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知名公关公司GBCS宣布与中国最大的本土公关公司之一嘉利公关的英国分公司——嘉利运通缔结战略联盟,以加强双方各自在中国与欧洲的商务拓展能力和公关咨询服务能力。GBCS公关公司是英国一家著名公关公司,客户以IT、通讯、汽车等行业为主。GBCS公司总经理BRAIN DOLBY先生表示,“目前中国各行各业都有巨大潜在的需求,希望在欧洲拓展业务;与此同时,欧洲公司也纷纷在中国寻找商机。”嘉利公关英国分公司总经理MichaelYang表示,“目前,中国很多企业正在为他们在欧洲的商务发展大动脑筋;同时,很多欧洲公司也在寻找可以信赖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3.
我在同颈椎病的抗争中,逐渐摸索出了自治颈椎病的"金鸡啼鸣"综合保健法,经过两年多的运用,颈椎病的症状逐渐消失,且没有再复发。一、金鸡啼鸣:双脚叉开与肩同宽,脚不离开地面,两臂自然下垂,指尖垂直向下,站直两眼 相似文献
4.
5.
6.
朱虹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3,(9):60-63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因为孩子所想的问题、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是爸爸妈妈们小时候完全表现不出来的。孩子总是语出惊人、反应新奇、发展迅速,爸爸妈妈们常感出乎意料,不能想象。我的朋友芝就是这样一个妈妈。 相似文献
7.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1)
儿童图画书中有一些表现对象,它们不具有真实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特性,但也不能把它们理解成假的、不存在的。本文把这类图画书归纳为神秘主义化的图画书。这类图画书反映不同主题,往往充满哲理智慧。创作者也应该掌握好表现程度,为儿童读者创造出合适的、有积极影响的图画书。 相似文献
8.
到了老年,患上了颈椎病,头昏、头痛、走路不稳,摇摇晃晃。十多年来,我被颈椎病折磨得痛苦不堪。曾通过打封闭、吃药、打针、牵引等多方治疗,病痛却只能缓解一段时间,不久再次复发,未能从根本上治愈。一次,我从报纸看到一则用按摩的办法治愈颈椎病,我立即用此办法尝试医治。 相似文献
9.
10.
从留守儿童到乡村“混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在现代化进程与乡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何去何从,又将往何处发展,是我们必须警醒的一个重要问题.来自湘北红镇的调查显示,相当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乡村社会的持续转型当中.有发展成为乡村"混混"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农村青少年为主形成的乡村"混混"的生态逻辑也在进一步为村庄的价值系统所接纳.后者的演变反映了乡土秩序的畸变,前者的演变则显现了乡土秩序在畸变的同时,还对农村留守儿童展现出一种不正常的负向吸纳.两者的相互关联已经突破了原有的青少年社会化的问题与解释范畴,相反,回归乡村社会的内部视角,或许能寻找到对这一现象的更好解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安全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儿童友好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线性要素,是儿童成长习得的外部场所以及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文章基于詹姆斯·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从“供”与“需”的角度研究儿童与社区街道环境之间的感知—行为—交互关系,分析区域内儿童街道感知和儿童认知与行为特征,尝试发现社区街道为儿童提供的积极可供性以及儿童需求与各环境要素可供性表现之间的差异,挖掘街道空间在激发与使用者(儿童)互动方面的潜在价值,为实现儿童友好城市社区街道精细化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也是所有人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的节点。然而,近期接连发生的针对儿童的恶性暴力事件,特别是校园群体伤害事件,使儿童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早在60多年前,儿童节的设立就源于对儿童暴力的检讨。因此,此时人们更应该反思儿童暴力与儿童权利等公共议题,从而担负起保护儿童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适学流动儿童存在教育分流情况,在流动儿童小升初的时候,父母会根据孩子的成绩、家庭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返乡或留京的抉择。但是,无论是返乡还是留城,他们都难以实现社会向上流动,返乡只不过是延迟了教育分流的时间。加强职业教育,引导流动儿童转变职业观念,这既可以解决大龄流动儿童的出路问题,也有助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9.
王莎莎 《中国妇女(英文版)》2014,(10):52-53
活力社区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益机构,通过扎根流动人口聚居的社区并开放社区活动中心的模式为流动人口家庭及流动儿童服务。它的创始人何乐先生是一位美国人。作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要建立一个针对中国流动儿童的公益机构?何乐表示,与中国孩子结缘源于一个巧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的研究大多探讨的是如何从学校和社会方面给予这些“困境学生”以帮助,很少有人把关注的视野投向留守儿童家庭本身。本文从留守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关系入手。以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留守儿童家庭关系结构为基础。试图从各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教育因素,从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施加道德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