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主张臣民对君主要恭敬、忠诚、竭力供养;认为父母长辈应当慈爱晚辈,而晚辈则应当孝敬、赡养长辈;提倡夫唱妇随,互相恩爱;坚持华夏应当安抚和教化夷狄.孟子则主张君行仁政,臣民敬忠;认为父子要重恩情孝慈,不要互相责备;提倡男女遵守礼规,互相爱护;强调华夏要严正地管教夷狄,维持一统.  相似文献   

2.
孔孟"信"德的共同点:"信"理上都强调仁包含着"信",内心忠实无欺,从义而行,言行一致;"信"是立身之本,立国之本,社会和谐之本;通过教与内省以达信.孔孟"信"德的区别点:在"信"理上:在仁与信上,讲心性与否,与仁并列高低之别;孟子讲信与"诚"相连,而孔子只讲忠;言必行,行必果与否的区别.在"信"的功利价值上的区别.在达信上,践习与养心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义利观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孟都重视仁义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但在面对"利"时,两人却有着不同:孔子很少谈利,凡事只问合义与否;孟子常立足于现实的考虑,肯定并追求一种对百姓、国君都有利的大利、公利.这种分野影响了后世儒者,为儒学的理想追求与功利考虑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
仁学是孔孟儒家学说的精要所在。本文试从两者学说中对“仁”内涵的阐述以及仁德的培养、“仁”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做出比较和辨析,以便于人们对孔孟博大精深的儒家伦理思想有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5.
孔子和孟子在道德起源、理想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说,孔子的道德学说为孟子的道德学说的阐发提供了理论原型,而孟子的道德学说则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孔子的道德学说。两者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儒家道德学说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6.
同本于济世安民、解民倒悬的宗旨,孔子、墨子皆反对战争,但不一味地反对一切战争,只是反对非正义之战。在这种相似背后,二者对于战争的伦理思考又有着巨大差异:孔子贵"仁"、尚"礼"而非战、慎战,墨子贵"兼"、尚"利"而非攻;孔子以合"礼"为正义之战,墨子以合"利"为正义之战;孔子尚"勇"结合儒家之"仁"、"义"、"礼"、"智",墨子尚"勇"结合墨家之"仁"、"义"、"智"。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扬弃孔、墨的战争伦理观,对我们今天树立正确的战争伦理观、指导军事实践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语言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就非常重视语言问题。一方面,先秦儒、墨、道诸家都肯定语言的媒介作用和工具价值,都重视语言对于现实的依赖关系;另一方面,儒、墨、道诸家因各自思想旨趣的殊异,在语言观上又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儒家的语言观是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语言观,墨家的语言观则具有功利主义和语言学的意义,而道家的语言观则是一种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语言观,具有超语言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论语》和《孟子》中,有许多关于交友的精彩言论。孔子提出结交"益友"、"君子和而不同"等观点,孟子主张"友其德",并强调反躬自省的态度。孔孟的这些观点对人们的交友观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广泛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尤其突 出地进行了国情比较、阶级比较、过程比较和理论比较。通过比较,总结经验, 揭示规律,阐述理论。毛泽东运用比较方法有如下特点:着重进行社会性质 的比较,把比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综合使用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古印度的因明、古中国的“墨辩”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是逻辑科学的三大源流。作者把这三大逻辑学说进行比较,从基本推理形式可相互贯通等四个方面概述它们的共同之点,从价值取向、对逻辑问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形式化程度、历史命运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分析它们的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1.
12.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是分析、综合到抽象、概括的桥梁,是揭示事物矛(?),把握事物内部联系从而认识事物本质之有效方法。 “要想认识自己,就必须把自己同别人比较”。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的这句名言,曾引起德国文豪哥德的共鸣,他在诗剧《塔索》中写道:“如果你认为自己失去价值,就把你同别人进行比较”。这里,比较成为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有效方法。当代西德著名比较教育  相似文献   

13.
联想和想象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人们的创造性认识活动中,起的作用就更大。但是,由于长期受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这种非理性认识形式,一直被排除在以往认识论研究者的视野之外,这是我们既有认识论理论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损失。既然联想和想象认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就应对其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质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哲学范畴,任何事物都具有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分;作为人类的特殊活动形式——创造认识,它的本质也具有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分,它的一般本质就是它和其它认识的共同本质(即它的能动反映本质),它的特殊本质就在于它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孔孟哲学和柏拉图哲学两种思想体系的现实目标、体系性质、特点、要求、内在矛盾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总结两种思想体系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上的差异,意在寻求中西方文化的中介点。  相似文献   

16.
在仁的界定上,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仁也",这涉及结构与内容,也涉及自然与社会.孔孟在仁上既有一致、又有区别.孟子的界定表明他对孔子思想有所具体化、又有所狭隘化.在仁上,应该由孟子向孔子回归.  相似文献   

17.
认识中国建设的特点,不仅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在认识中国建设特点的诸种科学方法中,比较方法是人们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人们往往是通过比较,运用各种类比来认识中国建设的各种质的规定性。但是,人们对于比较方法本身的认识还没有能够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去阐明它的多样性及其各种比较形式的多样性,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比较方法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才能作为一种方法去分析和概括中国建设的特点,才能显示它在认识中国建设特点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8.
儒、道、释三家囿于各自的哲学基础 ,在对音乐本质的认识上 ,立足点各有偏重 :儒家推崇理知 ,把音乐看作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 ,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 ,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而道家更强调音乐的自然特性 ,将音乐的本质虚无化 ,认为音乐实际乃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相辅相成的内觉视象的特殊形态。作为在长期发展中被中华传统文化逐步融合渗透的外来宗教文化的佛教 ,它对音乐本质的认识可以说是虚无中不失世俗的功利、空泛中蕴含精神的诱导 ,体现着一种追求神圣与肯定世俗的矛盾 ,最终不得不沉沦为一种宣教辅教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汉语词类主要根据词的组合功能与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进行分类。而英语的词多以词在句中的作用来分类。为了更好地运用词类,组成语言,进行交际,现将汉英词类作粗略比较。一、汉英词类语法特点比较汉语词的分类受汉字的历史渊源影响。汉字是方块字,多以象形、形声、会意字为主体,词的组合能力很强,一个词分别与两个不同的词组合,其词性就发生变化。英词仅以很有限的二十六个拉丁字母合拼成词,根据不同的读音表示各种词与词义,实际上它是以音辨义的拟声词,因此,英语词类附着性较差,词的组合比较灵活、自由。…  相似文献   

20.
(一)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不仅是毛泽东同志认识论的唯物论前提,而且也是毛泽东同志认识法的唯物论前提。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法是与主观主义的方法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概念、理论不过是人的头脑对外部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觉的反映。这一简单的唯物论常识要求人们只能从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去寻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