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地属性状况,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构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包括乡村外围吸引力、乡村可进入性、乡村资源、乡村设施和乡村性五方面,并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其权重分别为0.042、0.085、0.292、0.046、0.535。最后以安徽宿州和安庆岳西为例,实证分析,两地乡村性指数和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值分别为7.56、6.72,8.15、7.48,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西安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乡村旅游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西安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开发出了许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型乡村旅游.在分析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参考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建立针对西安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体系.并选择典型的西安乡村旅游景点进行实证评价研究,以期为西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典型的西安市长安区、咸阳市淳化县、杨凌示范区和宝鸡市岐山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资料并借鉴前人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县域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作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长安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可进入性较强,其乡村性较差;淳化县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力与乡村性较强,可进入性较弱;杨凌区可进入性和设施完善性较强,但缺少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资源;岐山县的乡村性最强,其乡村旅游资源吸引力及设施较差。乡村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定量评价能够明确不同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劣势因素,此种分析研究有助于区域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旅游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较好的成绩,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环节,自然型农事活动、农村的人居环境等各种旅游资源的凭借要素应得到综合配置.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开发规模小且档次低、产品开发程度粗浅、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等资源利用问题;提出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对资源进行因人而异的开发,需要构建核心产品域、辅助产品域、扩张产品域三个层次的产品体系;促进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选取AHP-Fuzzy法对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评价分值为6.057分,属于有潜力开发范围。五龙背镇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根据对该地区的调查评价结果分析,指出五龙背地区在地热资源开发上的不足与开发方向的偏差,五龙背镇应当重点建设温泉水资源项目,突出旅游地的康疗保健功能,同时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提升乡村旅游服务的档次。  相似文献   

6.
辽宁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价值功能好,地域差异明显,资源品位高。依据旅游资源相似性、地域上的完整性、中心城市及主导因素等原则,可把辽宁旅游资源划分为4个一级区,15个二级区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资源评价是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重要基础。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个体品质评价、资源系统评价和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区域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乡村旅游目的地,然而我国乡村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缺乏完善的指标体系。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核心价值理念包括乡村旅游乡土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及乡村旅游成长能力四个方面,通过构建1个目标、4个系统、14个要素及44个指标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打分法,对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赋予权重,并设定评价标准,可以很好的对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旅游规划的基础,我国现有的多种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由于缺少系统化的研究,在以规划为导向的应用中存在着分类概念不清、使用混乱,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不紧密,忽略资源整体价值,评价结果参考价值不高等制约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缺陷和问题。通过对我国旅游规划界中现行的几种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旅游资源整合评价是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新趋势。这种基于旅游规划导向,从系统学和关系论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是旅游资源分类方法的新视角,是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度旅游规划、操作性强、参考价值高的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生态化程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涉及到目的地诸多要素,形成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复杂生态系统.它的健康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更好的发展.借鉴层次分析法将乡村旅游生态化程度分为3个层面的21个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其权重,并采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具体评价.在具体的旅游目的地,进行生态化评价需要进行信息搜集、代表选取、数据处理和具体评价四个过程,评价结果可用于目的地之间的横向比较或同一目的地的纵向比较,以利于目的地生态化程度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在对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定量与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古城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的重点开发规划,并从保护规划、交通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方面探讨了商丘古城旅游开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辽西地区农业人口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乡村旅游借以带动乡村经济,意义极为重大。但是,目前辽西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地域特色不明显、缺乏品牌建设、宣传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凸显地域特色,打响辽西地区乡村旅游品牌;明确辽西乡村旅游市场定位,加大宣传力度;变观光为休闲,加强辽西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等。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对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进行科学评价能够为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依据。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参考已有的分类标准,分别构建了物质型和非物质型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并以山东省文化旅游资源为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数学法,对其资源价值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山东省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总体较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拥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各地市之间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存在较大差异性和互补性。由此进一步探讨资源富集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错位、资源品质与资源价值的背离以及非物质型文化旅游资源的跨区域传承和传播现象,为实现以资源互补与高效利用为前提的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直接威胁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状况、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特点及省情,提出了打造五大乡村旅游区,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开发设想,为促进山东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山西省 5 8个旅游景点 (区 )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评价 ,并根据得分值对山西旅游资源按国家级、省级、县市级三个等级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6.
株洲市乡村旅游环境破坏较严重,开发层次较低,产品单一、雷同,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肤浅。要发展株洲市的乡村旅游,应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注重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加强对本地乡土文化的传承,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大部分集中于以岳阳为中心的东洞庭湖风景区,而以益阳为中心的南洞庭湖和以常德为中心的东洞庭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非常有限。故从“大洞庭湖”的角度出发,应以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为对象,综合考虑湖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优化空间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关于辽西旅游形象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西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及其地理、经济、文化等环境状况的一体性,为其确立辽西总体旅游形象提供了可能。辽西旅游形象定位应以人文旅游资源为首选要素,采用空隙个性定位法,以富于独特性、神奇感和吸引力的“走廊文化”为最佳定位方案,进而为辽西旅游开发提出新要求,开启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旅游学角度对齐齐哈尔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其开发条件,发展优势,力图对齐齐哈尔旅游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湖南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分级 ,并对湖南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 ,以期对湖南省旅游资源作出科学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