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是养生进补的好时机,到底该怎么科学进补呢?我们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刘馨雁介绍冬季进补的秘诀!冬藏守住这四大秘诀冬季三个月的养生主要是万物蛰伏,收藏阳  相似文献   

2.
月月食谱     
《老人世界》2011,(12):46-46
冬季进补,是我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扶持虚弱的养生方法之一,它主要包括5个方面:1.增加御寒食物的摄入。如羊肉、狗肉、甲鱼、虾、海参、枸杞、韭菜、糯米等。2.增加产热食物的摄入。人到了冬季,肌体为适应冬季寒冷的环境,消耗能量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产热营养素主要是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苏茯薏 《老年世界》2014,(23):42-42
冬季,人们进补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盲目进补,滥用保健品,反而会损害身体,贻害无穷。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冬令进补应视其虚猗农虽然一年四季都可进补,但冬季却是传统的进补时节。然而,祖国医学一直提醒人们: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这也就是说,进补必须针对其虚,如何对症进补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阴虚的症状是:唇红口干、潮热盗汗、形体消瘦、耳鸣头晕、腰酸膝软、心...  相似文献   

5.
《老人天地》2010,(2):15-15
冬季万物皆闭藏,养生敛阴又护阳。顺应天时保康泰,衣食住行有文章。胃部腹部要保暖,慎防脚下寒气凉。冬令进补忌过量,辨证施治重营养。生冷黏硬不可食,补充水分要经常。烟酒御寒不可取,反使体温更下降。室内温度要恒定,暴暖暴冷宜严防。  相似文献   

6.
苏茯薏 《老年世界》2014,(20):41-41
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讲究养生的人们都在此时进补以强壮身体。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霜降时期的滋补,民间素有“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这期间的进补应以补充高蛋白食物为主。  相似文献   

7.
何明大 《老年人》2012,(2):54-55
"冬季进补,春天打虎。"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成为了人们冬季进补的最大理由。为什么要冬令进补呢?因为冬季气候严寒,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进入冬藏季节,正如中医古籍《内经》所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又说:"冬三月者为封藏。"也就  相似文献   

8.
船舷 《女性天地》2011,(9):12-13
在养生保健热流的炙烤下,一股传统高档滋补品的消费之风融入时尚潮流。燕窝、山参加虫草,鱼翅、海参和鲍鱼,高收入人群已然形成一个“进补族”。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1995,(7)
人身三宝精气神自古养生重根本古汉养生精气血阴阳并调,味甘性平,属不寒、不燥、不滞的平补之品,其进补的特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补精气神。精气神为人身三宝,人体健康与否往往显露在精、气、神上。古汉养生精配方中的药物多为血肉有情之品,能补益气血、调养精神...  相似文献   

10.
韦生 《老年世界》2006,(24):35-35
在我国,人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所谓“冬天进补,上山打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冬令进补内容也应有所改变,尤其是不能一味地靠吃名贵药食来进补。素食进补其实也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1.
沙平 《老年世界》2007,(3):34-35
按照时下常看到的养生经验介绍,大体可以归纳为:要经常注意锻炼身体;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要注意营养搭配;要注意进补;要戒烟戒酒……等等,许多老年人为达长寿,都刻意按照这些“养生经”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应该说,这些“养生经”也并不错,但随时随地记住这些“养生经”去刻意为之,在笔者看来也未免活得有点累。  相似文献   

12.
冬季养生适宜调补和储藏,但新年接连的大餐会不会滋补过度呢?对此,著名中医师武国忠先生针对现代人的体质另辟蹊径,指出——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无论是纯中药还是中成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普遍,有进补养生习惯的老人更是会将一些中药制品作为日常的"食材"。但是很多人在使用中药进行调理或者进补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忌口,往往在食用中药的前后肆无忌惮地吃喝,这样不仅让中药的疗效下降,有时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其实,想要中药的疗效更好,忌口也是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执著 《当代老年》2009,(10):49-49
立秋过后,天气转凉,许多人开始进补以增强体质。其实,排毒比进补更重要,因为进补的东西越多,代谢产生的“废物”也越多,如不能把来自人体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对健康的危害会越来越大。所以,进补勿忘排毒。  相似文献   

15.
冬季的药补     
王应麟 《老年人》2005,(1):52-52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变化亦与四季呼应。冬季(冬三月),人体阳气内藏,阴经内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这个阶段是进补的好季节。 一、气虚者的进补 所 谓气虚,即气不够用,稍有活动则气喘、体倦、懒言,常有自汗、面色淡、舌淡白、脉虚弱无力  相似文献   

16.
胡冰 《老年世界》2006,(21):39-39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是一些老年病的高发期。此时,如能适当选食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品,对增强体质,抵御风寒,祛病保健,养生益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冬天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  相似文献   

18.
月月食谱     
《老人世界》2013,(11):46-47
冬天气温降低,人体代谢相应下降,精气封藏。根据中医“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宜服食具有补气填精,滋养强壮作用的食品,宜吃温性或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阴的食品进行调理,以提高肌体的耐寒能力和抗病能力。本期介绍一组适宜冬季进补的杂粮:糯米、黑豆、南瓜。  相似文献   

19.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10,(1)
冬季养生晒太阳养生最重要的两个观念,就是阴阳调和、天人合一。而在寒冷的冬季,晒太阳就是最好的养阳方式。冬天正午的太阳就是最好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杨力教授说。冬天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时候,所以可以用正午的太阳来调和。老  相似文献   

20.
“两节”正逢天寒地冻的隆冬时节,那么,三九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武月萍博士说,中医养生遵循“天人相应”的自然法则,三九天除了要顺应冬季自然界阳气收藏的自然规律、坚持“秋冬养阴”的原则外,还要辅助养阳,顺应自然界阳气始生但还不够强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