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时校书,也称校雠,后又称校勘。“勘”字本有核对、查问的意思,和“校”字连成“校勘”一词,初见于《北史·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国、刘燮等校勘石经”。以后唐的韩愈,宋的欧阳修等文学大家也都用到了这个词(韩称“点勘”。《秋怀》诗:“不为觑文字,丹铅事点勘”)。于是“校勘”这个词也就用来代称校书或校雠了。及至校书成了一门学问后,学者便以“校勘学”名之。  相似文献   

2.
“学问是做出来的”,这句话是老生常谈了.这里把它做为一个题目,是强调“做”字的重要.如何做学问?我用四个字概括一下:一是“法”,二是“学”,三是“出”,四是“高”.先说“法”.很多人都讲读书要有方法,这个方法也就是“道”.做学问的方法和“治学之道”是一样的.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国.历代留传下来的专家学者的治学经验很多很多.具体到每个人,则各有各的方法.我不主张把“法”讲得很死.我和一些外国专家(包括作家)在一起开会,有时也谈到念书的方法问题,得知念书在国外也没有一定的方法.“书法”叫法,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当然它是从有法到无定法.念书更是这样,你要别人给开一张治学之路上的“通行证”,可以肯定地说你这张“通行证”是走不远的,甚至是行  相似文献   

3.
学论与官论 --关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桥驿 《学术界》2001,(2):148-153
首先解释一下本文题目 :“学” ,泛指学术界 ,“官” ,指领导层 ,或者说学术界的领导层。“学论” ,指学术界的讨论 ,如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 ,发表论文 ,出版专著 ,对某一种学问交流不同的意见等等。当然 ,“学论”一般都不是定论 ,学术界要论定一种学问 ,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或几代人的琢磨 ,例如《禹贡》一书成于战国后期 ,学术界现在已经基本论定 ,这是经过多少年代、许多学者研究而获得的成果。而且即使如此 ,至今还有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官论”与“学论”不同 ,它具有权威性 ,可以一锤定音。它不是讨论 ,而是论定。“官论”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孔子要平反,“孔家店”要打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同志可能感到奇怪:孔子要平反,倒不妨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孔家店”要打倒,难道我国今天还有什么“孔家店”的踪影吗? 同志!你误解了。孔家店并不是说真有个什么店开设在哪里,它只是个象征性名词,指的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把孔子神化、偶象化,禁锢人们思想、维护吃人礼教所搞的那套把戏;“打倒孔家店”则是“五四”时期反封  相似文献   

5.
学术,按我的理解,即做学问的艺术。做学问不仅需要知识累积,而且还需要做学问的工具和方法,正如经济学的研究离不开数学工具一样;学术是学者们使用一种共同语言或逻辑的学问,可争论,可检验,可证伪,以告诉人们——让读者读个明白,让学者学个明白;学术是一种理论思维,是科学发现的必经之路。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从这个角度说,做学问是一种职业,意味着一种社会分工;同时,做学问要有良知,意味着拥有一种社会责任。当然,做学问的环境是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学者的成长,从而影响学术的发展,以及科学的…  相似文献   

6.
让,“言字旁”加一个“上”字,很简单的一个字,但不只是普遍意义上的“用言行告知别人先”。让,有它自己的真诗。让,是素养礼貌的体现。那天,我乘坐公交车去书店。走到半道,上来一位老奶奶,她颤颤巍巍地向里走。车上那么多人,可都像没看见一样--坐着的,要么低着头朝向窗外,要么装睡觉;站着的大部分都在看手机。我缓慢起身,突然车子一个加速,我又坐下了。老奶奶的脸上显得有些憔悴,吃力地抓着扶手。我还真有点儿于心不忍。  相似文献   

7.
《家庭科技》2008,(5):47-47
我是个学广告专业的大专生.在这个一根棍子扔在街上就可以砸倒三个本科生的年代,大专生也算“稀奇”了。  相似文献   

8.
师门记学     
<正> 《文史哲》的编者,要我写一篇有关治学方法的文章,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实在“治学无法”,因而也没有“治”出什么成绩来;但当我读书的时代,我的大学老师,多是有名的学者,他们各有一套治学方法,我看过他们的“绣取鸳鸯”,也了解他们的“金针法术”;因此我只能写“师门记学”。还得从顾颉刚先生说起,我总觉得顾先生是中国近代的史学大师。作为学术界大师的条件应当是:1.学问自成体系;2.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派,这个学派对于学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3.有比较完善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相似文献   

9.
儒、道“真”之比较作为价值范畴的“真”,是认识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认知是求真的过程。先秦儒、道都对真理有着执著的追求,而由于“仁”与“道”内涵的差异,使孔孟、老庄求真的内容大不相同。自孔子开始,儒家就将道德与学问、善与真紧密联结。孔子毕生以求道为己任,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1这里讲的道,杨伯峻在其《论语译注》中将它译为“真理”。而“道”的内容虽然也包含自然知识,如关注天文知识、生物知识等,但主要还是指社会知识,尤其是道德真理。孔子之所以志于道,勤于学,就是因为学问、真理对人的道德与行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矮”这个字眼我不喜欢。偏偏这个让我生厌的字要与我终生为伴,因为它那么“惨无人道”地与我的身高结下了生死相依之缘。1.66米的“小号”男人还算堂堂男子汉吗?往往一些人在藐视的眼神里、在讥嘲的话语中顽固地写着这个问号,于是我也开始埋怨造物主“玩乎职守”,在我身上克扣了“材料”,赐我一个“矮男”之身。 我与“矮”字结“仇”可以  相似文献   

