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代江西诗派与朝鲜海东江西诗派的诗风比较(韩)崔琴玉马志强江西诗派兴盛于北宋末期,一直影响到南宋末叶,是宋诗中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诗派。梁昆的《宋诗派别论》几乎把所有的南宋大诗人都归属到江西诗派。准确地说,南宋大诗人大部分从学江西诗派入手,然后再学别的诗...  相似文献   

2.
在宋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转型历程中,严羽提出了一个“妙悟—兴趣—入神”的活法美学思想体系.“妙悟”强调活法悟入,以心为法;“兴趣”化理为趣,达到兴象、意趣的玲珑融会,不落言筌;“入神”则要求风骨与气象的统一,神化无迹,无法可求,都贯穿着灵动的活法审美精神.严羽这种妙悟入神的美学思想,是对江西诗派的活法悟入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的“说江西诗病”,实质就是用江西诗派的活法美学思想来纠正江西诗派的创作之失与批判江西诗派的创作流弊.因此,严羽是宋代禅宗活法美学思想的总结者,他用活法美学思想“说江西诗病”,宣告了宋代江西诗派的历史终结.  相似文献   

3.
北宋诗僧惠洪的诗话著作《冷斋夜话》以句法探讨为中心,完整地记录了江西诗派重要的诗歌理论之一“夺胎换骨”,还有对句法、用事琢句法、影略句、句中眼等一系列句法的深入探讨和辨析,提出造语求新出奇,诗忌深刻等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冷斋夜话》为江西诗派作了一次理论上的总结,可视为江西诗派的诗话著作。同时这一诗话又提出若干不同于江西诗派的诗学观点,体现了惠洪作为诗僧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观照。  相似文献   

4.
吕本中《江西宗派图》的创作,确立了中国文学史上江西诗派的存在。作为第一个文学流派,江西诗派绵延百年,影响南宋诗学深远。但"江西宗派"并不是一个有着明确主张与统一行动的现代型文学流派,只是作者吕本中对南北宋之际诗坛松散团体做出的整合。吕本中作《江西宗派图》的私人目的,由于文献不可征,故已不可追溯。只有从北宋的政治文化形势出发,才能找到《江西宗派图》产生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5.
江西诗派中有十多人存有词作,其中有几位如黄庭坚、晁汁之、吕本中、陈与义等人还享有词名.江西诗派的词作,虽然不像他们的诗歌那样有明确的宗主、比较明确的审美标准以及大体一致的创作特色,但是也有一些共同倾向:他们都有以情韵见长的婉约词,这些词弥补了他们诗歌偏重于骨力而产生的缺憾;他们都有糅合情韵与骨力的清刚词,这类词是他们将江西诗风与传统词风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其间透漏出南宋后期姜夔词风的一点消息.虽然江西诗派并没有发展成为江西词派,但是他们的这些共同倾向,却是"西江一派"从南唐晏欧风韵向姜夔清空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韩酉山 《江淮论坛》2004,(4):96-103
吕本中的"活法",论者每以为是江西"句法"的延伸或补充.本文认为,吕氏的"活法",是针对江西诗派一些诗人自设的桎梏而提出来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它与"悟入"一起,构成吕氏完整的诗论体系;它对于在江西诗派已形成的僵化教条束缚下的诗坛,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受到在创作道路上苦苦探索的诗人们的广泛认同,对推进南宋前期诗风的转变,起着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朝汉诗的比较研究中,江西诗派对朝鲜影响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江西诗派在朝鲜产生的反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绵延500余年,一直是文坛矛盾斗争的焦点。江西诗派进入朝鲜以后,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现就其理论性的接受选择、关注点的变化(用事)、以及重要范畴苏黄含义代指江西诗派的变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元初,陈与义诗风(主要是在江西地区)的流衍情况,是其时诗坛一个颇可值得注意的现象,这是元初江西诗风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和重要方面,刘辰翁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推阐作用。其原因则在于:一方面陈与义"清俊"的诗风容易为江湖诗人接受;另一方面,也容易投世人之所好。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宋诗派对唐诗创作特点和创作要素的某种汲取;而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段考察,也毋宁说是宋诗派向"宗唐得古"风气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与陈师道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二人交情深厚 ,主张学杜 ,使江西诗派后学将杜甫列为初祖。他们的艺术旨趣与风格颇多契合 ,相互有所取舍 ,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与义诗风与江西诗派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与义(1090—1038)是南北宋之交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对于他和江西诗派的关系,前代批评家评说纷纭。在此我想对它们作一理性检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吕本中曾于北宋末年作过一篇《江西诗社宗派图》,其中未列陈与义之名。与义一生也未有人谈及他与江西诗派的关系。在其表侄张(山皋)与友人葛胜仲的悼文与诗序里,也只谈到他与山水诗人陶渊明、谢灵运、韦应物及柳宗元的关系。南宋人将陈与义与江西诗派相关联,是在江西二巨子偃息之后逐步形成的看法。二者之间的纽带是杜甫。杨万里开始注意到陈诗与杜  相似文献   

