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随着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独特地位日益凸显,而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因两者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在中部崛起中起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增长极。在研究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产业结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建设为重点,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将中部地区建设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又好又快地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新学术》2007,(3)
促使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是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中部崛起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中部地区有优势也有劣势,既面临机遇又受到威胁,如何趋利弊害是中部地区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使中部地区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中部地区在新一轮崛起中的战略定位是:打造“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形成“两纵两横”经济带、繁荣社会公共事业,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实现区域价值,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5.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在未来5年,中部地区崛起必须破解的矛盾与问题是: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怎样增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引领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对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等.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在农村综合改革、区域经济合作与市场一体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与增长极培育等方面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据此,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并大力扶持创办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培育非城市群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中部地区省际开放与合作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部六省在红色旅游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许多著名的红色景区景点,如井冈山、瑞金、韶山、大别山等均分布在中部六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给中部地区带来巨大的机遇.本文着重探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中部主要经济指标、政策、三农问题、文化崛起、行政能力建设、绿色崛起等方面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认为红色旅游与中部崛起两者在发展进程上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应充分发挥中部各省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为中部崛起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包括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本研究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生产要素投入依赖较重,全要素生产率依赖较轻,走的是一条相对粗放型的增长道路。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引领中部崛起新跨越:把中部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主导;提高市场化程度,为中部地区经济内生增长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促进中部的快速崛起,仅仅依靠加快中部城镇化进程、城市群建设和中、东、西部互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中部六省间的经济合作.中部六省合作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性,可以在充分发挥各省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多种形式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部崛起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部实现崛起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要超过全国平均发展速度;二是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要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三是中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要相对缩小.中部崛起具有许多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必须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加快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体制环境建设;抓好大中城市、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柳桢 《阴山学刊》2007,21(2):126-128
2004年中央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加快中部地区发展要依靠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在对这些优惠政策评析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培育中部地区企业的自生能力,实现中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也是现代区域经济竞争的基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较早,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为国内其他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模式。浙江省是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最快的省份,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其从无资源、无扶持、无优惠的"三无小省"迅速成长为"经济大省"和"市场大省",浙江产业集群模式具有产业集群集聚程度高、具有独特融资渠道等集群特征,并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注重特色产业区建设、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等发展经验,给中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提供了许多借鉴。发展产业集群是中部崛起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中部地区可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企业微观改造力度方面入手,发展符合本地实际,健康、可持续、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66-70
本文利用2008—2011年中部地区制造业30个行业的EG指数和碳排放强度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的增加会导致碳排放强度增加;高新技术比较集中的产业集聚程度的增加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因此,中部地区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促进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3.
潘彬 《江汉论坛》2006,(2):60-62
我国中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当前的制度环境与中部崛起战略不相适应的现状,文章论述了有效率的制度应是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保障,分析了中部地区制度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是提供有效率制度的基本途径,并在制度形式设计及产权制度、市场主体确立、合理吸引外来制度等创新内容方面展开研究,阐述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于中部崛起战略顺利实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与中部崛起的背景下,受体制转轨和经济开放度的影响,中部地区招商引资中政府作用强、市场力量较弱,产业承接效果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显著.应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招商引资中的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软环境建设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剖析"江西崛起"战略的理论与实践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崛起指数指标并计算江西省2002-2006年度崛起指数值,对江西在中部地区的经济崛起进程进行实际测度.分析表明,进入2l世纪以来,江西经济已呈现初步崛起态势,但距离实现江西经济在中部地区的完全崛起依然任重道远.继续加快推进江西工业化和城市工业现代化,仍是江西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6.
伴随全国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间运输成本急剧下降,运输成本对产业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是否已不再如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所预期的那么重要。本文选择1998~2007年这个黄金十年的全国公路网数据作为衡量运输成本变化的数据基础,构建"城市交通可达性"指标,运用1998~2013年的地级市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经典命题——运输成本与产业空间分布两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98~2016年间,全国、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在缓慢下降,但东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在上升。就全国而言,改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确实对制造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提高城市对外交通可达性能吸引本地或外地制造业企业到该地区集中,而且这种效应在大城市体现更为明显,在中小城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城乡差距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滞后是制约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因素。探寻适合中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及成因,促进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快速健康发展,对于推进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中部地区城乡发展现状,分析了中部地区城乡关系及城乡差距,并在城乡发展现状和城乡差距的基础上,探讨了中部地区城乡差距产生的原因及缩小城乡差距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主导产业能够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在研究黄石市主导产业定位问题时,必须考虑武汉"8 1"城市圈内的产业发展状况。地区未来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很多,基于黄石工业现状,采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筛选出黄石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到城市圈中某些与黄石有关的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应该初步确定制造业为黄石市的主导发展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中部崛起与财政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中部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统筹区域发展新思路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本文在剖析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财政制度因素,进而提出了加大对中部地区的资金投入、改革现行财税体制、调整税收优惠措施、在中部试行资源税改革等对策建议,以有效推进中部地区健康、快速发展,并促进我国中部崛起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是东亚地区的优势。典型表现为东亚地区的制造业与美国经济具有非常强的相互依存性。浙江是全国各省份制造业占本省GDP比重最高的省份 ,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也已达约1/10,制造业是浙江的强项。浙江应以东亚地区制造业优势为依托 ,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 ,争取成为中国和太平洋西岸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