11.
传统延续至今的教育教学往往呈现“教学问”的形式,在其中,学生之学依教师之教而进行;学生之间亦跟随教师之教所主导的学生之学而开展,且往往限于对既定知识的掌握。“教学问”对知识传授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僵化知识、束缚思维、忽略创新精神甚或压抑人主体性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问学教”是针对“教学问”提出的教改观念,意在活跃知识、激活思维、发扬创新与张扬主体性。在其中,学生之“学”随其“问”而展开,教师之教乃着眼于学生的问与学而予以引导、启迪、传授、释疑。两相对比,关涉领域甚多。在日有寸进而非毕其功于一役的教育改革进程中,“问学教”并非全然抛弃“教学问”,而是在吸取其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张扬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2.
刘士林 《社会科学》2001,23(11):69-73
在探讨中国美学这个学术问题之前 ,最有必要的是如何建构一种关于它自身的本体论阐释语境。这是保证所有关于这个论题的阐释、推理与论证 ,都局限于中国美学这个理论话题内部 ,不会产生“越界”与“犯规”的先验基础。也可以说 ,作为一种纯粹学术研究对象的中国美学 ,必须具备一种什么样的学理前提 ,才能使自身的存在以及关于它的所有言说都获得逻辑合法性。尽管从学理上讲 ,中国美学如果能够成立 ,就必须建构出它“至精至纯”、“不欠分毫”即与西方美学完全无关的本体性 ;但由于理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方式 ,由于中西两大世界在…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史学”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学”这个名词总令人觉得有点别扭,倒不是由于它听起来拗口,而是由于对它的意义不甚了然。旁观其他历史学科,似乎没有这样一种“亚学科”。与文学史性质相近的学科为数很多:科技史、艺术史、哲学史、史学史等等,但似乎不曾听说有什么“科技史学”、“艺术史学...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是我们这个每两月举行一次的座谈会的名称,也是这个座谈会长期讨论的题目。这个座谈会从去年二月第一次会议开始,一直按期开会,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参加座谈会的人越来越多,有一些同志是后来才来的,因此我觉得应该占一些时间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个概念作点解释。 我打算用拆字先生的办法,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拆成五段,几个字几个字地来作解释。先解释“战略”这两个字,然后解释“经济社会”四个字和“发展”两个字,再解释“社会主义”四个字和“中国”两个字。我想采用这个办法可以使这个概念讲得更清楚些。  相似文献   

15.
“道”与陶渊明伍方南一“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在老子书中,“道”这个字前后出现了七十三次之多(据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的统计),可以说整部老子书都是围绕着“道”展开的。“道”这个字作为老子哲学的载体或符号,其涵义极其繁富而又异常复杂。纵观老子书中对...  相似文献   

16.
治学离不开书本。因为书本不真,所治之学必肤浅误谬。故治学必先治书,治书是治学的基础。可见,校书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我国第一个校书者是谁?段玉裁《经义杂记序》说:“校书何放乎?放于孔子。”俞樾《札迻序》写道:“校雠之法,出于孔子。”章太炎《国故论衡》也说:“孔子录《诗》有四始,雅、颂各得其所。删《尚书》为百篇,而首《尧典》,亦善校者矣。”孔子固然是善校,后人概括他的校书方法为:“精,细,详,慎。”但却并不是校书首创者。据文字记载,我国第一个校书者当推正考父。正考父比孔子早二百多年,是春秋初期的宋国上卿,历佐戴、武、宣三公;生父孔嘉,别为公族,以字为孔氏,还是孔子的  相似文献   

17.
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训诂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从它的萌芽状态算起,少说也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了。那末,训诂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在其绵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中国文化作出了哪些贡献,这都是应该讨论的问题。弄清楚了这些向题,我们便可以进而研究今后训诂的发展方向。下面就个人浅见作一简述。一什么是训诂学?我个人认为,首先当明白“学”字的涵义。“学”字相当于西文字尾的logy,是有系统条贯,可以因简驭繁,并明其理法规律的意思。因此附“学”于“训诂”之后成为专名,与单言‘训诂”涵义并不相同。但是,训诂学毕竟是从训诂发展而来的,有  相似文献   

18.
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高度的党性和实践意义,如果光靠阅读一些有关教育方针的论文报导是不可能认识清楚的。这个方针在字面上好象不难理解,但要真正认识它倒不那么容易。我过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自以为自己曾经读过关于这方面的不少书报、又是专搞教育史的人,难道还不懂?可是,当我读了陆定—部长“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章后,才发现自己过去并没有真正懂得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甚至还把它错误  相似文献   

19.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答孙春山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三月下旬接山东省济宁地委党校教研室孙春山同志来信称:在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对第二章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同志们理解不一,难成定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命题,明明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等同于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论点,但为何对这一命题要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来肯定?诚然,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而且思维对存在有反作用,并且是实践把二者沟通起来;但这能纳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命题之下吗?……现在是否人们把这个“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把这个唯心主义的命题,硬要作唯物主义的解释呢?马列原著人们已经学了几十年了,对其理解,应该有个定论。我们的理解不知对否?……  相似文献   

20.
男人的尴尬     
自由自在、悠闲潇洒地做了二十多年的男人,倒也怡然自乐,可自从与爱情结缘,直至和一个互无亲情和血缘关系的异性到办事处签过字划过押,一同走进那“让我双喜让我忧”的“围城”之后,我便真真切切地体味到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随之而来的婆婆妈妈的繁琐务事,弄得我焦头烂额,不知所措,竟变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我真是自作自受,在单位有领导管着还不够,下班回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