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利国家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调节作用并未消除两者间即相互依存又内在紧张的关系。资本主义离不开福利国家,但又不能与其共存。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间的这种双重变奏原因在于,市场机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而福利国家却使市场机制发生了扭曲。福利国家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再一次证明,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是不可能实现完美平衡的。中国不能固执于国家主义或者自由主义,而是应该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和分工,从而重新构建政府与市场间的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2.
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同时也是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内容。公平与效率二者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3.
一.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是有区别又有共性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是指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控,它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凭借其所掌握的各种调控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干预和影响行为的总和。(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的调节的内容。1.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基本特征,是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不足,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侧重于扩大或刺激有效需求,以维持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所绝对必需的市场条件,使得包含着“m”的大量商品能够完成从“W”到“G”的“惊险…  相似文献   

5.
李鸣玲  董雪 《经营管理者》2013,(4X):277-278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目标与任务,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厘清两者之间的界限,达到既限制了公权力的滥用,又使公权力保护了私权利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荆玉惠 《科学咨询》2005,(19):33-34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起点;商品包含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像是斤斤计较一些琐事.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镜下的解剖所要做的那种琐事.②马克思在这里既讲了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又讲了经济问题本身就是一些琐碎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现实存在的经济事实出发,要有兴趣、有耐心研究经济的琐碎问题.劳动和商品是研究经济问题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从劳动分工和社会技术形态来看,人类经历了采集和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现代经济;从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来看,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将来还会有产品经济;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来看,人类经历了原始共同劳动、奴隶强制劳动、封建依附劳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劳动.③人类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部人类劳动史.  相似文献   

7.
1.特色理论的科学性与思想认识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既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又对改革的前景、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自身的前途命运存在一定程度的忧虑。认为特色理论就是抓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招牌的资本主义等。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时代,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并存共处,“社”与“资”之间,既有彼此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交往的一面,如何正确对待姓“资”姓“社”的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能否迈开步子的问题,必须从理论认识上和实践操作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主义若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而它的发展却是近百年的事情,尤其是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又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一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伴随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增长,于是人们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产生疑问。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呢?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方面国家与垄断资本的关系日益密切,国家垄断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也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为错综复杂,有时也非常尖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10.
史璞 《决策探索》1995,(10):22-24
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及亏损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和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差别是不同国家的国民企业亏损的严重程度不同,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对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在本世纪初叶,社会主义由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变成了现实的社会制度,标志着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伟大历程的开始。1917年的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体破土而出,从理想变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从东欧到东亚、东南亚广大地区连成一片的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包围的局面,社会主义获得新的历史性胜利。在此形势的推动下,战后亚非拉100个左右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有四五十个国家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江泽民总书记对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又作了进一步的精辟论述,对公有制的含义、地位及实现形式等有关问题都给予了科学的界定和回答。这既坚持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突破了一些传统的观念,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上的飞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推动经济体制转变的思想基础。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如何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一、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系上去把握。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商品总是与市场相伴随的,只要有商品存在,就必然有市场存在。没有  相似文献   

14.
探索和确立中国建设新道路的历史进程,是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它科学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进程,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创造性的伟大事业,是一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赛。从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起到1976年,毛泽东进行了20年的艰辛探索,历史和实践已经表明,毛泽东探索的历史性贡献,就是为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基础。一、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阶段的探讨(一)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我们永别了。神州撼动,举国同悲,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悼念小平同志,无限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我深切感到,对小平同志最好的悼念,就是要继承伟人遗志,以实际行动悼念小平同志。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党的干部教育与培训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鉴于干部素质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矛盾,他把干部教育工作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来认识。他把“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既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矛盾,又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的制度优势。这一制度尽管还需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但是已经显示出它既有自我改革发展的生机活力,又有维护社会和谐的凝聚力;既有快速的社会动员力,又有协调的社会组织力;既有抓住机遇的敏锐,又有应对挑战的能力;既能积极开拓创新,又能自觉拒腐防变。这一些明显的制度优势,正是我们能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利条件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7.
周逸 《决策与信息》2011,(9):256-257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始终处在徘徊之中,而未找到“黄金模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自己的特征,具体体现在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政府与市场各自力量,改革中的权力流向,以及改革步调等方面。这些特征有其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探讨和谐社会的三个主要理论基础的起源。这三个基础我们认为:一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基础的治国稳定思想:二是270年前,从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著作《道德情感论》、《国富论》直至今天福利经济学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的治国思想;三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把不同时期的不同阶级和在此之上的不同理论基础进行辩证统一的分析,充分认识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以及存在的历史延续性。  相似文献   

19.
一、市场经济本身是否有阶级性?如果没有.那为什么又还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就其一般性来说,确实没有阶级性,它既不胜“资”也不胜“社”。所谓市场经济的一般性,是指市场经济的共性及其所体现的市场经济得以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以及它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在实践操诈中的通用做法。下面先着重从一般性上谈谈市场经济的含义和根源。第一,从一般性上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商品经济形式的关系。简明地说,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而运行的经济。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质。如果与社会经济的生产活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20.
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程明长期以来,人们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视为类似于短和长、小和大那样的一组反义词,二者之间是对立的、一方吃掉一方的关系,而不是可亲和的,互补的关系。这种传统观念近年开始动摇了。理论家们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如果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