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网络道德问题.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及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实施网络道德教育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代青少年学生"网上一代"的特征也日趋显现,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也日益严重.当我们分享互联网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本文试着从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发挥三者的力量,树立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从面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贺益梅 《科学咨询》2023,(6):108-110
为探讨青少年外化倾向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笔者选取了484名中国在校初中生填写外化倾向量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共情量表。结果表明,外化倾向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道德认同、共情显著呈负相关;道德认同在外化倾向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共情在外化倾向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和共情在外化倾向与青少年亲社会倾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该结果对于揭示影响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因素、促进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网络对中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应对网络对中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消极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现、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网上的不良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致使其道德意识、法律意识逐渐淡化.本文就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为人类道德的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催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本文从网络给社会伦理道德带来的双重影响出发,确立网络伦理研究的基本视角,对网络与道德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是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它让青少年在享受信息时代所带来的种种方便时,也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只有不断加强网络工作者的建设,完善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多方作用,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社会素养,才能使网络社会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笔者认真分析了当前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当前我国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块神奇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笔者根据十年来中学教学和管理经验,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列举了网络的负面影响,提出应加强网络管理,占领网络教育这个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而提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工作的做法和防范应对网络负面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人肉搜索”这一网上行为,分析探讨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网络伦理缺失的表现,提出解决网络伦理缺失的途径,以期达到唤起网民道德自觉、道德良心,进而实现网民道德自律的目的,使网络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合乎规范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旭  于涛 《经营管理者》2012,(8X):298-298
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大学生道德品质出现"滑坡"现象,表明社会的道德教育乏力。目前,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宣传和说教等方式进行理论的灌输,但这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道德滑坡问题。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了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大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特征三种表现形式,并对调适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是建立在网络社会基础上的新的道德体系,本文通过对健全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规范来调节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有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认知教育、慎独教育、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论和行为,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网络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阐述了网络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类型以及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大学生也成为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之一。然而在享受自由的网络学习、便捷的网络生活和轻松的网络交往的同时,由于网络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中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摆在我们目前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有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认知教育、慎独教育、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论和行为,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网络道德教育成为当今继网络之后的又一热点.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值得警惕的负面.然而信息网络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群人数激增,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也日显重要,笔者拟以云南独立学院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价值观和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心理诱因入手,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积极应对策略,以促进高校大学生自觉提高网络道德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徐莉莉  汪武 《决策》2012,(1):118-119
青少年网络犯罪有别于一般的传统犯罪,但此类犯罪对经济、社会甚至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而分析此类犯罪的原因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刻不容缓。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第一,隐蔽性强。网络是利用存储于计算机中的数据或信息来支撑的,因而网络具有虚拟性。因此犯罪手段具有高度隐  相似文献   

20.
正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防人力资源的主力军,他们的国防观念对于维护我国国防安全具有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我国广大青年的国防观念进行探讨,并依据本次调查提出如何在和平时期保持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提高我国国防人力资源的质量。一、我国青少年国防观念存在的问题从调查情况看,当今的大学生、中学生对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较高认识程度,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当今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存在的问题较多,形势不容乐观。(一)一些青少年认为国防建设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