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国民族》2010,(8):73-73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11,(11):F0003-F0003
白云岩景区是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坐落在湖南省新邵县巨口铺镇白云铺村,始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续建于明清。旧时古木隐障,不见天日,故名“白云樵隐”,为宝庆十二景之一。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下女性写作的弊端,提出了母性是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最显著的特征,表现母性应该是女性写作永恒的主题.从子宫是女性创造力的表征,母爱是人类的爱之源泉,母性是走向双性写作之途三方面论述了凸显母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李翎 《西藏研究》2006,(3):59-62
敦煌藏经洞出土了许多精美的幡画,其中有的注明为“引路菩萨”。通过图像特征,可以确定这种“引路菩萨”属于观音菩萨的一种身形,其宗教功能是作为阿弥陀佛的助手,引导死者往生西方净土。同时,在藏传佛教造像中广泛流行的“莲花手”观音,虽然在造型、名号上与前者并不相同,但经过笔者的考察,证明汉传佛教中的“引路菩萨”与藏传佛教中的“莲花手”在宗教功能上是一致的,是观音菩萨在不同的宗教系统中所呈现的不同图像样式。  相似文献   

5.
6.
这是南方冬天里一个晴朗的下午,我独自坐在敞开着的窗台上,静静地吸烟。眼前的太阳无有遮拦地挂在空中,有些昏黄。由于多日没下雨的缘故,空中淡淡的浮着一些烟尘。近处是一块正在施工的旷地,大片黄褐色的泥土翻卷着,推土机轰响着开过来,开过去,沉重而有力,一条条带状的车辙往四处延伸铺展,湿润光滑的泥面上反射着耀眼的细碎的阳光。一些人影在旷地里晃动,一只黑狗一路跑着不声不响地穿过了旷地。在旷地后面是灰色的城市,砖块水泥垒砌的高楼一座连着一座,拥挤成林,我能感觉到它的喧嚣与躁动,但在这个下午远远地看去它却呈现出…  相似文献   

7.
才贝 《中国藏学》2017,(3):59-63
尼泊尔加德满都博达社区,以佛塔为中心,形成了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和世界佛教文化圣地。博达圣地的讲述具有多元性,其仪式及实践行为生动地展现了尼泊尔多种宗教信仰的活态,昭显了该社区民族交往与认同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8.
游牧部落贝都因人在阿拉伯世界里被视为精神贵族,而在19世纪美国圣地游记里贝都因人却被描绘成恶魔的形象。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除了其自身的民族传统和部落特性外,还有文化和经济的因素。在19世纪美国圣地游记文本和书写的空间里,他们成为被表征的对象,在附加了基督教文化观念、东方修辞和东方想象等一系列外在因素后,他们已不再是原来的贝都因人,而是被重新建构的贝都因人。沙漠之子、流浪的以实玛利在东方隐喻的世界里叠加成了贝都因人之沙漠中的撒旦意象。本文旨在阐释19世纪的美国人在盎格鲁-新教文化视角下对东方的误读与建构。  相似文献   

9.
15年来,由固原市国税局干部丁晓莲创办的“济学苑”,不仅不收取学生一分钱的房费,还拿出自己工资按月替他们交纳水电费,目前已有400余名贫困山区学生在这里免费食宿,其中256人考上了大学,100多人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她先后被评为“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标兵”、“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优秀税务工作者”、“全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0.
走进原湘西州人大副主任石国玺的家中,第一眼看到是客厅墙上挂的一轴苍劲有力功底颇厚的书法作品《爱莲说》。老主任说他读私塾时就接触过这篇古典名文,那时候他就喜欢上这篇文章了,而且最爱的是文中所赞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风度,可以说,这篇名文,几乎影响着他的一生。一 1931年,石国玺出生在湘西花垣县一户苗族农家,八岁失母,十六岁丧父,他和弟妹三人靠年迈的祖母拉扯成人,令人钦佩的是历经沧桑的老祖母尽管生活相当艰难,仍省吃俭用把孙子们送进学堂接受教育。石国玺是长孙,懂事的他眼见年过七旬…  相似文献   

