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不仅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地热水……更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湿地文化、人文景观等文化资源。规划好、利用好、开发好、保护好这些文化资源,是发展经济实力和进一步提高大庆油化之都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提出“大庆石油人”是一个文化身份的概念,并对其基本内涵进行了具体分析。拥有强烈进取的责任意识是成为“大庆石油人”的首要条件;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是成为“大庆石油人”的政治特质;具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是成为“大庆石油人”的必备素质;做到严格自律是成为“大庆石油人”的道德要求;自觉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成为“大庆石油人”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3.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代表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关键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黑龙江和大庆的优势、劣势,找准发展的努力方向,闯出发展的新路子.对大庆,就是要开发利用好热、冷、湿地、草原、湖泊、农业绿色等资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和保护,加强草原、森林、河流、湿地、湖泊、海洋等自然生态保护."[1]以上一系列论述体现了当前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切关注,这其中也包含湿地生态.对于正处于转型发展期的大庆市来说,进一步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不仅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大有裨益,也将助力大庆打造"油城"到"游城"的亮丽生态名片.从法治视角出发,分析大庆湿地对城市发展重要意义,总结我市湿地保护面临的法治问题,探求法治举措,为大庆市湿地保护提供更为全面、具体、完善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实施“人才兴文”战略 促进大庆文化繁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兴大业,人才为本;文化繁荣,人才为先。要促进大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要充分认识“人才兴文”战略的重要性;二要了解和掌握大庆的文化人才现状;三要探索大庆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作出“大力弘扬大庆精神”的重要指示,并强调大庆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大庆精神,凝聚我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精神动力意义重大,一是在传承黑龙江区域文化中,大庆精神是集中代表;二是在黑龙江精神现代化转型中,大庆精神堪称典范;三是在整合黑龙江精神力量中,大庆精神是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与大庆可续发展高度契合主要表现是:生态文明与大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价值取向的相通性;时空境遇的必然性。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庆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优势是:坚实的工作基础;较强的经济实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庆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主要是:生态环境脆弱;水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困难;城市功能布局有待完善。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以生态文明为基点,构建经济运行体系;以生态文明为核心,构建政府管理体系;以生态利益为价值取向,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摘要]在大庆打造国际文化名城,要突显文化内核,即突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建设国际石油文化名城中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够实现石油文化名城的打造,大庆精神“走出去”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实现大庆精神“走出去”首先要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作为中国共产党七大精神之一的大庆精神在共和国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其次要用这种精神的本质告诉人们,大庆精神是一种崇高的人类精神,是人类的优良品质之一;再次要让更多的人能够在真正了解大庆精神的基础上,对于大庆精神产生认同感,最后实现对于大庆精神的主动传播。大庆精神“走出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大庆精神“走出去”作为民族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特殊范例,目的是在真正实现大庆精神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之后,以此作为研究基础,针对中华文化的不同特点,来推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从政治上进行“经营”,充分发挥和实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政治优势;从文化上进行“经营”,不断实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创新发展;从经济上进行“经营”,充分实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油田党委和油田公司命名的“新时期好工人”朴凤元和“刘备战班组”,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出来的新时期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好工人”精神,是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熏陶下孕育形成的,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同时,“好工人”精神作为大庆油田的时代精神,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奏响了高昂的时代强音,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不断赋予大庆精神新内涵重要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精神作为企业精神,只有不断赋予新内涵,才能使大庆精神继续成为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才能使大庆精神始终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做到“三个坚持”,赋予新内涵,才能保证大庆精神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大庆发展实际,全面落实和实践大庆精神,阐述和论证了大庆人对“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新认识,落实到大庆发展实际工作中,转化为推动大庆发展的强大动力,切实推进大庆实现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把“爱国”情怀体现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上,把“创业”激情体现到实现科学发展上,把“求实”精神体现到民生实事上,把“奉献”理念体现到“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城市建设目标上。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推动大庆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婺源的“文化生态”资源,既有种类众多,总体质量高的优势,如历史古迹、古村古建、名人与纪念地、民风民俗、文化艺术等等,也有文化生态资源分布不均,亟待整合的必要。 做好谋篇婺源民俗文章、布局婺源建筑蓝图、做足婺源民艺功课、深挖婺源徽商史实、整理新安医学成就、讲好婺源传说故事、尝试婺源教育“复古”、扮靓婺源生态环境等工作,是完成“婺源·徼州文化生态保护”工程,达到摘掉“实验”的帽子,顺利过渡到“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之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作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区域实践环节,大庆区域文化的生态构建具有典型的标本意义.对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培养问题、城市文化理论研究等整合性问题、弘扬传统文化与构建地方文化生态的关系问题、区域文化生态内部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发掘问题等大庆区域文化生态构建层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庆文化的历史是靠精品打造和支撑辉煌的;大庆文化的发展仍须靠精品的支撑和提高才能保持持久的辉煌。只有这样的认识,大庆的精品创作目的性才会更强,生产和销售也才能实现对接。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中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省委也提出“造就北方文艺劲旅”的工作思路;市委也要求文化工作“出精品、出经验、出人才”。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工作定位。   一、要牢固树立夺大奖、抢市场的精品创作意识   文化工作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高科技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的精神素质;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人们需要高质…  相似文献   

16.
大庆和谐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资生产层面、政治政策层面、社会管理层面和精神意识层面;大庆和谐文化的特色包括: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导的核心文化,以代表大庆人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为准则的铁人文化,以油田开发建设为基础形成和凸显的石油文化,在现实新跨越中着力建设的都市文化,在寻求和谐发展中精心打造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形态体现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与文化个性。石油文化、移民文化、生态文化构成大庆城市多样化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成为大庆具有导向性、方向性的主题文化资源,它引领大庆始终如一地沿着这一主题文化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坐标前进。  相似文献   

18.
大庆炼化公司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地区分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始终以中国石油企业文化为统领,努力打造以“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为子文化特色的“三相”文化。在构建特色文化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子文化与母文化的关系,妥善把握好一致性、非重复、特色化、清晰化、具体化、实践性等六项原则。  相似文献   

19.
大庆油田电力“三源”企业文化形成的三个基本方法,把握的三个原则;“三源”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准则、本质特征、内在要求;“三源”企业文化特征具有深厚的大庆精神底蕴,具有独特的行业文化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20.
半岛蓝色经济带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既要体现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外向型经济特质,又要兼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绿色环保、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点.按照“黄蓝国家战略”的要求,半岛蓝色经济带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两带四区,在空间布局上要相对集中.“两带”即山水圣人休闲文化旅游带和海滨文化旅游带;“四区”即齐文化民俗旅游区、鲁南山地生态旅游区、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古运河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