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天地》2010,(8):53-53
作为家长和老师,谁都乐意见到孩子写字工整美观。可有的孩子写字就是差。除了“懒”及注意力不集中外,还可能涉及生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大人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下面两篇文章是告诉一些家长——如何帮助网瘾孩子从痴迷网络到利用电脑学习知识,做好功课。此处只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做家长的要有十二万分的耐心,再耐心。只要家长们能做到这一点,网瘾孩子是可以回归到健康学习道路上来的!  相似文献   

3.
晓红 《女性天地》2006,(5):46-47
下面是一个父亲的育儿体验,为儿子的成长他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回头想想,最让他操心的,还是儿子青春萌动的那些日子。他把他的经验说出来,也许会对那些孩子处在青春期的家长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伴侣(A版)》2011,(1):52-52
正我们在幼儿园、学校都不难见到一些莫名奇妙烦躁不安的孩子,他们不但性格古怪,而且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也不好,给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老师和家长们似乎都迫不及待的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并乐意承受随之而来的沉重负担,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发愁怎么让孩子上个好的幼儿园,小学生的家长发愁孩子有多少作业,又得上多少课外辅导班;中学生的家长发愁孩子怎么能顺利考上个好大学;  相似文献   

6.
金秋十月,一年中最好的季节。10月2日至5日,由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举办,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高效学习法——乔治速读秋季训练营”在北京开营了!来自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的营员们济济一堂,在四天的训练中,“抗遗忘记忆贴”专利发明人、快速阅读训练专家董丽燕老师带领学员们进行了阅读节奏训练、视幅扩展训练、注意力集中强化训练和速读记忆、数读游戏等训练。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孩子和家长都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学习过程紧张而热烈。董老师结合动画,实例和张弛有度的讲解,让孩子们对阅读充满了兴趣。  相似文献   

7.
《女性天地》2011,(12):54-54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多阅读,爱上阅读,可是面对图书市场上越来越丰富的儿童读物,家长们又挑花了眼,不知从何下手。于是,一些家长将视线转向了与阅读有关的兴趣班,以期能培养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殊不知,最好的"阅读班"就在家里。家庭亲子阅读既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又可以使父母从容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医生拜托!给我的孩子动手术时可以不上麻药吗?我们压着孩子不让他乱动成吗?”在口腔医院的急诊室里,但凡遇到孩子口腔有险情必须动手术时,家长无一例外都会提出这一要求,因为家长们都觉得麻醉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智力发育和记忆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单一关注下一代的素质教育,他们同时注入更多的心血来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少的家长会发现孩子会有逆反的行为,但怎样帮助其顺利地渡过逆反期,家长们毫无头绪。本文为家长们应处理好孩子逆反期发生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家孩子情绪波动很大""我家宝宝脾气很急""我家孩子是个慢性子"……我在周末的亲子课上,听到不少家长在谈论自己孩子的情绪问题。在亲子领域研究多年,我很早就发现,家长们往往会以自己的情绪标准来判断孩子的情绪是否正常,但要追问他们孩子是什么情绪?什么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可能大部分家长答不上来。  相似文献   

11.
妈妈们都喜欢过母亲节,因为在这一天,孩子们会听话懂事,不用妈妈操心。其实,如果懂得孩子成长的秘密,妈妈的每一天都可以成为轻松的母亲节。  相似文献   

12.
小到成绩排名,大到升学择校,家长们的心里始终惦记着"别人家的孩子"。记得有人说过,不管是谁,至少有一样应该是出色的。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将精力集中到自家孩子出色之处,而不是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上,其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某机构进行了一项"孩子最反感的家长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是家长总把自己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其比例远远超过"家长无休止的唠叨"。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有时候是广义的,甚至连姓名也没有;有时候是狭义的,具体到孩子  相似文献   

13.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上课坐不住、学过的东西总是记不住……家长倍感头痛又束手无策。只能带孩子奔赴五花八门的辅导班、提高班、请家教,结果孩子疲于奔命,花了不少功夫。可学习成绩却未见提高。问题究竞出在哪里呢?其实,一味盲目施压却忽略了孩子的脑发育,这无异于舍本逐末,弃帅保车。  相似文献   

14.
家长们一门心思地让孩子好好学习,但是他们所信赖的学业能力,真的可以保障孩子们的未来吗?让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习并终生都能受益的能力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育儿QQ群里,家长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孩子伶牙俐齿地与家长讨价还价的问题。育儿专家表示,孩子爱“还价”,家长需要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6.
请有网瘾孩子的家长们,看看下面四篇转载的文章,也许对你们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大多都缺乏运动,不仅于此,广大家长匮乏的营养知识也是导致孩子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每次开讲座,家长们都会提很多关于营养方面的问题,其中有几个健康问题几乎是每次必讲,可见这些问题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很普遍。今天就重点来讲一讲这几个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你的孩子是一块"朽木",还是一尊佛?一个美国小男孩,因为患有多动症,注意力无法集中,总是喜欢蹦蹦跳跳,手舞足蹈。家长忧心忡忡,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却毫不见效。有人开玩笑说,孩子这么喜欢动,干脆让他去跳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孩子们如何高质量地学习,老师们如何有效地教授,家长如何正确教导孩子,都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经过研究发现,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以激励、赏识和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能教出成功的孩子。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皮格马利翁效应,从学生自身、老师、家长三个人物角色入手,浅谈激励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据湖北、安徽、河南、重庆、成都等各地读者的来电、来函——问家有网瘾的孩子怎么办?特别是一些网瘾深重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不断地与家长对着干,越禁止他们入网吧,他们更视网吧为家。有的甚至彻夜不归、数日不回;有的干脆逃学,不上课了;有的女孩还悄悄私奔外地,与所谓的网友见面——吃亏上当的不少!家长们为此非常焦急,很想找到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而我们网瘾门诊部开办几年来,对这类孩子,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同时凡由父母送到我处诊治的"网瘾"青少年,绝大部分都已回归到健康的学习之途。但是,要达到这个效果,非得有家长热情地、密切地配合不可。故今天,本栏目的主持人滴扶,就与各位家长谈谈——在帮助网瘾孩子时,家长们应该了解什么?做些什么?事实已证明:只要按滴扶所讲的去实践,网瘾孩子是完全能够回归学校和生活的,关键在于家长对他们采取什么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