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银行经济效益原因探析余华英,罗来明1、对银行效益认识不一致。如何提高专业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问题至今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专业银行的利润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与监督管理职能有冲突,由此担心银行在讲自身的经济效益时会影响社会效益;怕因明确专业银行利...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使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换,成立政策性银行,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本文仅就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银行过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些探讨。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面临的难点专业银行能否顺利向国有产业银行转换,取决于专业银行自身的内部素质和塑造这种机制的外部环境。其难点主要有:1.产权关系不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步履维艰。目前,我国专业银行是主体单一的国家所有制,产权关系模糊,法人资格缺位、资产责权不明、所有者与经营…  相似文献   

3.
专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内容必须反映为两个层面:一是银行投入和社会产出关系的经营效益,称为银行的宏观经营效益或社会经营效益;二是银行投入与银行产出关系的经营效益,称为银行的微观经营效益或自身经营效益。一般说,专业银行两种经营效益是一致的,因此,如果单个的银行经营活动具有效益,那么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活动就具有效益,这就要求专业银行只有重视自身效益的提高,才能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很多,领导体制不顺就是其中之一。从社会学角色理论、组织理论角度看,企业领导体制不顺的主要症结在于企业党政关系上,即企业内部党政角色定位不明,角色的权力责任职能相互交叉,分配不当。传统计划体制下,国家权力无所不及,政府职能极度膨胀,所有社会单元都直接受控于国家机器,失去自己独立的角色地位和自主意志。国家(政府)与社会一体化,政府与各种社会组织的界限消失,社会生活打上行政、政治的印迹,社会被同化于政府。政社不分在企业表现为政企不分,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是国家进行社会动员与控制的工具,政府可以任意干…  相似文献   

5.
专业银行商业化的难题与抉择刘开云李乃君一、商业化:专业银行改革的目标长期以来,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而是政府部门的附属。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资金的运行,都由政府的计划统揽起来,所以企业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同样,银行也不是...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为,要实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需要理顺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理顺银行商业化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银行商业化是指现有的专业银行发展商业性业务,或将原有的部分业务转化为商业性业务。而商业银行是指以盈利为目的,实  相似文献   

7.
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难点(一)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难以分离。一是划分两类业务的标准难以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和事权是不完全一致的,加上重点项目、基础产业同关联的项目和产业之间,边界往往不十分清晰,故造成两类业务范围难以科学界定。二是目前专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业务量太大,划分起来涉及面广,不易操作。三是已形成的政策性业务亏损难以落实。(二)代理行政职能难以卸掉。首先,国家专业银行是目前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对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它的这种作用具有国家银行性…  相似文献   

8.
专业银行亏损根源及对策的探讨龙世峰目前,各专业银行经营效益很不理想,亏损面越来越大,亏损额日益增加,有的县市专业银行已无一盈利,且从短期来看,减亏扭亏的目标还难以实现。专业银行产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现行存贷款利率倒挂,银行利差减少。2...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缘由经济决定金融。现行的二级银行制度(即中央银行与经营性银行分设的体制)是对原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银行体制的突破。在二级银行制度下,中央银行的任务是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活动,负责制定全国的金融方针、政策和基本制度,统一管理全国信贷资金,掌管货币发行,指导和监督国有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等。各专业银行则成为专门从事具体金融业务的银行,构成我国微观金融营运的主体。这种二级银行制度,是在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同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背景下产生的,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及内在矛盾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实现“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建立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把专业银行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而建立政策性银行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环节。关于中国经济生活中是否需要政策性银行问题,经济理论界特别是金融理论界,已经论证探讨了好几年。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1.
改革以来,随着大一统银行体制的解体,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在这一体系中,专业银行充当着主体。然而,从这几年的改革实践看,专业银行由于在产权制度、行为目标、业务范围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既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的过程,也是新型的商业银行重新分割或占领市场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专业银行靠政策的分工,各自有相对封闭的服务领域,或者说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形成了彼此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这些相对固定的群体向对应的银行机构提出比较单一的金融服务需求,其中相当大的业务往来是政策性的,靠政策的纽带来维系范围较窄,层次较低的经济关系。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一方面表现为金融压抑状态:金融体系不健全;信用工具不完备;调控手段不科学;机构网点不发达;货币作用不充分。一句话:银行没有办成真正的银行。银行机构的拆拆拼拼、分分合合,表现了认识的误差和发展的曲折。另一方面,四家大的专业银行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对中国金融的垄断。无怪乎有识之士认为:中国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金融经济,银行“感冒”,企业就会“咳嗽”。由于以上特征,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对银行有很强的依赖性。银  相似文献   

13.
银行结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涂进目前银行结算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专业银行缺乏内在的约束机制。部分银行结算人员素质不高,执行结算纪律不严,对《票据法)了解不深入,由于银行结算业务可以带来无偿占用资金的好处,少数结算人员对票据结算也存在一定滞...  相似文献   

14.
西方商业银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十分注重银行形象的培育和塑造。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是专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受体制影响,银行形象的塑造受重视程度不够,且很不完善。现在按市场经济和金融改革的要求,国有银行要办成商业银行,就必须打破传统格局,提高认识,尽快塑造一种能促进自身发展、体现商业银行特色的新型企业形象。这既是当前创办规范化商业银行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商业银行生命力和社会信誉的有效手段。一、商业银行企业形象的含义和重要性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一支新生力量,与专业银行相比,在…  相似文献   

15.
垂直管理是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和行政权力配置,调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央收权促使了垂直管理的兴起.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中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等问题,因此,必须对这一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构建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借以达到二者协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目的,是优化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与企业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银行离不开企业,企业也离不开银行(本文所指的银行主要是专业银行,下同)。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借贷关系,也就是资金供应关系。这种关系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以后越来越突出。如何处理好银企关系,本文拟进行探讨和研究,以解决银企关系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对我国银行改革的启示李全鑫(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专业银行向商业性银行转变已成为必然。如何把国有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性银行,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美国的商业性银行进行...  相似文献   

18.
整顿结算秩序加速资金周转吴学艺,杨朝晖结算秩序是否根本好转,汇路是否真正畅通,直接关系到社会资金的周转和经济的正常运行,上饶县人民银行在上级行领导和专业银行的配合下,充分认识和发挥银行结算的职能作用,一手抓结算改革,一手抓结算监管,积极促进结算秩序的...  相似文献   

19.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矛盾曹庭珍,戴石坚,张新平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专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要实现这个转轨则急需解决以下矛盾。一、历史遗留下来的呆滞贷款的处理。目前,在几家国有大银行的贷款中,有不小的一...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已是大势所趋.专业银行融资手段是否创新和运用直接关系到银行体制改革能否顺利地整体推进这一基础而又现实的问题.在此,笔者想就此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