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由土地革命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转变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一重要举措符合全民族共同抗战的需要,同时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国统区、根据地三类不同地区实施的土地政策各有不同,日本把沦陷区作为补充基地,疯狂掠夺土地和资源,维持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国统区的土地政策是集中全部力量,赢得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施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不改变土地所有权,仅改变土地使用权,地主少收租,地主和农民达到了一种平衡关系,共同为抗战努力。最终,上述三类地区土地政策都是为了战争需要。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我党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开始执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后期向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转变。但由于党处于幼年时期,并犯了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使党向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转变遭到夭折。党在这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对我党土地政策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因此,有进行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制定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这种政策,对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曾在各农村革命根据地普遍实行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的土地政策,这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最彻底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土地立法的演变过程可概括为 :对“没收地主土地”的否定之否定 ,即没收地主土地——减租减息——没收地主土地。改“没收地主土地”为“减租减息”的基本思想是 ,争取地主、富农等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 ,一致抗日 ;同时注意对封建土地制度的严格限制与削弱。变“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的基本思想是直接的反封建。一句话 ,无论是党的策略路线转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法制 ,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立法 ,始终体现了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和提倡“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解决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行的土地政策,是用暴力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制定和实行的则是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重大转变,对于促进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  相似文献   

7.
试论陕甘宁边区的减租减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它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有着根本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让步。但是这种让步是当时国内国际环境和抗日战争所必需的。陕甘宁边区是最早实行减租减息的根据地。由于比较普遍、比较认真、比较彻底地实行了减租减息,又保障了交租交息,从而调动了广大群众参加抗日斗争和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保持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安定了社会的生活,使边区成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和巩固的战略后方。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农民及地主思想行为各异:共产党为了救中国必须依靠农民,发动农民;农民为了经济上翻身必须推翻地主的统治;地主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必定发起反攻。但基于抗战需要,从国家利益出发,以共产党为核心,三者还是结成同盟,形成了一个"异质共同体",也恰似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三农"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为坚持持久抗战,晋察冀边区党和政府推行减租减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逐步完善农村负担政策以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实施一系列兴农政策以振兴农业,大力发展合作事业以繁荣农村手工业和家庭副业.通过上述一系列"三农"政策,晋察冀边区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日渐繁荣,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思想的演变和深化。从这一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上的成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中心点是减租减息 ,抗战结束 ,直到中国共产党 194 6年 5月 4日 ,颁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前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基本点仍是减租减息 ,“五四指示”明确坚决批准农民的土地要求 ,但在没收地主土地的方式上仍与土地革命战争 (十年内战 )时期有所不同 ,体现了政策的过渡性。直到 194 7年 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正式明确规定 :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样 ,《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但肯定了“五四指示”时提出的“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 ,而且改变了“五四指示”中对某些地主照顾过多 ,“一般不变动富农的土地”的规定。此外 ,中国共产党在这期间还首次提出了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 ,认识到解放生产力仅仅只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把土地改革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的财政经济政策即是取消旧的捐税和摊派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以减租减息作为党在抗日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重新规定统一的累进税 ,重新设置新的农业税制 ,即征收救国公粮。这一措施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略南京与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最高当局全力实施对华武力征服与战争恐怖威慑的殖民政策,以迫使中国军民与中国政府畏惧与屈服,达到以战迫和、实际是以战迫降之目的。但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持久抗战面前,日本当局的殖民政策从占领南京那一天就开始破产了。日本当局不得不陷入他们所极不情愿的对华长期战争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历史证明,南京之战与南京大屠杀,既是日本最高当局对华推行武力征服与恐怖威慑政策的最高峰,也是这政策走向失败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不仅受到本国的经济制度、行政结构、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它也受到本国意识形态的影响。抗战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美国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国家利益,制定了不同的对华政策。先后采取了中立观望、援华制日、联合作战政策。中立观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为;援华制日、联合作战政策增强了中国的抗战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国民政府对美国的依赖。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关税、盐税等各项商业税收锐减,田赋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之中尤显重要。1941年4月初,国民政府接管各省田赋及土地陈报,并推行田赋征收实物,以解决战时财政问题和粮食问题。土地陈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本在综合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1945—1949年共产党所倡导和推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平分土地政策等内容,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20世纪上丰叶中国3余年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这是研究中国土地政策发展史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土地政策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李鸿章在与列强打交道过程中 ,觉察到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及潜在的威胁 ,构思出以防日为主的水陆防御体系的海防思想 ,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海防建设。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 ,李鸿章却执行了与自己海防思想和海防建设相悖的保守战略 ,放弃制海权使中国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从而导致战争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7.
战后 ,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的方针成为中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严重障碍。在抗战胜利前后赫尔利公开声明扶蒋反共、不与中共合作的时期 ,中共对以赫尔利为代表的美国政策进行了公开的揭露和坚决的斗争 ,但仍留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而且斗争的主要锋芒是对蒋而不是对美。在杜鲁门发表声明、马歇尔使华之后 ,中共提出“有时也可中立美国”的策略思想 ,争取美国执行“中间政策” ,赞助中国搞联合政府 ,不干涉中国内政 ;并曾提出与美国发展经济合作关系的方针。在美国提出“军事援华”法案、进一步公开暴露其助蒋内战的立场之后 ,中共坚决揭露其对华政策的“虚伪性、帝国主义性与残酷性” ,直至公开宣布美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一方面作好对付美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准备 ,一方面仍采取慎重态度 ,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中共对美采取的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是中国革命得以胜利推进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60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一曲响彻云天的爱国主义赞歌。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派政治力量、各阶层爱国人士,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独立,空前团结一致,共御外侮,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中华民族虽饱经日寇蹂躏而终未亡国,其根本原因,乃是因为在中华大地上始终高扬着一面任何敌人都无法摧毁的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9.
北进、南进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和争霸世界的战略。中国的抗日战争使日本北进苏联的战略图谋彻底破产;推迟了日本法西斯南进的步伐,减轻了美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压力,在日本冒险南进之后,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着日本陆军的主力和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战略攻势,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日本近代学者福泽谕吉既是日本思想界的资产阶级启蒙大师,也是日本鼓吹强权政治的狂人。在甲午中日战争前,他先后提出了"东洋盟主论"和"脱亚入欧论",大肆鼓吹"国权扩张论";同时还竭力叫嚣"武力侵华策",企图通过对华侵略战争谋求日本在东亚的霸权。他的对外扩张言论紧密呼应了明治政府的军国主义"大陆政策",他因而成为日本推行东亚近代殖民主义扩张路线的主要鼓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