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略有增高是正常现象。当然,这和高血压病不是一回事。众所周知,血压过高易致心脑血管意外,导致中风,却往往忽略低血压的危害。有的人甚至沾沾自喜地说:“我的血压处于低血压状态,绝对不会发生中风。”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中风分两大类,即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血压过高易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出血性中风;而血压偏低则可诱发脑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中风。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高血压和中风连系在一起,因为高血压是引起脑血管意外最直接的诱因之一。而对于血压偏低则缺乏重视,认为是身体一时虚弱所致,只要注意补充营养就会好的,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医学专家指出,这种认识并不全面。事实上临床上低血压患者发生中风的实例就有不少,这充分证明低血压也会引起中风,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3.
提起血压,许多人会想到“高血压”,有的还能说出些防治高血压病的道道来。至于低血压,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其实低血压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低血压,通常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对老年人则为100/70毫米汞柱。国外有“低血压病”的报道,认为是大脑皮层血管运动中枢的一种神经官能症表现,为神经血管张力不足性低血压。当血压低下后,由于血流缓慢,血凝成分增多,常易合并脑及内脏器官血栓形成(脑梗塞、心肌梗塞等)。老年低血压,多见于脑力劳动者、脆弱的老年心脏病人及体质虚衰的老人。…  相似文献   

4.
何世桢 《老年人》2014,(3):52-52
正专家提醒,只要掌握了中风的诱发因素,中风就不会"突然降临"。一、身体有"求救信号",可能就是一过性中风中风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塞及脑出血。中风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高的特点。突发中风会给病人及家属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一些病人觉得中风是突然发作的,让人防不胜防。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你细心留意会发现在中风发作前机体会向你发出一  相似文献   

5.
肖东 《老人世界》2010,(6):55-55
人们一般都知道,冬季天气寒冷,是一年中中风的高发季节。为此,不少人放松了夏季预防中风的警惕性。殊不知,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也会诱发或加重中风。所以不管冬季还是夏季,只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这些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就应时刻绷紧预防中风这根弦,有过中风史者更要加倍小心。一旦出现中风征兆要马上就诊,以减少致残、致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14,(8)
正缺氧会导致很多慢性病人到中老年后,身体摄氧功能逐渐下降,造成体內严重缺氧,并导致很多种慢性疾病发生,体内缺氧也容易诱发各种险情:心脏和大脑缺氧,会使血管发生痉挛、收缩,导致血流瘀阻不通,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发生中风、猝死;气管和肺部缺氧,会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也极易发生呼吸衰竭。专家建议:中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及时吸氧补氧,以防不测!吸氧建议吸海氧,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帮助预防突发性中风、猝死和呼吸衰竭等不幸事件发生;二是可以帮助促进疾病快速康复;三是帮助增加血氧含量,帮助机体组织年轻化,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7.
蹲厕所时间长了,会造成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如果便毕骤然起立,容易造成一过性脑缺血,使人下肢麻木,头晕目眩,甚至晕厥摔倒。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老人,久蹲会使血压骤升,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发生中风,甚至危及生命。经常久蹲还会使腹内压增高,压迫直肠静脉,使其血液回流受阻,易于发生痔疮。因此,老年人解大便时,应用心排便,勿看书读报,分散注意力。平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果发生便秘应即时服用一些缓泻剂,不可强迫排便。老人入厕忌久蹲@梁兆松  相似文献   

8.
玫韵 《老年世界》2006,(22):38-38
冬季天气寒冷,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致使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同时导致血液黏稠度加大,促使血栓形成,极易造成脑血管意外中风。医学专家告诫:防中风关键要靠自己。  相似文献   

9.
沈权民 《老年人》2014,(1):56-56
正中风除了造成患者残疾、丧失生活能力之外,给患者带来的另一危害就是脑梗塞性痴呆。临床观察表明,有近80%的中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而脑梗塞性痴呆的发生率也可高达15%~30%,尤其以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生率为高。脑梗塞性痴呆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往往有多年的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及曾多次发生过小中风史,而在某一次中风后突然出现痴呆。随后每一次新的中风发生便  相似文献   

