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谜语型“标签”例如一包外观很好的速冻银鱼,厂名只有“江苏太湖”;一种鲜贝食品,产地只写“山东荣成”;一盒包装精美的白兰氏鸡精,干脆只标注“新加坡出品”,既无厂家名称和地址,又无国内代理经销商的名字。戏法型“标签”例如将大包装食品化整为零,分解成小包装,小包装上干脆不标产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些过期大包装食品,就是这样“打扮”出笼的。还有的商家发现食品饼干、话梅等已过期,就将其包装折掉,当作零散食品就地出售,或者利用乡镇的一些个体商店销往农村。弹性型“标签”包装袋上的保质期1~3个月,使消费者难…  相似文献   

2.
速冻食品行业“金葡菌”风波业已升级,继行业第一的思念食品被查出产品含金球菌后,行业第二的三全食品也紧跟着“倒下”。与思念事件所引发的舆论震惊相比,三全事件则未免显得有些荒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速冻食品技术的飞速发展,速冻玉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速冻玉米生产厂家纷纷上马,速冻玉米的加工工艺也随着速冻食品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本文将简述速冻玉米加工工艺及加工过程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厨房百计     
厨房百计速冻食品小常识文/小签速冻食品是一种只要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以享用的便利食品,分成肉禽类、蔬菜类、水产类、调理类等诸多品种。其中绝大多数产品都需要解冻后才能烹调。唯独调理类是不需要解冻的。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消费者因为忽略了正确的选购和调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速冻食品食用方便,不过也要注意安全性问题,三种速冻食品不要买:粘到一起的、有冰晶的和散装的。新鲜的速冻食品,一般情况下袋内的每块食物间应是松散的。有些之所以粘连在一起,则可能是因为在运输或者储存过程中,温度上升,里边的食物变软而粘到一起的,而这样易导致细菌繁殖增多。  相似文献   

6.
窄屏     
《中国社会导刊》2011,(35):61-61
有关乳制品标准制定和速冻食品执行标准的争议,专家们吵到电视上又无果而终,老百姓依然搞不懂那许多数据和指标——何必呢?  相似文献   

7.
梅林 《现代妇女》2010,(6):49-49
罐头食品添加剂多是“毒品“。瓶装果汁含糖高有色素、速冻食品没营养不卫生、方便面有防腐剂吃死人……这些口舌相传的饮食科学.如果一朝被全部推翻。是否会让你感勤诧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饮食方法。这些“垃圾食物。的美味和营养都是并存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一定要摒弃有损健康的垃圾吃法!  相似文献   

8.
唐昭宗曾遭臣子挟持,离乱中,“朕与六宫,在内诸王及公主、妃嫔,一日食粥,一日食汤饼(面条)。”安得不降?唐便这样亡了。 有段日子我一个人住,过得皇帝似的,一天速冻馄饨一天方便面。偶有心情,才会挽起长发,入厨,也不过煮一碗汤面:清淡,简约,然而丰盛美味,是独自起舞的弗拉明哥。  相似文献   

9.
他跟她在一起三年,她精心呵护着他的一切,甚至每天他的牙膏都是她为他挤好,皮鞋必定是她晚上帮他擦好。只有一点,她几乎从不下厨,即便是下厨也是从超市买速冻食品,吃起来索然无味。于是,渐渐地他练就了一手好的厨艺,因为他看到她吃自己做的菜,一副享受的表情,他就觉得很幸福。  相似文献   

10.
改造汉字     
菁菁 《职业》2010,(3):70-70
一篇题为《16汉字之错:既不尊重女性,又误导儿童人生观?》的文章出现于多家网站的讨论区,作者叶满天提出,有16个汉字:“娱”、“耍”、“婪”、“嫉”、“妒”、“嫌”、“佞”、“妄”、“妖”、“奴”、“妓”、“娼”、“奸”、“姘”、“婊”和“嫖”,“均具有一定的贬义,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普通人在书写或阅读的过程中,从视觉上觉得这16个字与女性性别有根本的联系,无形中降低了他们对女性的评价。”此言引起网友争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由各种“游戏”所组成,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游戏”之中。这里所谓的“游戏”即“博弈”。社会设计了很多“帽子”,这些“帽子”是为我们准备的,那便是我们常说的“头衔”。例如,官场有各种“长”——部长、局长、处长、科长,学位有各种“士”——学士、硕士、博士,工程界有各种“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这些“帽子”是有光环的。还有许多谁也不愿意戴的“另类帽子”,如“贪污犯”、“贼”,改革开放前的“地富反坏右”分子等。古代,囚犯的脸上曾被烙上特殊的标记,当今的这些另类“帽子”是现代社会为另类人准备的标记,戴上这些另类“帽子”的人的身份也比正常的人要低,获取资源的量不如正常人,更不能与戴着光环“帽子”的人相比。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会有“报”这样一个命题 与“仁”、“孝”、“忠”或“义”、“法”等汉字不同,“报”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能成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它必须与其他字组合,构成一个词,如“报应”、“报答”、“报仇”、“报恩”或“果报”、“回报”、“酬报”等等,始能表达一定的意义。在中国内地,如果你问一个受过教育或未受过教育的人“报”的意思,他要么会问“你是说报纸吗”,要么认为单独一个“报”字并无确切的含义,只有当它与另一个汉字组成一个确实的词汇,并具体落实到一定的语境时,才能成为一定的意义单位。  相似文献   