11.
“侗族文化圣地”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生存目标,生活理想和原始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极具丰富历史内涵的文化概念,它是侗族人民保护原生态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侗族人民创造和美化幸福家园的一种崇高愿望。  相似文献   

12.
位于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红安县天台山景区,早在1400年前,这里就有佛教踪迹,隋唐时就有庙宇建筑。"天台山"名源于佛教天台宗,其创立人是我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智者大师,他潜习心观的地方就在天台山以北的净居寺。之后,他又入浙江天台山苦行修炼,集北方禅学和南方的义学于一体,创立了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宗",  相似文献   

13.
建筑作为人类室内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不仅是一种社会物质产品,同时是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品.人类在建筑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各种建筑艺术语言表达其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的风貌.宗教作为“文化的基本质量”,在藏传佛教的宗教建筑上具有强烈的表现.藏传佛教的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物化体现,是社会历史的“活化石”.藏传佛教是藏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从内部的佛台到外部的经幡,从火塘边的座位到喇嘛的住床,都打着藏传佛教的印记.藏传佛教的艺术境界,让古今中外的人都为之赞叹,这与藏传佛教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从藏传佛教主要的精神实质出发,以素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寺院郎木寺的藏传佛教建筑为例,探讨藏传佛教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天  周晶 《西藏研究》2022,(1):122-130+2+161
楼阁式佛殿诞生于吐蕃时期,是西藏早期宗教建筑的代表性形制之一。由于楼阁式佛殿在西藏保存完好的建筑实例较少,此类建筑的外观形态与空间象征性来源、发展历程及衰落原因尚无定论。本文以受到西藏建筑文化辐射的不丹为中心,研究楼阁式佛殿在喜马拉雅山周边地区的流布,分析楼阁式佛殿的原型、传播过程与特征,探讨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的对外输出与地域性发展,以扩展西藏建筑艺术研究的广度。  相似文献   

15.
1974年,代正文作为湖南省第一批援藏教师中的一员,从长沙坐了3天3夜的火车到达甘肃柳园,再从柳园坐汽车到拉萨,时间花了整整7天。  相似文献   

16.
竹篱 《民族论坛》2006,(3):38-41
苍茫老山中,深藏着中华的道家之源道长的银须随着云儿轻飘不熄的香烟伴着晨雾升起一颗虔诚的心顺着百鸟飞翅的指引寻觅到一片朝思暮想的圣地  相似文献   

17.
秦文斌 《中国民族博览》2020,(1):198-199,218
闽南地区作为历史上移民人数较多的区域,一共经历了四次人口大迁徙,所以有着丰富的中原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受到海外文化影响。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基础,所以奠定了该地处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突出的建筑代表,即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其中大量的建筑装饰是该建筑组群最为突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对象,可从多个角度反映出闽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鉴于此,本文将以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及其装饰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背景、工艺技术、礼仪宗教、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谈谈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萨"又叫"萨岁",即始祖母,她是侗族宗教信仰中至高无上的神。她的作用就是对内掌管生死祸福,消除灾难,对外驱妖逐邪,保境安民。侗族由于对"萨"的尊崇、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形成人们尊老爱幼、勤劳节俭、诚实善  相似文献   

19.
圣地观是藏文化中的重要文化事项,由社会记忆以及作为载体的历史文献和话语表述凝结而成.玛藏贡巴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弘法的策源地之一.作为圣地的守护者,玛藏德哇村民形成了一套关于这处圣地的社会记忆和言说系统,成为他们利益诉求的重要文化资源.“圣地”与“拉德”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微观的田野调查中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20.
色达,藏语意为金马,传说因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草原上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而得名。色达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是四川最神秘的地方,也是《格萨尔王传》的发轫地之一。色达五明佛学院,堪称世界最大的藏传佛学院,有学员及喇嘛共50000多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