种伦理文化自我道德完善的实践目标及伦理信念。无论对于渴望个人自我实现的自由平等的西方伦理文化传统,还是追求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的中国伦理文化传统,既有相互联系的普遍伦理诉求,也有其自身独有的实现“德福一致”的伦理路径。在中国先秦时期,与道家返璞归真的自然幸福论不同,儒家的“孔颜之乐”内在地包含了“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的怡然自乐的幸福,但它们同样作为先秦伦理文化德性幸福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正统儒家“大一统”的政治伦理的整体建构,演进到宋明理学正统儒家为主、释道为辅的德福之辩,发展到现代境遇中儒释道伦理文化融合的必要与可能,“孔颜之乐”不仅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传统,也为现代中国伦理文化的德福之道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康德伦理学建基于康德以理性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之上,暗含着一个"理性人"的假设,认为人的一切道德行为都源出于其理性特质。这种理论建构的局限性在于,一方面使康德伦理学抽象、空洞,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不能够在现实中解决德福一致的问题。只有适当地转换康德伦理学的视角,引入社会、历史因素,才能突破其局限性,使其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有其丰富道德意蕴 :利他主义的专业导向、人道主义的专业传统、促进人际和谐的专业责任感、提升从业者道德水平的专业理想 ;贯穿社会工作实践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伦理抉择和伦理危机处理。伦理和道德的问题渗透到社会工作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并贯穿于这个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