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王英维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65-70
豺山宫是拓跋珪、拓拔嗣父子经常临幸的地方,从平城到豺山往返可以径达,说明豺山近在平城大同。又云“北巡”,则其在大同的正北方。豺山又是漠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其北通参合陂,西达善无北陂,南下可到平城。其具体位置又在参合陂东岸的西南方向。参合陂即是今察哈尔右翼前旗境内的黄旗海,善无北陂即今凉城县境内的岱海,则豺山位置指向今丰镇市郊饮马河东侧的薛刚山。薛刚山在清代乃至民国时期尚有古寨遗存,该遗址正厅还发现有北魏时期的绳纹砖、布纹砖。该地还有灵泉一处,风景绝好。故可以断言薛刚山就是北魏时期的豺山。豺山周边的青牛山是饮马河源头附近的牛心山。罽岭就是今丰镇市城区东北方向上的平顶山。 相似文献
3.
赵杏根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9-11
吴昌龄杂剧《花间四友东坡梦》写知识分子入世与出世的矛盾,最终以出世思想胜利为结局,是元代知识分子入世思想幻灭、出世思想滋长的一种反映,这自然与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生存状态不佳的严峻现实有很大的关系。李寿卿《月明和尚度柳翠》以神仙度化剧的模式,宣扬了消除俗念、超越生死轮回的佛教思想。此剧又为后来的戏剧作家、小说作家所改编。 相似文献
4.
王静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3):130-133
元代设有会同馆作为专门接待入京朝贡的周边四夷使节的客馆 ,它的设立对发展元与周边四夷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会同馆也是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建制的组成部分 ,在制度方面 ,承前而启后 ,具有一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永忠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9-31
袁桷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他的山水田园诗较为出色,善于描摹事物,特别是声音,诗歌中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6.
黄阿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76-80
明史学界对于《明史·职官志》记载的明代都察院更置于洪武十五年的说法,深信不疑。事实上,明清史籍关于明代都察院的更置时间,至少存在洪武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三种说法。对于洪武十三年说,由于文献存在明显的记载错误,不足为据。在洪武十四年和洪武十五年两种说法之中,运用反证法,考证明代都察院应该是更置于洪武十四年,而非洪武十五年,都察院时最高长官为监察都御史,而不是监察御史。 相似文献
7.
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导致元僧诗文献散失;文献散失,直接后果则是对元僧诗的忽略。两者互为因果。元僧诗文献研究可以证实:元代僧诗相当活跃;宋元之际士人出家与科举不再实行有一定关系,主要是出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迄于元,诗僧是受到南宋江湖诗派影响明显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李笑莹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5):29-31
《瀛奎律髓》是元人方回所编的唐宋两代律诗的选集,对学习诗歌创作大有裨益,故成书之后,版刻甚多。明代后期至清代的版刻情况,今天所能见到的文献材料较多,研究者也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对其早期的版本情况,学者们争议较大。本文搜集、整理了有关《瀛奎律髓》元代版本情况的资料,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元代成书之后,本书或有版刻,但早已不传;而今人文中所提到的“元刻本”,其实为一明代刻本。 相似文献
9.
蒙元"义绝"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代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1):38-41
尽管从《元史》、《新元史》中未能检索出“义绝”一词 ,但涉及义绝的律条却并不鲜见 ;在《元典章》、《通制条格》等文献中更检得为数不少明确定性为义绝的事例、案例 ,及其所依据的诏制和条格 ,表明蒙元代有关义绝的法律制度 ,在沿袭唐宋金律基础上 ,颇多创新 ,司法实践中适用义绝之制并非个别现象 相似文献
10.
1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
《唐诗鼓吹》是一部特色鲜明、影响甚大的唐诗选本,从元代流传至今,版本错综复杂。元明时期《唐诗鼓吹》有两种版本系统,即郝天挺注本和廖文炳补注本。元刊郝天挺注本有浙省儒司刻本、麻沙刻本、刘氏日新堂刻本、冲和书堂刻本、积善堂刻本,明刊廖文炳补注本主要有郑世魁新刊《唐诗鼓吹注解大全》,这几种版本分别体现了浙本和建本的刊刻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钱成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
以吴嘉纪为主体的淘上诗社,是清初泰州遗民诗群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团体。借助于对地方文献的深入挖掘,可以对该诗群的形成背景、主要成员、形成与消亡的时间、诗学渊源、家族特征与独特诗风进行详细考证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分析出该布衣遗民诗群的独特地域文化意义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