11.
赖寄丹 《云梦学刊》2012,33(6):104-109
韩流在中国的热与冷,无不与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韩流文化要冲出亚洲,担当作为世界强势文化的角色,客观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韩流若要发展壮大、持久永续,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应着力打造世界级的经典作品,应借助和联合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文化力量。中韩之间应通过倡导良好的交流语境、进行良好的互访体验、创造良好的合作机会,建立和谐的文化交流关系,“韩流”与“汉风”携手打造强势的东方文化,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朝鲜现代文学中出现的中国城市有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其中上海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许多朝鲜青年知识分子和文人来到上海,上海在朝鲜现代文学中成为出现次数最多的中国城市。现从形象学的角度,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虚像与套话以及城市形象语境特点加以阐诉,通过对上海的优越性和阴暗面的描述,体现朝鲜知识分子对现代化进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的朝鲜韵书《三韵声汇》在并记中、韩两种汉字音体系的一系列并记韵书中,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朝鲜韵书的特征。它真正考虑到韵书在朝鲜朝时期的字典功能,以与以往不同的方法,重新整理和编排汉字音。因种种原因,在效用上,它当时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但在今天,该书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北乡”是由解放前在东北的韩国人知识分子提出的乌托邦幻想,其基础是努力在东北寻求生路的生存意志。“北乡”意识产生于以日本的殖民统治为中心的中国、日本、韩国等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力量关系之中,于是韩国人的生存意志在日本的殖民语境中变形为一种乌托邦异国形象。  相似文献   

15.
韩国学和中国的韩国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韩国学在我国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尤其是中韩建交前后,我国沿海地区更是掀起了一股学习韩国语的热潮,韩国学热潮也随后兴起,各类韩国学研究机构犹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对“韩国学”本体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现从韩国学的概念、韩国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韩国语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及中国朝鲜语的前景四个方面对“韩国学”尤其是中国的“韩国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朝鲜义勇军的前身是朝鲜义勇队,基本队员是东北朝鲜族青年,其主力转移到太行山后,改组为朝鲜义勇军,配合八路军抗战。根据形势发展,在延安组建了延安朝鲜革命军政学校,优秀的朝鲜族革命干部承担主要的领导和培养工作。日本投降后,朝鲜义勇军挺进东北,一部去朝鲜,剩下的被编成三个支队,在朝鲜族聚居区进行活动,促进了朝鲜族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朝文化交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占朝鲜语词汇总数的6 0 %以上 ,它在朝鲜语中自成体系。这些汉字词对朝鲜语的发展、朝鲜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朝鲜族文化发展以及朝鲜语言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8.
黄玉花 《浙江社会科学》2012,(5):117-119,123,159
韩国语背景的学习者在汉语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母语迁移现象。母语迁移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韩国语的标记特征、学习者对汉语的心理距离和学习者的语言加工能力;母语迁移具有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僵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族民间图形无处不在,它突出地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又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通过揭示朝鲜族民间图形的特点和创作规律,旨为整理、传承、改进和发扬朝鲜族民间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华夷观是中国封建时代处理与周边政权关系的指导思想 ,是儒家文化自我评价的标准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作为宗藩体制下的政权 ,朝鲜王朝受华夷观的影响颇深 ,并且在明清两朝 ,随着华夷观的嬗变 ,朝鲜对中华文化的包容 ,也经历了仰慕———抵制———学习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