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婆婆 妈妈     
到了婚嫁的年龄,我做了别人的媳妇,我出嫁不久,我的母亲也做了别人的婆婆。每次回家,做了媳妇的女儿和做了婆婆的妈妈,便有了一个躲不开的话题:婆媳关系。弟媳刚过门那会儿,母亲常对我说: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不爱说话,有时候,一整天也没一句话,真闷人呐!我便劝导她:这儿不是人家自个儿的家,不随便,不说就不说吧。要是真找个能说会道的或是耍泼撒野的,你受得了?母亲笑笑说:是呵,这样也好。又问我:婆婆待你好吗?我照例说好。其实,婆婆的好与母亲的好是不一样的。母亲是那种心细如发的传统女人,她把全部的心血都给了丈夫和孩子。婆婆却是受过更  相似文献   

2.
送母亲出嫁     
父亲病逝后 ,我把悲痛欲绝的母亲接到万县 ,与我这个长子一起生活。虽说家里经济不太宽裕 ,但完全能够满足并无奢求的母亲的需要。我把母亲送进老年大学 ,她学画画 ,很快就入了迷。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 ,寡居了5年的母亲也从丧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性格开朗 ,从老年大学回家后 ,总有说不完的话。后来 ,还有意无意地讲起了老年大学学员找老伴的故事。母亲当趣事来谈 ,我们当笑话而听 ,并没有多想什么。再后来 ,母亲笑着提起 :“滕校长这人真逗 ,说要给我介绍对象 ,也不问人家愿意不愿意。”我听了还是没有在意。不料 ,年底的一天 ,母亲趁着…  相似文献   

3.
赵女士咨询: 我老公从小被婆婆溺爱,一点儿家务都不做.结婚两年多了一直都是我做家务,甚至有时候我感冒难受他都不会帮我做顿饭.他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然后等着做好的饭菜上桌,吃完饭再等着我来收拾.  相似文献   

4.
李宝莲 《老年世界》2010,(23):15-15
刚结婚那会儿,我立志做个好媳妇,对婆婆极为孝顺。有时候,婆婆给我买了东西,我都坚持付钱给她,或给她买差不多价钱的东西,还一遍一遍地道谢。与公婆住在一起,早晨我总是起很早做饭,中午、晚上也是提前下班做饭,不让婆婆插手。婆婆扫地、洗碗我也抢过来,说:妈,您歇着吧,别累着。其实,婆婆还不到六十岁,可我认为,孝敬嘛,就该这样。但总感觉婆婆欲言又止,和我很疏远。后来,公公和婆婆搬回老房子去住了。  相似文献   

5.
一 下班刚回到家的陈曦,就感觉到了家里的气氛不对.首先是婆婆今天没有跟她打招呼.往常下班一进门,婆婆就会说一句:"下班了,饿了吧?" 公公呢,在阳台上抽烟,这种情景也是很久都不曾见到的了.上个月公公身体不舒服,陈曦在网上给他买了一个戒烟神器,让他把烟戒了.老爷子一看儿媳妇这般孝顺,特别配合地开始戒烟了,可今天这腾云驾雾的又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6.
正你不是"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责任也不是你一个人的,累了就要学会示弱。遭遇"鸿门宴"下班前,婆婆打来电话,让潘莹和陆江今晚一定要回家吃饭。潘莹知道,恐怕又是一场"鸿门宴"。潘莹在婆婆家的沙发上坐了一个多小时,婆婆就是不开饭,执意要等陆江回来。终于,等到陆江一脸疲惫地进了门,婆婆直着嗓子喊:"小河,快来吃饭,你哥回来了。"  相似文献   

