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的底限与普世伦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阿多诺的道德哲学,指出他的道德思想是对西方道德哲学的批判继承,他提出的“道德低限”的主张是对维系人类存在的基本道德伦理的反思,表现了阿多诺对人类现实生存状态的关切。第二部分结合阿多诺的道德思想分析我国学术界对普世伦理学的讨论,强调用历史的和辩证的观点去研究道德伦理,指出道德伦理是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普世伦理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具体道德规范则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永恒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伦理学新走向--类伦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是人性规定的特有范畴,它建构起了人对人自身认识的从未有过的价值维度,从而使伦理学真正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成为可能。特别是在“人类生存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人们对“类存在”、“类生命”、“类意识”、“类价值”、“类特性”、“类伦理”的认知与追求正渐渐成为新时代的突出性标志,为此,“类伦理学”将为全球性伦理问题的真正解决提供可切实依据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3.
美德伦理学和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建设从理论上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我们日常道德判断进行哲学反思,以取得对行为正确性和错误性判断的理性共识,从而按照理性的要求,重建我们的道德观念。第二,进行美德伦理学研究,以确定我们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德或理想人格。第三,研究怎样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美德教育,以建立一个理想和谐的社会。本文着重探讨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三个问题:第一,西方伦理学发展的启示;第二,美德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第三,怎样研究美德伦理学。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所创生的网络空间,使得网民成为"隐身人",网络行为、网络关系和网络社区都被虚拟化。这就使得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失去原有的效用。从而导致网络不道德行为盛行,"网灾"十分严重。那么构建一套符合网络时代特性的网络伦理学就迫在眉睫。虚拟界的道德与实在界的道德,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前者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因此在构建时既可以参照后者,继承传统美德、推广道德教育、培育"慎独"意识、确立道德金规则,又具有创新性与独特性,大胆地进行方法论创新,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寻求可行的"以网治网""借实治虚"模式,塑造出一门新的伦理学理论范式与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伦理学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教于学术界,以便更进一步研究。一、对话录——关于道德危机 A:现在我们面临着一种道德危机的问题。 B:此种怎讲? A:衡量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一方面是人们的行为是否规范(就道德而言),另一方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是在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科学研究院、伦理学教研室、伦理学研究所的基础上于1999年组建成立的。中心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优势,实施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凝聚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中心从国内外招聘研究员24名,其中专职研究员15名,兼职研究员9名,有我国老一代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宋希仁等,也有作为骨干力量的中青年学者吴潜涛、夏伟东、焦国成、龚群、葛晨虹、肖群忠等,组成了一支研究方向覆盖面全、年龄结构合理的国内高水平科研团队。中心主任为吴潜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  相似文献   

7.
走向21世纪的中国伦理学编者按在新世纪的曙光乍露,世界文化面临新的跨越之际,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高度上,检视中国伦理学,可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20世纪的最后时段,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战略,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带来了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  相似文献   

8.
网络道德:伦理学的新领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技术对传统伦理道德提出许多新的课题 ,对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研究和把握网络道德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基本原则 ,超越纯技术层面 ,自觉对网络技术进行道德关注 ,是十分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伦理学与道德建设六十年发展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社会不断发展变迁,伦理学和社会道德建设也是跟随时代的步伐而发展起来的。伦理学体系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的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期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伦理学体系及理论研究进一步繁荣阶段;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通过建国初期的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德治与法制相结合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一步步深入展开。我们对六十年来伦理学和道德建设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也是为了伦理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网络空间的伦理道德现象与网络时代的伦理学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空间,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现象,这些新的伦理道德现象,其积极的一面代表着社会的进步,而其混乱无序和消极的一面,则呼唤着一个全新的伦理学体系的出现.网络时代,是网络虚拟社会与传统物理社会共生共存的时代,新的伦理学体系,是一种建构在传统的伦理学基础上并适应网络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所创新的伦理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民族性与民族道德的特性——民族伦理学概论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常新的学科。时至今日,一部部冠以“进化”、“生命”、“医学”、“科技”等等不同限制词的伦理学专著纷至叠现,一部部伦理思想、学说史著作世相继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伦理学研究向纵深处开掘所带来的大丰收。然而,当我们品尝这些成果倍感欣慰的时候,当我们为这些作者的成功探索而庆贺和感叹的时候,一系列这些著作没能解答的,属于民族道德的问题却冲撞我们的心灵,逼迫我们去思考、去回答。  相似文献   

