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身传播是近来传播学研究的前沿话题之一,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人与技术的关系、离身与具身观念以及推进传播学研究的革新等问题进行相对宏观的理论探讨,而健身App的运用作为当前最能体现“心智、身体以及环境三者一体化”的具身性媒介实践的典型经验,亦得到了一定关注。本文通过对三款主流健身App用户的实证观察与访谈,从“健身打卡”和“社会交往”讨论了其如何通过具身性的媒介实践完成身体问题的自我建构。分析了用户一方面定期使用健身App,将直接的身体经验转化为即时直观的媒介呈现,进行主动的自我身体记录与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在健身App中的社交行为,建构认知机制并相互影响,将群体标准与自我标准进行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围绕诗歌意象问题,长时期来形成了一系列的纠结,亟需梳理。"意象"作为诗的本体性范畴,其确切的界定应是"表意之象",作用在于表达人的诗性生命体验。意象不应当混同于诗中名物,表名物的词语有可能产生表象,但难以揭示人的情意体验;只有在表象的关联与组合中构筑起张力,让诗人的活生生的感受得以在某种程度上显露出来,意象始能成立。诗歌意象的构成材料亦不限于物象,举凡事态、情状、理致都有可能用为意象,从而体现出意象艺术在古典诗歌中的普遍适用性。而由意象向意境的延伸,即从"立象尽意"进入"境生象外",更标志着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的自我圆成。  相似文献   

3.
西周春秋时期"鸱鸮"意象群生成过程中,创作运思由"内化"向"意化"浅层结构模式的转变,文本叙述由"言"向"意"表层结构模式的转化,实际上就是这一特定物象及其相关事象不断功能抽象化与象征符号化的演进历程。就创作客体而言,主要是社会政治制度演进与政治生态演化,促使深层结构模式中的文化特质、文化模式、文化风格发生变迁。就创作主体而论,生发于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对客观物象或事象的反思性判断,进而寻找物象或事象与心象之间的共通性,通过移情与涵养的审美心理机制将物象情感化,致使物象或事象超越了具体时空、暂时经验、个体体验,获得了类属化、本质化、哲理化的新能指,从而具有了公共性和普遍性特质。  相似文献   

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并融入大学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认知与反思割裂导致遗忘历史、个人体验缺位导致迎合潮流、实践场域封闭导致脱离现实等一系列问题。具身认知理论通过具身模拟、具身体验、身体图式三个要素,能够实现增进文化认同、传承文化技能、弘扬文化精神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关注活动设计、引领素养发展,变革课程形态、体验沉浸教学,拓展学习时空、增强文化自信”的解决路径,以探索大学校园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进路,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5.
课堂传播的生成性特征决定主体对知识的接受与内化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在多维创新中实现主体知识目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其生命热情与人生体验,以生成性教学策略充分实现课堂传播的开放性和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其知识目标的动态实现。  相似文献   

6.
试论知识的建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认知主体在一定认知情景下的建构结果。知识的建构过程存在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互动”和认知“主体与社会文化情景互动”这样同一建构过程的两个方面。知识的建构机制,就是知识的建构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与认知对象、社会文化情境之间的互动机理。其实,这一互动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认为主体的“个性”选择和社会文化情境的“社会”选择,“个性”选择存在着认知主体的“自由创造”,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就是任意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传统二元框架中的自我概念是把自我作为一个既定的和完成的主体,探讨理解主体的自我认知和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将有助于超越这种概念,进一步发现理解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建构,从而能够深化理解发生过程的本质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具身化”作为当前身体研究的核心概念,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因各学科对“具身化”在认识上存在观点分歧,相关成果在经验解释的精确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等方面面临着质疑和批评,所以从整体性角度推进“具身化”理论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其中,英国社会学家克里斯·希林提出的“肉身实在论”为各种研究思路寻找到交汇点,初步建构起整体性“具身化”理论的雏形。未来的“具身化”理论研究可从建构取向、生成取向和互动取向三方面继续澄清身体的生物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联,进而探索一条“超越二元论”之外的理论进路。这需要加强中国本土“具身化”自主知识的探索,为中西方“身心一体”与“身心二元”文化观念提供鉴照和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9.
作为源于物质世界的艺术意象,能借助艺术语言物化为艺术形象,物化为艺术作品.艺术语言不仅能够以语言符号的物质形态存在,而且能以语言表象(意象语言)的精神意识方式存在于艺术家的头脑中.论证意象语言存在的事实有助于我们走出扩大艺术意象内涵与外延以及艺术意象向艺术语言单向转化的理论误区,确立艺术意象的本体身份,及艺术意象和艺术语言之间存在的双向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隐喻构建的认知主体在构建隐喻时需要充分调取其世界知识、文化模式、人生经验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对各输入空间中的信息进行表象、特性或内在结构的求同性关联或新创,经过比较、分析、判断、筛选等手段,留存源域与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最能体现认知主体意图的相似点,在此基础上,认知主体将各输入空间共享突显特征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事件和认知图式,完成隐喻意义的建构。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在诗作《告别辞:莫悲伤》中创造了一系列独出心裁的奇特隐喻——"别离是死亡、地动及圆规复圆",这些隐喻意象相似点的挖掘和构建主要取决于认知主体及隐喻的映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学建构方法论是指在理论建构过程中主体所采纳的一种协调中西文化要素及理论内部构件的一整套方式与法则.在中国现代诗学建构中形成的方法论包括以西释中、移花接木、镜像互观、摹西制中、西体中用和以中化西,而收获了悲剧诗学、意象诗学、节奏诗学、人格诗学、情本体诗学以及兴辞诗学.方法论蕴涵着学术伦理,体现出建构意识,同时与中国古典文化精神有着隐秘的关联,支配着对西方文化的取舍立场.  相似文献   

