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哲族民俗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还是语言民俗旅游资源,均具有浓郁的渔猎文化特色。在当前城镇化深入推进的社会背景下,赫哲族民俗旅游开发具有适应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塑造民族旅游文化品牌、促进赫哲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赫哲族民俗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针对民俗旅游开发现状,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主题旅游和特色旅游,是增强赫哲族民俗旅游开发深度,加深游客旅游体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海南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表现在: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特殊贡献尚未凸现;旅游市场中民族民俗文化发展部分总体实力不够强,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现阶段海南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线路单一,产品不够丰富;现有民族民俗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品牌效应不突出。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趋势分析,提出如下对策:做好民族民俗产品市场定位,选准目标市场;树立海南文化旅游整体新形象,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管理,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挖掘海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内在潜力,突出文化旅游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开发新疆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加强旅游开发是新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正确引导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工作 ;开发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应着眼于整个文化建设 ;更新观念 ,加强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加快文化建设 ;增强协作、联合促销 ,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黄金旅游走廊  相似文献   

4.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已经为社会普遍接受,随之而来的各地纷纷开拓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旅游似乎更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但是民俗旅游和旅游民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旅游,是指旅游主体通过对异域民俗文化的游览和探秘,来满足自己旅游审美意愿的一种文化休闲行为.而旅游民俗则是某一区域的一种具有旅游影响力的民俗活动.民俗只有保持原生态,才对旅游主体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湿地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溱湖地处中国三大洼地的里下河地区,自然湿地景观与农耕文明交相辉映,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湿地民俗文化。通过对溱湖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和开发现状分析,发现湿地民俗文化特色凸显不足、民俗旅游体系尚未建立、民俗旅游开发缺乏深度是溱湖湿地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开发策略和建议:全面认识民俗资源的价值,创新民俗资源开发模式,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民俗旅游产品,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中文信息》2007,(12):1-1
又到岁末,各地的各种民俗活动多了起来,民俗旅游也逐渐升温。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原始性、地方性民族性。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说,也具有奇特性和区域垄断性。中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各地都可以看到精彩的活动场面,喜欢旅游摄影的朋友真的是不愁没节目可赶。同时,民俗学分类在各国并不完全相同,而且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相似文献   

7.
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涛 《东岳论丛》2003,(3):137-139
当前 ,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 ,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俗旅游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其能够得到大力发展的两大优势 ,也是我们对民俗旅游进行开发、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中文信息》2007,(12):4-7
中国的民俗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进入了它的辉煌时期。各地民俗旅游项目如同雨后暮笋不断涌现,民俗旅游的项目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t品牌经营模式。社区一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民俗节庆活动模式。对于旅游摄影爱好者来说,民俗节庆活动是最值得一去的。它是以传统的民俗节日活动为主题。以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为形式而进行的一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分为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有多种形式,它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和商品化等.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长吉图区域朝鲜族民俗旅游产品设计的必要性;探讨了该区域应以延边州为中心点,各个地区都有当地不同的主推的朝鲜族民俗旅游产品的设计对策,即延吉市应主推朝鲜族民俗旅游节庆产品,图们市应主推朝鲜族民俗旅游饮食产品,珲春市应主推朝鲜族民俗旅游购物产品,龙井市应主推朝鲜族民俗旅游娱乐产品,安图县应主推朝鲜族民俗旅游住宿产品,长春市、吉林市应联袂推出朝鲜族民俗旅游餐饮、购物产品;并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出发,提出了长吉图区域朝鲜族民俗旅游产品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民俗旅游开发在海南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民族地区发展民俗旅游的意义,给出了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开发民族民俗旅游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韩晓时 《理论界》2004,(6):97-98
一、民俗资源与民俗旅游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代代相习的生活事象。它包括民众中传承的物质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等诸多内容。一个国家、一个地域的民俗,其民族品格越鲜明,原始风格越浓,历史氛围越重,地方差异越大,生活气息越足,就越是一种能吸引异国异域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上海都市民俗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考察上海都市民俗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上海都市民俗旅游开发的6种模式,即原生形态模式、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模式、专项旅游模式和旅游商品模式.并且从都市文化与旅游氛围、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等3方面,评价了都市民众旅游开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社会中,传统民俗的复兴及其与旅游的紧密结合,使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各个地域招揽游客的重要的筹码。通过对祁县民俗博物馆进行比较深层次的开掘,展示出以祁县民俗博物馆为代表的晋商给我们现代人带来的对于民俗旅游的一系列的启示。以此来唤醒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晋商大院的民俗旅游,进而投入到发展民俗旅游的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旅游是民俗旅游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短期、限时的特性.这类节日庆典旅游往往有大规模的群众参与度,并与政府支持、媒体宣传相关.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节日庆典活动逐渐向旅游开放后,复杂的节日场景、多重力量干预下的文化语境便产生,民族节日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遭遇变迁.  相似文献   

16.
发烧友天地     
《中文信息》2007,(11):149-149
时下.民俗旅游已经愈来愈热,特别在春节前后。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将会是旅游的新亮点。岁末.《行游数码》将选取100个具有摄影旅游价值的民俗活动带给大家.现在.就让我们先睹为快吧!更多精彩敬请关注2007年第12期。  相似文献   

17.
试论广西民族俗旅的发展邓祝仁一、对民俗旅游的再认识最近,有旅游研究专家预言:民俗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潮之一。另有旅游行家结合自己管理与经营民俗旅游的切身体会,援引日本、法国有识之士的言论,指出: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文化是一种经营战略,破译深圳中国民俗...  相似文献   

18.
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俗旅游已成为当今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头戏,也成为现代旅游研究中关注的热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旅游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重点开发的对象.一些地方和单位把解决贫困问题寄托于民俗旅游的开发之中,因而造成盲目开发甚至破坏性的开发.近几年来民俗旅游发展中暴露出来的文化问题,同样存在于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之中.本文结合湘西民俗旅游的实例,从保护与开发的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对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展示了喀什地区旅游业迎接国家旅游兴疆政策的东风,在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业链建设、乡村旅游业、民俗旅游和体验旅游业等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人类学的视野对新疆民族旅游与社会文化变迁进行考察,揭示了新疆民族旅游与社会文化变迁的耦合关系.就当下新疆的社会场域中民族旅游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从人类学层面思考民族旅游、社会文化变迁和现代化三者的互动关系,指出协同优化的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