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试的大幕拉开了,在这场演出中,求职者就好比演员,他们总希望在面试时把自我才能和魅力完美展现。一场“演出”,除了需要“演员”的实力外,面试策略、技巧也是保证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成才与就业》2014,(Z3):78-83
不少用人单位的面试官反映,现在很多青年学生在面试中的回答惊人一致并且有"套路",让人觉得"很不诚恳"。比如让求职的学生回答"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个问题时,很多同学的回答为:优点是"认真细心",缺点是"对事情太认真,以至于有时候有点纠结"。还有一些学生为顺利通过求职面试,会事先学习所谓的"就业圣经""面试技巧";在回答面试官的提问时,他们会刻意按面试官的喜好来回答并展现自己。如:本来好静的同学极力表现得开朗外向,喜欢独自工作的人硬是装作团队精神很强,擅长执行而不是做决策的同学却说自己的领导能力如何受人赞赏……这真的是面试者的"本色"吗,还是经过了一定的"包装"?对此,你怎么看,你是否考虑过"本色求职"这一问题?如果你去面试,你会怎样展现自己;如果你已有一些面试经历,你是怎么表现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人都经历过难以忘怀的面试过程。平心而论,在面试这个平台上,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面试官有随时拒绝我们的权利,我们却没有选择面试官的权利。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呢?我们不妨也给面试官来一次"面试"。给面试官面试,要看清面试官的性格特点,根据他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面试官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初出茅庐型。初出茅庐的面试官大多会在面试的第一轮把关,一般情况下,他们的表现是循  相似文献   

4.
对于求职面试者来说,企业如何开展面试是他们最关心不过的问题了。为此,上海浦东金桥职介所近日开展了一项"企业如何开展面试"的专题问卷调查,参加调查的企业包括金桥出口加工区内的柯达、西门子、日立、联想等三十余家用人单位,问卷就生产制造类企业在招聘员工及基层管理人员时的面试内容、标准及面试官的评价和建议等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面试礼仪     
面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正式“演出”前,你一定要记住这么一句话:专业技能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培养,但要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不难,你在面试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展现个人的最佳魅力,让面试官在第一时间给你打下高分。  相似文献   

6.
<正>企业要招到合适的人才,面试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但面试并非面对面谈话就可以了,不管是应聘者还是面试官,都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从面试官的角度来说,要使面试效率最高,就必须在面试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而素质模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面试试题以及面试评价表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应聘过程中,面试无疑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面试就像是一幕舞台剧,尽管只有面试官和求职者两个角色,可这场戏的剧情却千变万化。求职者竭尽所能向面试官全面展示自身素质、能力、品质等;面试官则通过各种方式来考查求职者的素质、能力和品质。面试既然是舞台剧,那么就要讲究策略,如何向面试官呈现最好的一面,是求职者应该好好思索的问题。准备充分、充满自信并且有始有终的面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先前笔试或是其他条件如学历、专业上的一些不足,从而能在与其他应聘者的竞争中获得先机,赢得面试官好感,直至最后应聘成功。  相似文献   

8.
思想分析是一种哲学践行模式。基于思想分析的面试是面试官与应聘者的一个深度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应聘者的隐性素质得以揭示。不同于传统面试,基于思想分析的面试其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其回答是由"理由—答案"构成。"理由—答案"构成被评判的整体。面试官所要检测的是,应聘者的理由是否合理并能支持其答案。通过苏格拉底式的连续追问,面试官能够检测应聘者的信念中是否存在矛盾,同时能够检测应聘者信念背后的价值观。理由能否合理地支撑答案以及连续回答的无矛盾性等,构成对应聘者隐性素质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9.
我在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工作,经常要主持面试。于是常会有人问我,面试官是否就是一份察言观色的工作。确实,面试官要在短时间内为公司挑选出最适用的人才,就必须通过"察言观色"来检验求职者的言行。但如果反过来说,面试中的求职者是不是只要看主考官的眼色行事,成功取悦主考官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坦白地说,  相似文献   