12.
道德研究的新领域:从规范伦理学到元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伦理学是研究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未加证明的前提和假设的理性反思活动。没有对这些前提和假设的讨论和证明,规范伦理学对许多问题的探讨和证明是不充分的,并有可能犯“论点预设不当”的错误。这些前提和假设包括:道德判断是否表达可以有真假的信念?究竟有无道德事实?道德知识如何可能?道德动机如何可能?道德辩护如何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探索,最终会导致对实践理性的考察和反思,反过来会极大推动道德问题以及和行动相关的其他学科,如政治学、国际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决策学等的研究。因此,如果人们想更深入地探讨规范伦理学的问题以及道德问题,就必须考察规范伦理学所预设的前提和假设,开拓新的道德研究领域,从规范伦理学走向元伦理学。  相似文献   

13.
陈化  马永慧 《中州学刊》2023,(7):112-120
道德地位是生命伦理学领域的重要范畴,是人类道德觉醒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诉求。它遭遇了“概念无用论”和“分层不合理”两种观点的挑战,为此必须澄清诸种理论进路。经典的道德地位进路主张人类属性具有规范意义或道德相关性,人的道德地位植根于其内在价值,但遭受自然主义谬误和非必然性的诘难。能力进路修正和拓展了人类属性观点,融入动物属性特质,细分为理性能力和感知能力两种情形;但以感知能力否定给予胎儿道德关怀,以理性能力拒绝赋予脑损伤者等以道德地位,忽略了物种多样性和链接纽带。关系进路则主张将道德地位纳入与他者“相互证明自身行为正当性”的关系中,并将其作为道德地位的唯一因素,难以解释生命权利的发生。利益进路将利益作为唯一条件,将利益差异作为道德地位的区别,但存在利益的计算、权力和利益转换难题。或许,生命共同体的道德地位进路是一种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15.
政治结构与道德人格——政治伦理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政治哲学与政治伦理学的契合政治是人的政治,描述和分析政治现象应当看到活生生的人的影响.政治学研究应把人作为主体.人作为主体的活动,最深层的是人之为道德主体的活动.人的道德活动不能不对政治过程产生深切的影响;政治过程和政治结构对人的道德活动也会有现实的作用.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政治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营造人类最完善的道德生活.政治哲学将政治放在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大变量的分析框架中,“要试图真正了解政治事务的性质以及正确的或完善的政治制度这两方面的知识.”①其显著特点在于,政治哲学能够提供比较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和社会政治理想.在政治哲学中,人的发展应是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主线.而政治人与道德人也应在政治过程中获得有机的统一,其中人的道德活动和政治过程对塑造人道德品格的作用两方面,则应由政治伦理学来加以研究.由此可见,政治伦理学与政治哲学都要研究政治发展的道德意义,这是二者的契合处.然而政治伦理学主要侧重于研究道德人格的政治意义以及相关的微观机制,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政治伦理学更应是一种政治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元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主要思潮之一。早在18世纪,休谟就提出了事实和价值之间的区别,这一区分得到了后来大多数哲学家的赞赏。1903年,G·E·摩尔在其《伦理学原理》中提出“自然主义谬误”理论,批判了将事实与价值等同的自然主义伦理学,标志着元伦理学的正式兴起。因而,对于事实与价值问题的探讨就成了元伦理学的出发点。什么是事实和价值,它们在道德确证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对关于什么是道德上的善或道德上的恶的答案能否被确证?这些问题也就成了元伦理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道德形而上学批判──评康德的伦理学王一多,孟昭勤在近现代伦理思想史上,康德的伦理学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这一思想不仅开创了一个重要的伦理学流派──义务论伦理学,而且它所提出的许多道德概念和道德命题,直到今天仍是伦理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因此,虽然有...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道德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千姿百态。但其基本的形态可以分作道德流变、道德演变与道德变易。为了把握住纷繁复杂的道德流变,必须从辩证道德论的立场出发,坚持道德认识的辩证性,具体把握道德流变、道德演变与道德变易的基本形态,才能对道德现象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从而推动人类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道德目的论析评王进学(中共商丘地委党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和对效率、经济利益的强调,功利主义已成为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在我们这个道义论伦理传统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国度里,功利主义也不...  相似文献   

20.
道德标榜和伪善与道德价值相关,涉及严格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的理论分析语境。严格的义务论强调道德价值的形而上学本质,追问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排除自我利益的感性因素,为道德标榜建立了先验基础,使独断论意义上的道德标榜成为可能。与道德标榜不同,行为是否出于善良意志不能成为伪善的认定标准。在功利主义视域中,道德标榜的理由是虚假的公共利益,伪善的外在表象既可以是公共利益的假象也可以是特定受害人的利益假象。道德标榜的认定领域,既可以是感性世界也可以是超感性世界,而伪善的认定只能限于感性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