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和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是我国两种重要的优先购买权.当前对两优先购买权是否会发生竞合以及发生竞合时应当如何选择,理论界与实务界还有很大争议.通过对共有份额与共有物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当共有人同意出卖共有物时他们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的分析,认为两优先购买权很有可能会发生竞合.当两优先购买权发生竞合时,基于立法目的及其他方面的考虑,应该选择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优先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2.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价值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提高经济效益;它的适用范围应当限定在维持基本居住生存的住宅居民的优先购买权;它的法律性质是具有一定人身权属性的附条件形成权、期待权.有鉴于此,我国现行法中的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应当修正为:限定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客体的居住性质,非居住(含商业)房屋的承租人不应该享有该项权利;明确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的"合理期间"及"除斥期间";明确出租人或第三人侵害优先购买权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和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是我国两种重要的优先购买权。当前对两优先购买权是否会发生竞合以及发生竞合时应当如何选择,理论界与实务界还有很大争议。通过对共有份额与共有物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当共有人同意出卖共有物时他们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的分析,认为两优先购买权很有可能会发生竞合。当两优先购买权发生竞合时,基于立法目的及其他方面的考虑,应该选择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优先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4.
论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者和审判人员对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在我国的存废问题有较大的意见分歧。通过对废除论的分析和质疑,并以利益衡量的方法评价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蕴涵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就可发现该制度在我国仍有存在的法律价值。同时,依利益平衡原则,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中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应予以保护。优先购买权制度的修正和完善也应以此为依据而展开。  相似文献   

5.
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合同法》第 2 30条基本沿袭了既往立法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规定 ,在立法技术与规范内容上 ,该条相较于以往的法律规定并未有所进步。对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条件、优先购买权被侵害后的法律救济立法未臻明确 ,而理论上对于优先购买权性质的认识一直都是聚讼纷纭  相似文献   

6.
安之楠 《学术探索》2012,(11):36-39
我国法律规范对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进行了规定,但对于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及限制的规定还较为笼统,可操作性不强。通过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研究,深入分析该问题的现状,理顺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与限制,从而在实践中妥善处理相关争议。  相似文献   

7.
8.
伍坚 《兰州学刊》2013,(6):163-167
除有限责任公司外,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也应适用于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并适用于股份有偿转让的所有情形。股东优先购买权应统一为缺省性规则。在股份交易转让时,只有反对股东方能行使优先购买权。作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同等条件之要求不应绝对恪守。在股份交易转让中,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应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9.
贺光辉 《理论界》2003,(2):69-70
优先购买权,又称先买权,是指特定人依法定或者约定而享有的于所有人出卖其所有物时,得以同等条件下优先于他人而购买的权利。优先购买权制度系民商法上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优先购买权立法就已相当流行和发达,先后出现过亲族先买权、地邻先买  相似文献   

10.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我国公司法通过股权转让的同意条款和股东优先购买权条款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限制规则。其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则构成股权转让限制的第二道防线,属于实质规则。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借鉴域外国家先进立法经验,设立专章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问题进行了规范,修正和完善了旧《公司法》中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规定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明确"同等条件"内容,建构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责任追究机制,已然成为今后公司立法修正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国民收入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条重要原则。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原则的含义和依据,把握“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平、效率与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龄 《河北学刊》2001,21(5):10-14
公平与效率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分配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很大。价值分配坚持公平优先和计划分配的制度安排。因为复杂劳动向简单劳动的转换缺乏市场评价,不但公平未能完全实现,而且效率也没有得到提高。财富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和市场分配的原则,效率能够大幅度提高,但是公平受到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分配的制度安排因而必须是财富分配与价值分配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从《资本论》看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斌  樊志 《晋阳学刊》2006,(6):49-5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国民财富和人民贫困是一回事。”从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效率即国民财富与公平即人民不贫困,是直接对立的。其原因就在于,这里的效率只是少数人的效率,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效率甚至是负的。只有当效率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效率时,这个效率才与公平是一致的。而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以更加注重公平的方式来提升真正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效率,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张艺缤 《兰州学刊》2008,(11):56-59
效率与公平问题可以说是个古老而又常青的话题,同时效率与公平是人类所追求的两大价值,效率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好的动力,公平是人类追求美生活的最美好的愿望。效率的存在是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动力,是人类社会对于人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直接动力,文章从历史和理论层面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作一个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但使全球公平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处于主导地位 ,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因此 ,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成为解决全球效率与公平矛盾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客观数据显示 ,近些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 ,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行业差别 ,而各种非正常收入的存在则使贫富差距更为悬殊。本文在“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前提下 ,提出解决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几点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伟 《兰州学刊》2005,25(2):175-177
公司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股东会中心主义、董事会中心主义,以及后董事会中心主义三个阶段,这是经济结构和历史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公司治理结构变迁的背后,是公司治理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地位的变化.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公司治理结构的价值取向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徘徊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地位是不同的.社会发展和法律发展的历史预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将是公司治理制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否需要修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效率优先",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的发展,这始终是社会发展占第一位的因素。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决不是平均主义,应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有机会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成果。"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可以不必再提,但决不可以倒过来,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来代替"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社会公平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不是以否定"效率优先"为代价来达到,而仍然是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来实现的。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过程,既要看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也要防止急躁冒进和简单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在现实生活有广泛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镜子作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一直颇具争议,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陷入了“囚徒困境”。通过对效率与公平辩证关系的“囚徒困境”模型分析法,可以找到走出“囚徒困境”的途径:一是基于外部环境决定的依存关系与合作;二是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分析效率与市场公平以及社会公平的关系 ,进一步认识效率决定公平的原则 ,并试图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公平是产生高效率的保证 ,而高效率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