7.
我不想知道也没有勇气去知道妮和她母亲真实的故事,因为我相信妮和她母亲之间有一种平静是不需要别人去打破的。但我的心灵无法不为她们萌生一份深深的怜爱。一天下班回家,我看见妮一个人站在宿舍的进出口处,从神态上看她是在等着她妈妈下班。其时,院子里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兴高采烈地玩着拐沙包的游戏。这时候妮的孤单便显得尤为沉重。我靠近妮,拍拍她的头说:“妮,怎么不去和小朋友一块儿玩?”这时候我看见妮脸上有一抹欣喜的表情。“你怎么知道我叫妮/’她有些惊诧地问我。“我住在你楼下,听你妈天天叫妮广妮有了答案,便不再吱声…  相似文献   

8.
陈方霞 《老年人》2013,(5):35-35
公公去世十多年了,婆婆却还是一个人住在乡下。每次丈夫回家看望婆婆,回来后总是闷闷不乐,有很重的心事似的。我知道丈夫是惦记乡下的母亲。可从结婚到现在,婆婆从未来城里跟我们住过十天半月。平日里我在家自由散漫,不想做家务,如果婆婆来了,看到我一副"懒婆娘"的样子肯定心生不满。就是因为这个顾虑,我  相似文献   

9.
婆媳闹厨房     
绿叶 《老年人》2006,(4):27-27
婆媳两个同时掌厨,你会想到是什么结果?能节省时间,还是更能把菜做得色香味俱佳呢?我说啊,能开出饭来就很不错了。6年前,我回家做起了全职太太,婆婆主动让位,把管家的事情都移交给了我。我买菜做饭,打理一日三餐,当仁不让地做起“了主厨”。一天,婆婆闲着无事,就动手先把菜洗了,然后交待说:“小菜洗好了,你只下锅炒就行了。”由于我正在上网查资料,没有把婆婆的话听进耳,不知道她说了些什么。炒菜时,我把洗了的小菜往锅里一倒,才发现菜还没有用刀切。于是,赶快熄火,手忙脚乱把纠缠成一团的小菜捞了出来。婆婆一看,气鼓鼓地说“:你也不看一看…  相似文献   

10.
婆婆是个特别可爱的老太太。绝不让孩子因为自己的存在感到不舒服是她的教子哲学,她在哪里,哪里就有踏实和快乐。结婚前,先生带我回家拜见未来的婆婆,指着我对她说:妈,这是宋丹丹,我要和她结婚。  相似文献   

11.
成英 《老人天地》2010,(8):23-23
每天早上总能吃上母亲做的早餐,每天下班回家,还没进门,就已经嗅到美餐的香味;每当酷暑,回家后总能喝到母亲亲手做的酸梅汤;每当严寒,回家后总能喝到父亲温的姜糖水……  相似文献   

12.
暮虹 《老年人》2014,(4):32-33
正姚晨的婆婆叫丁浪,退休前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编辑。老太太爱美又时尚,时不时还上网聊天写博客。2011年4月16日,丁浪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翠平’(电视剧《潜伏》中的女主角)姚晨情定摄影家曹郁。"曹郁不是自己的儿子吗?老太太心里一怔。待曹郁傍晚下班回家后,丁浪便迫不及待地跟儿子打探消息。曹郁坦然告诉母亲,消息是真的。2010年5月,曹郁与姚晨在影片《爱出色》剧组相  相似文献   

13.
赵文静 《老年人》2010,(5):27-27
周末带儿子回家看望父母,刚摁响门铃,父亲就出来迎客了.他笑呵呵地对我和儿子说:“快进来,我正在包饺子哩!”落座后,我朝屋里瞄了一眼,却不见母亲的身影。一问才知道,母亲出门办事去了,不回家吃饭。  相似文献   

14.
圆子信箱     
零风险我是个普通的女人,每天下班后匆匆回家做饭、洗衣拖地,甘愿为老公和孩子细致地打理生活。渐渐地,我发现,只要一闲下来,我忽然不知道干什么好了,没有什么兴趣爱好,要好的朋友也早已失去了联络。有时  相似文献   