10.
正求职时面试是必需的,有些求职者被面试官一眼相中,而有些人即使成为"面霸",却依然等不来一张录用通知。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面试官不把橄榄枝抛向你,又是什么因素影响着面试官录用新员工的标准?企业人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决定不录用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被自己"出卖"了!没错,正是被自己"出卖"。有些求职者在面试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有嘻哈》节目的热播,Diss一下成了网红词。Diss是英文单词"disrespect(不尊重)"或"disparage(轻视)"的简写,表示为看不惯、轻视、鄙视等意思。这不,最近参加完几场面试,小玲便一直抱怨"面试官总在Diss我"。最近,小玲对求职面试有些犯怵,原因是在几次面试中总被面试官质疑跳槽频繁、职业目标不清晰。小玲开朗直率,当年刚从学校毕业时,凭借到位的现场应对获得不少面试官的认可,拿到了好几份offer。没想到,工作两年期间,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她更换了三次工作。再次求职时,却发现自己屡屡被面试官Diss。  相似文献   

12.
求职应聘,面试技巧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总有些人对面试技巧嗤之以鼻,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没有必要对面试细节关注太多,但面试官们都表示,当两个应聘者能力相当时,面试技巧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案例案例一: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应届生时,小李参加了面试,可是才几分钟就被淘汰。原因是小李在面试中十分紧张,回答问题时面红耳赤,面试前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也忘得一干二净……案例二:小王非常优秀,临近毕业有十分远大的抱负。因此,一般的单位给予的面试机会他根本不重视,马虎应付了事。他希望等待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好像迟迟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4.
精彩的提问,是画龙点睛之笔,将为面试划上圆满的句号。应聘者提问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身份提问 面试前最好弄清面试官的职务,要根据面试官的职位来提问题。如果你想了解求职单位共有多少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等,就不要向一般工作人员提问了。  相似文献   

15.
正没有人会反对工作是为了赚取报酬,但是往往"谈薪水"成为很多人求职面试时最难开口的一件事,尤其是对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而言。因为大家觉得,在宝贵的面试机会中"谈薪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给了用人单位一个拒绝你的理由。但在有些面试中,即使你一再避免"谈薪水",面试官还是会要求你正面回答这些问题。这时如果你还一再推脱,恐怕就会使自己显得软弱了。在谈薪水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首先,要注意税前税后。求职者要特别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说的月薪通常指税前收入,而求职者在谈及自己的薪资期望值时,通常指到手的收入。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距,薪酬越高,差距越大。因此在回答薪资期望值时,求职者有必要与面试官讲清楚这个  相似文献   

16.
孙炯 《成才与就业》2014,(Z3):58-59
正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常发现很多求职者在面试前不知该如何做准备工作,而且越是缺乏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越是对此茫然不知。面试实质上是求职者与面试官的一个沟通过程,沟通内容自然不可能天马行空,而应是有针对性和局限性的,因此面试前的"功课"也完全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学会分析捕捉信息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面试前的"功课"该如何来做。这是某招聘网上的一则广告(限于篇幅,只摘录岗位职责和要求部分):  相似文献   

17.
面试宝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试是整个求职过程中的关键,成败也许就决定于面试时短短十几分钟的表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面试就像一场演出,是求职者展示自我才能和魅力的过程,演得好则可以找到一份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演得不好则可能黯然退场,一切也只能重新开始。当然,这场演出只要准备充分,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8.
面试巧用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公认的名言。在面试时尤其要注重眼睛的特种功能,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眼神向人表述自信,另一方面察颜观色,以化解面试中的尴尬。眉目传神热情自信眼睛会比你的嘴巴更快地更直接地反映你的心理。一个真正的演员都会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那是他们职业训练的结果。你虽不能像演员一样眉目传神,但可以  相似文献   

19.
面试的工具是语言,面试时的语言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语言,—种是肢体语言。 口头交流,是面试官了解应聘者对应聘工作的态度以及处理事务能力的常用语言,也是企业识别应聘者全面素质最简便、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言语是思想的衣裳,完全可以展现—个人的品德好坏及思维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身经百战的应届生们,自然不会放松对"简历"这块敲门砖的精雕细琢。虽然说简历的精美程度与实际能力并无直接关系,多数面试官也不会仔细阅读你的简历,但毕竟简历决定着你能否获得面试机会。笔者根据多年的招聘经验,给正处于求职调整期的毕业生们如下建议,希望大家在2015年的求职中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