10.
按脑血管损害性质不同,中风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中风多因情绪激动、脑力紧张、使劲排便、用力举物等,促使血压骤升而突然发病。病人突然感到头痛,并有恶心、呕吐,病情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展到高潮,随即发生偏瘫和意识模糊或昏迷。昏迷时病人呼...  相似文献   

11.
晓荷 《老人天地》2013,(6):54-55
“热中风”前有征兆中风虽来势急骤,但在发病之前,也是有一个病理演变过程的,其中有一个脑循环轻度失调,但又可以恢复的阶段,临床上表现为各种先兆症状,常在中风发生前数分钟至数天内出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头痛、头晕,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头痛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一样,程度加重并变成持续性,有时固定在某一部位,这是血压波动或脑血管痉挛的表现,往往是出血性脑中风的先兆。  相似文献   

12.
中风主要是指脑出血和脑栓塞,是极为常见的脑血管病的急重症。高血压病是导致中风发作的最危险因素。中风的死亡率较高,即使治愈也常留下后遗症,轻者丧失劳动能力,重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因此说,中风是老年朋友健康的大敌。遗憾的是,当今医学界对中风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所以,预防中风显得尤为重要。预防中风的前提是重视对诱发疾病的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等,是引起中风的病理基础。据临床医学统计,约90%的中风病人患有高血压。尤其…  相似文献   

13.
正1.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忌用。食醋会导致这类人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患低血压的病人吃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2.从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因为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而使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常说的中风是指脑血管意外,殊不知在脑以外的某些部位也可发生中风。 眼中风:“眼中风”多发于老年人群中,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凡是会造成神经部位血管栓塞或是破裂以至于影响到神经功能的情况,都可以广泛地称为中风,所以眼睛出现中风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16.
诱发低血压的病因很多,常见的原因及症状有这样几种:1.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常见于清绪不稳、体质瘦弱的人,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往往有家族遗传倾向。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几乎都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病门诊、住院时偶尔测量血压时发现。这是因为老年人对低血压耐受较好,加上反应迟钝、其他病掩盖等因素,低血压易被忽略。事实上,经详细询问病史,绝对无症状者极少。患者常有轻度乏力,偶或头晕、头昏等。一般无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身体一旦不舒服或情绪激动时就容易血压升高,很多人担心血压太高会引起中风、心脏病,但这些疾病是长时间没有控制血压的结果,不会因为一两天的血压超标而发生. 除了身体不舒服、失眠、压力大外,血压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后,突然地停药或换药. 怎样算严重 血压高情况是否严重,重点不是看血压的数值高低,而是合并的症状,如果合并有胸痛、头痛、背痛、腹痛、冒冷汗、发烧;或是有中风的症状,如半边的手脚无力或发麻、看东西重影子、说话口齿不清、意识改变,这就是严重的情况,必须立刻就医.  相似文献   

18.
保健信箱     
《老年人》1999,(8)
为何血压控制住了仍会反复头晕问:我患高血压3年,现血压被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仍频发头晕症状,是何原因?如何处理?邵阳市匡青云答: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血管受损后引起的脑血管病变。头晕甚至晕厥发作与以下原因有关:(1)血压骤升或剧烈波动,并有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9.
中风是老年人易发的重病,多因高血压等病所致。临床上,由于用药不当,致使本不该中风的老年人却发生了中风症象。对此,应引起充分的注意。常见的药物性中风有以下几种情况:  降血压药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升高时,尤其是出现不适的症状后,往往求愈心切,大量服用降压药物,甚至成倍加量,或者几种降压药一起吞服,从而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造成脑的血流量减少,血流减慢,促使脑血栓形成,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因此,在应用降压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镇静药大多数镇静药物都有抑制大脑皮层、扩张血管、松弛…  相似文献   

20.
青梅 《炎黄世界》2011,(3):78-78
中国是中风发生的大国,在城市中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发生脑中风的概率是正常血压人的7.7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