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锦 《社会工作》2008,(15):40-40
社区服刑人员除了与普通人同样需要面对来自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之外,还需面对来自外部的歧视、自己内心的焦虑、紧张、自卑等不良情绪,相比普通人,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社工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树立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2.
金婉仙 《社会工作》2009,(13):47-48
社工所在街镇的服务对象(社区服刑人员)年龄段为30岁至40岁之间,案由大多为职务侵占类、经济类犯罪,面临的问题也较相近。如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一般自认为判了刑就是有案底,总觉得低人一等,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焦虑、抑郁等一般心理问题;而从生命周期理论来分析,他们此年龄段承担着要完成生命任务的压力,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比普通人更大。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来自家庭、朋友的支持,而且需要来自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这对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重新树立信心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开始宣告,标志着社区服刑人员正式接受社区矫正,而在宣告会上社区服刑人员的态度和表现也是形形色色的。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发现,观察社区服刑人员在宣告会上的不同表现,对于今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4.
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社区矫正的前三个月为初期矫正期。三个月初期矫正期满后,社区服刑人员接受风险测评以及心理量表测试。根据测评和测试结果,以及平时帮教服务情况,社区服刑人员被分级。高风险人员为一级矫正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5.
小组背景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社区矫正的前三个月为初期矫正期。三个月初期矫正期满后,社区服刑人员接受风险测评以及心理量表测试。根  相似文献   

6.
李少斐 《社会工作》2011,(12):94-96
本文以对河北省某市166名社区服刑人员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居住情况、经济收入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描述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适应状况。同时,用六个变量分别与该三个方面做交叉表并进行卡方检验,发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服刑经历和户籍对社区服刑人的生活适应有影响,性别与年龄没有影响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适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对河北省某市166名社区服刑人员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居住情况、经济收入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描述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适应状况.同时,用六个变量分别与该三个方面做交叉表并进行卡方检验,发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服刑经历和户籍对社区服刑人的生活适应有影响,性别与年龄没有影响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适应.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矫正教育期间应当遵守各项规定,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为:遵守各项规定是社区服刑人员的义务。其义务主要是: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遵守  相似文献   

9.
鱼与渔     
崔丽佳 《社会工作》2009,(21):48-48
社区服刑人员大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弱势是由外部环境与自身问题所造成的,因此,社区服刑人员所面临的问题大致分为二种: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矫正教育期间应当遵守各项规定,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为:遵守各项规定是社区服刑人员的义务。其义务主要是: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管理,接受教育,按照规定参加公益劳动。  相似文献   

11.
矫正社工与社区服刑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是进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关键。有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在日常的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仅会给平日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甚至会出现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现象.彻底违背了监外执行的刑罚初衷。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也有“经意”与“不经意”之分。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是一项包括刑罚执行、社会工作和社区的综合过程,社区矫正过程与社会工作的过程具有一致性,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过程对服刑人员(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琴 《社会工作》2010,(11):51-51
从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已经五年多了,接受和服务了一百五十多名社区服刑人员,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与社区服刑人员见面的第一眼。他们或低头不语;或手足无措;或斜眼敌视……他们这些表现的背后到底有何意思呢?我们怎么样才能在短时间内窥知到他们这些表现背后的性格“真相”呢?  相似文献   

14.
从事矫正社会工作已经七年多,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帮教对象,期间常见社区服刑人员为躲避帮教而使用的"小伎俩",识破并对症下药,可以提升社工的业务水平,提高帮教效率。示弱:常见于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声称有病案例1:吴某,女,60岁,退休,文化程度本科,已婚,原系某中医学院毕  相似文献   

15.
与阳光、自强等社团不同,新航有矫正社工的性质。社区矫正社工主要是协助司法行政部门对社区服刑人员和5年内的刑事解教人员开展帮困解难、管理和一些服务的工作。社区矫正是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另外一块是刑事解教工作,是完全的服务与帮教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启示一:交谈才能探索到心灵深处 2010年12月2日中午,司法所专职干部小钱带领2名社区服刑人员到宝山监狱进监狱开展“必访”工作,两名社区服刑人员都是由我安排的,都是缓刑人员,一名是64岁的安某,一名是18岁的金某,下午三点半结束“必访”。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3):98-103
当前学界对社区矫正的性质问题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争议的本质是惩罚性属性和社会处遇属性孰更能体现社区矫正的本质。将社区矫正视为动态的过程来审视,它本质上是社区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过程。要实现这个过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构建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互动。这两个条件彼此独立、缺一不可。这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以及其与服刑人员的社会互动,其中后者更为关键。因此,社会处遇是社区矫正的本质属性,惩罚性属性居于次要地位,它是开展社区矫正的约束性条件。针对当前社区矫正实践中存在的司法所权威性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介入度不深的现状,也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2011,(4):50-51
启示一:交谈才能探索到心灵深处2010年12月2日中午,司法所专职干部小钱带领2名社区服刑人员到宝山监狱进监狱开展必访工作,两名社区服刑人员都是由我安排的,都是缓刑人员,一名是64岁的安某,一名是18岁的金某,下午三点半结束必访,小钱反馈给我访谈后一些信息,使我感触颇多.小钱告诉我:金某进监狱实地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2011,(5):18-20
一、项目服务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女性犯罪人数也在激增.以上海市卢湾区为例,2010年该区年龄段在40~50岁的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  相似文献   

20.
柔软的力量     
颜静燕 《社会工作》2010,(17):63-64
在工作中我认识的一位母亲,令我肃然起敬。 她的继子刘某是我管理的一名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孩子给我的印象:木讷、不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