15.
我爱婆婆     
姚淑姣 《老年人》2009,(9):35-35
我深爱着我的婆婆。每每想起婆婆。心里总是充盈着深深的敬意和感动。这种感动.就是一个做儿媳的幸福。 婆婆是个农村妇女,勤劳、善良。我和老公结婚快十个年头了,虽然没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但每次回家,看她总是在不停地忙碌着。忙完家里忙地里.一年忙到头,也没有个歇气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送母亲出嫁     
父亲病逝后 ,我把悲痛欲绝的母亲接到万县 ,与我这个长子一起生活。虽说家里经济不太宽裕 ,但完全能够满足并无奢求的母亲的需要。我把母亲送进老年大学 ,她学画画 ,很快就入了迷。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 ,寡居了5年的母亲也从丧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性格开朗 ,从老年大学回家后 ,总有说不完的话。后来 ,还有意无意地讲起了老年大学学员找老伴的故事。母亲当趣事来谈 ,我们当笑话而听 ,并没有多想什么。再后来 ,母亲笑着提起 :“滕校长这人真逗 ,说要给我介绍对象 ,也不问人家愿意不愿意。”我听了还是没有在意。不料 ,年底的一天 ,母亲趁着我一人在家 ,郑重地对我说 :“滕校长给我介绍了他的一个战友 ,叫黄绍和 ,也当过校长 ,现在离休了 ,你说去不去见面?”我正准备出差 ,就顺口说 :“可以呀!”转而想到这是一件大事 ,得细细思量 ,又说 :“好事不要着急 ,还是等我回来再说吧。”母亲没有吭声。几天后 ,我出差归来 ,妻子悄悄跟我说 :“妈妈在滕校长家与那个人见过面了。听妈的意思 ,双方还挺满意的。”我这才感到箭在弦上 ,已经非同小可了。年近花甲的母亲还想再为人妻 ,我首先想到的是面子往哪里搁。当晚 ,我急忙把弟弟叫来...  相似文献   

17.
陈珊 《老年人》2007,(4):32-33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从我记事那天起,我就觉得母亲待姐姐和我总是不一样,厚彼薄此,好像我是捡来的孩子。姐姐7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母亲以为天塌下来了,急得团团转。一天,我冲着刚刚看病回家的姐姐狠毒地诅咒:“你最好快点死掉!”话音刚落,母亲就“啪”地扇了我一巴掌。那一刻,我捂着火辣辣的脸放声大哭,心里对母亲充满了仇恨。  相似文献   

18.
跟婆婆过招     
夏爱华 《老人世界》2011,(11):29-30
俗话说,千年的媳妇熬成婆。所以荣升婆婆的人,在儿媳面前威风八面,讲讲人生的酸甜苦辣,新过门的小媳妇儿,都只能乖乖地听着。我结婚的第二天,就领教了婆婆的权威。婆婆虽然文化不高,但其威严与果断,倒也无师自通地具有标准婆婆的大家风范。饭桌上,开口就给我约法三章:其一,每年大年初一不得回娘家,初二才能回门,这是家规。  相似文献   

19.
楚儿 《老年人》2005,(8):33-33
我是在湘潭演出时认识黎宇的,他那时已是湘潭颇有名气的歌手。不久,我们就恋爱了。黎宇的父母是乡村小学老师,已经退休。记得第一次去拜见他们的时候,黎妈妈把我看了又看,然后对黎宇说:这姑娘乖巧漂亮,儿子啊,你可要好好地待她。”她的亲切随和,让我不再紧张,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与黎宇结婚后,我辞去了株洲的工作,来到湘潭做事。由于平常在外租房住,有空回家看望老人时,我就抢着干家务活。婆婆怕我累着,总让我歇息。我拿钱给婆婆,她也不肯收,说他们有退休金,够用了。看着婆婆像菊花灿烂的笑脸,我也觉得幸福。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回婆婆家…  相似文献   

20.
送走94岁的婆婆才一个多月,王周生92岁的母亲也躺在了医院里,她因脑溢血昏睡了好些天。这天晚上,王周生在病床旁边和护工说话:“我有两个母亲,一个是婆婆,我叫她妈妈,一直叫到她走的那天;另一个是我的母亲,我们启东乡下叫‘姆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