12.
"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一个关键性环节,主要描述人类通过自我误认而逐渐失去真实自我的过程.本文力求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电影及其他影像媒介与"真实"世界之间关系的简要分析,指出"镜像阶段"只是个体完成的第一次自我认知和自我构建的过程,而通过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则使个体又开始了新的第二次自我认同和自我构建.  相似文献   

13.
郑晓君  彭佳 《学术研究》2023,(6):160-167+178
景观社会借助单一的视觉媒介,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从人身体的共感中分离出来,以视觉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单向度符号传播支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媒介和身体之间以及身体的不同感知渠道之间形成了相互竞争的紧张关系。生物艺术重新回到身体媒介本身,在以身体为主导的媒介融合中建构起参与者与其他生物体肉身交互与感知转化的情境。这不仅让人以具身的、整合的方式接近其他生命体的经验,还借助新媒体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转码/再建码功能,让作为符号主体的参与者在“位置之外”转化性地进入作为他者的其他生物体的意义世界,去模拟、体验、表现和重构不同的符号过程,由此拓展人体验和认知的边界,破除景观的幻象。  相似文献   

14.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一个关键性环节,主要描述人类通过自我误认而逐渐失去真实自我的过程。本文力求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电影及其他影像媒介与“真实“世界之间关系的简要分析,指出“镜像阶段“只是个体完成的第一次自我认知和自我构建的过程,而通过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则使个体又开始了新的第二次自我认同和自我构建。  相似文献   

15.
审美意象的生成是审美体验的结果,同时也是我们内心生命的真正显现。这种显现就是敞亮,就是去蔽,就是发现,亦即在对象中发现与敞亮自我,在自我中发现与敞亮对象。如果说单纯的“象”、“物象”只是“拟诸形容”的结果,如果说意象的产生是主体对对象的意向性活动的结...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知识生产的意义生成并不只存在于文本及表征系统中,也存在于非表征性的具身实践、特定情境、媒介惯习、情感、需求及动机等的交互耦合中。表征与非表征协调作用,构建了网络知识生产的完整意义。非表征文化为网络知识创新提供了新的实践切入点。认知主体与环境、物质化媒介、知识平台等构成彼此关联的共同体。在离身与具身认知交互视域下,网络知识生产传播应从关系性体认入手,以实践中的认知主体为核心,通过知识生产观念转变、知识关系网络重塑和知识服务升级重构网络知识生产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17.
不论是进行核心素养的教育还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堂教学都被认为是主要的阵地和发展的方向.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将课堂分为三个主要的环节:教师理论讲授—知识吸收内化—分小组进行讨论.虽然教师可以讲授重新建构知识的框架体系与教学的重难点,但是教师不能面面具到要有留白,要留给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进行学习的自由空间.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课堂自主的探索进行学习,通过复习旧的知识探索发现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吸收内化.对分课堂教学的模式是科学的教学模式,是有助于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理论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自我认同与底层社会建构:迈向经验解释的中国农民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底层社会的建构过程是多种社会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行动双重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主体身份确认、建构和类别化的过程.农民工自我认同与底层社会建构的过程体现在:制度安排和身份认同的困惑与代表传统文化的传统乡村的脱榫及自我认同的文化缺失、社会关系网络的隔离与自我认同的重新定位,个人认知结构、语言结构和方向感的丧失以及感受到的认知紧张和情感压力;农民工自我认同与底层的主体建构过程则体现在:在"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抗争过程中的一种空间实践与再生产过程,即通过空间的营造来实现一种防御性认同、一种弱者或在边缘建立的认同、一种"主体性空间"边界的建构策略与自我认同建构策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揭示了背景知识在翻译活动中的不可或缺性,体现了译者在这一交际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原则探索美国影视剧的字幕翻译,有助于进一步将译语接受者的百科语境知识融入翻译过程,加深译语接受者对影片内容、影片搭载的原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翻译,也有助于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将自己的认知体验融入到影片赏析中,对影片的理解也就更为透彻。  相似文献   

20.
知识内化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尝试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提出知识内化的概念:知识内化是外部新知识经过主体(学生)通过一系列智力活动重新组合转变成其内部的知识。知识内化是通过认知结构、同化与顺应、元认知等心理机制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它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