13.
《老年世界》2011,(22):42-42
古人的谦称与尊称 中国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说自己时用谦恭之词,称对方时用尊敬之语。在说自己时,谦称因身份不同而千差万别,如有“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不佞”、“不敏”、“晚生”、“学生”、“后学”、“小子”等。  相似文献   

14.
清朝灭亡后,各地军阀林立,战乱连年,民不聊生。尤其在四川,军阀竟然多如牛毛,报得上名号的就有“巴壁虎”刘湘、“羊子”杨森、“傻儿师长”范绍增、“水晶猴子”邓锡侯,“冬瓜”田颂尧、“多宝道人”刘文辉、“矮子”李家钰、“灵官”王陵基、“老乱”王缵绪、“瘟猪”唐式遵等人。综观这些旧军阀,无一不有嗜杀、好战的人生阴暗一面,但在民族大义和解放事业面前,他们又能显现出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生光明另一面。  相似文献   

15.
大勇 《现代交际》2002,(4):12-13
小时候一提“清明节”,总是跟祭扫烈士墓联系在一起。站在墓前,想像着长眠在地下的烈士,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对死亡的莫名的恐惧。 其实人的死亡和诞生一样,都是天地的造化,自然而然的事情。古时候,人有等级区分,就连对死的提法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缘,庶人曰死。对死的通用别称更多,如“气散”、“数尽”,如阴阳家所说的“就术”、“星殒”,道家所说的“返真”、“登遐”,佛家所说的“溘然”、“涅 ”等等。此外,死因不同说法亦不同,英年早逝叫“夭折”、“夭昏”,享年高寿叫“寿终正…  相似文献   

16.
语文闲谈     
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五四”前后,文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在1926年的创造。可是,这只是书面语的视觉区分,不是口语的听觉区分,在口语中“他”和“她”听起来仍旧没有分别。“文法”改了,“语法”未改。  相似文献   

17.
彭承武 《老年人》2011,(11):11-11
老干部工作部门要负责离退休干部的“养”、“医”、“教”、“学”、“乐”、“为”等方面的工作,事情多、要求高、标准严、任务重。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者必须做到“五有”,才能“让党委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相似文献   

18.
前两天看到《上海文学》2010年第1期上郑涌撰写的《哲思与文心》专栏的第一篇《傅雷仍在震撼、颠倒我们》,由此而想到“圣人”与“贤人”、“圣人”与“英雄”、“拯救”与“逍遥”、“启蒙”与“顺性”等问题。先说“圣人”,《说文解字》:“睾,通也。”就是说,圣人是通人。“通人”与我们今天说的“通才”概念似是而非。“通人”是从品德角度定义的,而“通才”是从才能角度定义的。  相似文献   

19.
公关界过去长期将“社会组织”、“公众”、“媒介”作为公共关系的构造要素,经过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将“社会组织”、“公众”列为公关构造要素是没有疑义的,他们分别是构成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把“媒介”作为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的构造要素,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20.
康健 《老人世界》2013,(7):52-52
缅甸人的名字实际上是有名无姓的,通常在名前加一个冠词相称,以示男女、长幼、尊卑的不同。青少年男子的名字前在称呼时加冠词“貌”,意思是“年轻人、弟弟”;对平辈或青年男性加“郭”,意为“大哥、兄弟”;年长者、长级或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要称“吴”,意思是“叔叔、伯伯”,“吴”是对男人最尊敬的称呼。“吴”“郭”都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